> 重點推薦 > 閬中市飛鳳鎮各村社區情況介紹

閬中市飛鳳鎮各村社區情況介紹

鳳鳴場:相傳曾有鳳凰于此山棲息,常鳴于山中,后興市成場,故名。2005年龍灘村、大碑村、飛鳳鎮居委會合并成立新鎮街居民委員會。

2020年,將新鎮街社區更名為鳳鳴社區(閬府函〔2020〕55號)。

鳳鳴社區居委會幅員面積4.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20畝,有6個農業小組,1個場小組,農業人口1462人,非農人口322人。農業戶607戶,非農戶291戶。

牲口河社區位于飛鳳鎮西北部,距市區19公里。幅員面積約8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2466畝,轄5個社993戶,其中非農戶247戶,農業戶746戶,共計人口2309人,其中非農247人,農業人口2062人,東鄰雙柏埡村,南鄰賽云觀村,西鄰南部皂角鄉,北鄰思依橋河頭村,牲口河社區是原治平鄉牲口河村、羅漢灣村、治平村4.8社及治平場合并而成,現有黨員69人,特困人員17人,殘疾人80人,低保95人,牲口河社區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玉米、油菜和小麥,養殖業有生豬、家禽等,建有1座700畝青花椒產業園,水產養殖100畝,種養殖專合社2個,家庭農場2個,種糧大戶1戶。

三家塘:古時通往成都的驛站,此地駐三姓人開設店鋪,故名。1951年為勝利村。

1955年為初級社。

1958年為三管理區。

1962年為三大隊。

1981年為三家塘大隊。

1984年改公社為鄉名三家塘村。

三家塘村位于飛鳳鎮西北角,離飛鳳鎮政府約2.5公里。幅員面積 5平方公里,淺丘地區,耕地面積1697畝,林地3659畝。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玉米、油菜和小麥,支柱產業有枇杷、獼猴桃和柑橘。現有農業戶戶數606戶,1886人,其中低保人口103 人,殘疾人口 65人,五保人口 14人。

飛鳳村由2006年撤區并鄉(原五圣宮村、飛鳳村、三清觀村3個社)合并而成。位于飛鳳鎮的南面,距飛鳳鎮人民政府3公里,與柏埡鎮、天宮鎮接壤。全村建制調整設置黨支部、村民委員會,5個村民小組。實有家庭農戶843戶,人口2512人,中共正式黨員61名,復員退役軍人62人,復源面積7.2平方公里,基本農田2317畝,其中水田950畝,旱地1367畝,種植枇杷和梓殼有1050畝,升鐘渠系配套設施覆蓋全村,省道304線途徑兩社,屬淺丘地帶。全村經濟來源主要以種植、養殖和外出務工為主,確保人均生活保證。

石佛場,指石扶場,口語扶和佛近音,故名。1951年為金龍村。

1955年為初級社。

1958年為六管理區。

1962年為六大隊。

1981年為石扶場大隊。

1984年為石扶場村。

2020年,將石扶場村和瓦店村合并為石佛場村(閬府函〔2020〕55號)。

石佛場村位于飛鳳鎮東南,離飛鳳鎮政府約2公里。幅員面積6.4平方公里,淺丘地區,耕地面積3626畝。村地勢較為平坦,其主要以糧油種植為主,其主要有水稻、玉米、油菜、小麥。除此還發展有一定規模的經濟作物,如枇杷、油橄欖、果桑等。

飛鳳鎮橋亭村處于鎮北大門,與裕華鎮、治平鄉接界,全村1654人,幅員面積4.2平方公里,距離閬中市區僅13公里。該村農業資源豐富,氣候溫和,雨量充足,土壤肥沃,盛產枇杷。生態環境優美,多百歲老人,有“枇杷之鄉”、“長壽之鄉”的美譽,并入選“2019年四川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示范村名單”。充分運用區位優勢和生態優勢發展 “特色旅游鄉村”,去年以來集中打造5套特色民宿院落和36座小木屋,可接納200余人游客住宿,同時讓游客觀賞生態農業,參與生態種植、民事體驗,感受莊園式的田園生活。保護性維修典型川西民宿“火燒房”,成為集休閑度假、養老養生、庭院采摘、農家廚房等多功能于一體的高端民宿度假區。

賽云觀:相傳,古時在仙寶山曾建有一廟,其高聳入云,故名。1949年為賽云觀村。

1951年為連山村。

1955年為中心社。

1958年為第三管理區。

1962年為3大隊。

1981年為賽云觀大隊。

1984年為賽云觀村,屬治平鄉。

2019年,撤治平鄉,劃歸飛鳳鎮(南府函〔2019〕76號)。

2020年,將賽云觀村、文廟河村和治平村4組(老5、6、10、11組)合并為賽云觀村(閬府函〔2020〕55號)。

賽云觀村村位于飛鳳鎮西北角,離飛鳳鎮政府約7公里。幅員面積10平方公里,淺丘地區,耕地面積4512畝,林地5133畝。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玉米、油菜和小麥,支柱產業青花椒。現有農業戶戶數879戶,農業人口2471人,其中低保人口185人,殘疾人口106人,五保人口23人。

雙柏埡村位于飛鳳鎮西北方向6公里處,東連江南鎮老土地村,西接牲口河社區,北鄰思依鎮楊家河村,南至橋亭村,閬升公路橫貫其中。全村幅員面積12平方公里,轄區內共1192戶,戶籍人口3141人,其中黨員116人,設置7個村民小組。雙柏埡村歷史悠久,古跡遺址眾多,如雙柏埡場的王爺廟和向四兒烈士廣場、大洞灣的紅軍洞、鼓鑼山的犀牛望月、陳家河的五馬奔槽等,是發展生態和紅色旅游資源的基礎。該村共33個姓氏和6位紅軍烈士,均居閬中市村級之最,村內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土地肥沃,共有耕地5982畝,主要種植小麥、玉米、水稻、大豆等農作物,全村發展水果產業三紅蜜柚500畝,大五星枇杷300畝,口感獨特,遠銷省內外。引進大北農公司建養殖基地,年出欄育肥豬3萬頭。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观看 | 日韩综合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自拍a人片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 色婷婷色综合缴情网站 | 亚洲AV永久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