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2011年國家生態建設示范區之“全國環境優美鄉鎮”[12]

2011年國家生態建設示范區之“全國環境優美鄉鎮”[12]

  (批準文號:公告 2011年 第73號,批準時間:2011年10月13日)
  騰飛的曲塘 投資的沃土 曲塘,千年歷史名鎮,地處南通市與泰州市交界處,海安縣八大衛星中心鎮之一;南近南通機場和南通港,328國道穿鎮而過,古通揚河蜿蜒其間,水陸交通便捷,年平均氣溫15攝氏度左右,氣候宜人,自然條件優越。曲塘鎮總面積118.7平方公里,人口10.6萬人,在改革開放,富民強鎮思想指導下,三個文明建設碩果累累,全鎮三業總產值近30億元,現有工業企業兩百多家,主要產業有玻璃制品、制絲、針……。
  海安縣轄鎮。蘇北古鎮之一。1949年設李堡鎮,1957年李灶、楊莊、堡河三鄉合并為李堡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86年李堡鄉并入李堡鎮,1995年曹園鄉并入李堡鎮。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府35公里。面積59平方公里,人口6.2萬。202省道、唐(洋)李(堡)公路過境。丁堡河、北凌河等流經鎮境。轄包場、堡南、安平、光明、三里、李灶、燈塔、腰灶、富莊、楊莊、大凌、許洋、凌河、營墩、繆莊、曹……。
  海安縣轄鎮。建國初設大公、洋東、于壩等鄉,1957年合并為大公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92年設鎮。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府10公里。面積35平方公里,人口3萬。賁(集)北(凌)公路過境,北凌河等流經鎮境。轄陳興、群益、早稼、噇口、賁巷、高墩、雙池、三五、王院、先鋒、永利、沈橋、豐收、于壩、民勝15個村委會。企業產品主要有水泥生產成套設備、立窯機、成球機、粉碎機、絲織地毯、紅木雕刻工……。
  海安縣轄鄉。建國初設白甸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府40公里。面積24.5平方公里,人口1.6萬。曲(塘)白(甸)公路貫穿南北,東塘河、西塘河、官河流經鄉境。轄白甸、白南、幸福、張舍、季舍、劉舍、勝利、利民、官垛、官莊、施溪、施南、聯盟13個村委會。企業產品主要有機械、建材、腳手扣件、印刷品、化工助劑等。農產以稻、麥、棉花、油菜子為主,副業以桑蠶、淡水養殖,畜禽飼……。
  南莫鎮地處南通、鹽城、泰州三市交界處,全鎮面積75平方公里,人口6.03萬,是江蘇省重點中心鎮,沿海開放衛星鎮,南通市文明鎮。南莫鎮歷史悠久,境內聞名于世“青墩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現,昭示著五千年前先民們就在這里繁衍生息,江海地區人類文明史由此向前推進了三千多年。青墩古文化已被省、市、縣列為旅游開發重點項目。(詳細請參閱江與海的造化)南莫鎮人杰地靈。孕育了以國際奧林匹克化學、生物競賽金牌得主王慶根……。
  狼山鎮地處南通市主城區崇川區的南端,東接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依新城區,南臨揚子江,西靠狼山港,境內有國家4-風景區、江蘇六大自然風景區之一的狼山風景名勝區,環境優美,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是江蘇省百家名鎮之一。全鎮現轄8個行政村、9個居委會,總面積19.42平方公里,轄區常住人口3.1萬人,暫住人口1.2萬人。近幾年,全鎮上下緊跟我市城市發展步伐,理順發展思路,拓寬發展空間,發揮新城區、狼……。
  汊河于2003年4月撤鎮設立街道辦事處,鎮區位于揚州市新城西區,總面積21.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062公頃,集鎮建成區面積2.2平方公里。現轄5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境內擁有村(居)民戶5836戶,總人口為2.3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1417人。鎮區常住人口7613人,流動人口約5000人。鎮區北有328國道,東有揚子江路,西有潤揚長江公路大橋北接線與寧通高速公路在汊河境內交叉穿過,腹部……。
  邗江區杭集鎮位于國家歷史名城揚州市東郊,寧通高速公路從鎮內橫貫東西,交通十分便捷。全鎮面積36平方公里,轄10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常住人口3.5萬人,另有外來從業人員1.5萬人,現有工業企業480余家,個體工商戶3500余戶。2006年,全鎮實現工業產值67億元,農業總產值1億元,國內生產總值20億元,人均GDP7458美元,入庫稅費1.8億元,用電量2.15億度,農民人均純收入9058元。鎮域……。
  瓜洲位于江蘇省揚州市最南端,處于古運河入江口處,徑度為東徑119°4′,緯度為北緯32°2′,地處中緯度,氣候溫和,雨量適宜。古瓜洲是江中砂磧堆積而成,今日的瓜洲鎮,是由原來江北岸的四里鋪衍變而來的。2001年5月,揚州市邗江區進行鄉鎮行政區規劃調整。撤消了瓜洲鎮、運西鄉,新建了瓜洲鎮。現在的瓜洲鎮區域面積46.18平方公里,擁有人口58000人,轄11個行政村、1個園林場、一個街道辦事處、三個社……。
  蔣王街道位于揚州市西郊。年末,區域總面積13.6平方公里,轄4個村居民委員會、1個居委會、1個社區,總人口16000余人。2006年,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堅持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總攬,街道上下搶抓機遇,精誠團結,不等不靠,主動應對,用創新破解難題,用發展解決困難,用和諧促進穩定。全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1.1億元,同比增長24%,人均GDP68356元,入庫稅費達5505萬元……。
  揚州早先有過城門,如今60歲以下的人都記不得她的模樣,可在百姓的口碑中揚州仍有“門”,而且東南西北四方都有,只是,此“門”非彼“門”,僅代表著城市的出入口,如南繞城高速公路處被稱為“南大門”,從廖家溝大橋進入揚州的地方叫“東大門”,邗江區蔣王鎮屬于“西大門”,北大門呢,雖然有西湖鎮和槐泗鎮可供選擇,百姓卻約定俗成的認為:唯有槐泗鎮夠此資格。一般來說,街上人不太關心鄉下,而在揚州城提起槐泗鎮,可謂無……。
  揚州市大橋鎮地處江蘇省江都市東南部。面積160.1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7.09萬畝、水面面積1.8萬畝。人口近15萬人。鎮人民0駐大橋東園路。東至泰州高港區,南至揚中市、揚州邗江區、長江、夾江線,西至江都市仙女鎮,北至江都市宜陵鎮。行政區劃大橋鎮下轄中閘、迎興、佘坂、三豐、星星、屏江、迎山、雙港、三江營、楊墅、三義、馬塘、童興、昌勛、松山、善玉、波斯、建民、董岔、昌西、六河、忠勤、忠愛、光明、……。
  江都市轄鎮。解放后為真武鄉,1958年改建公社,1983年復置鄉,1985年建鎮。位于市境北部,距市府22.5公里。面積20.4平方公里,人口2.5萬。鹽部河從古鎮穿過,水質優良。轄真武、真西、南徐、西明、高樓、會龍、九華、林園、長春、東風、永玉、張樓12個村委會和河東、河西2個居委會。農業以種植業為主,產稻、麥。石油資源豐富,江蘇油田勘探局在此開采,帶動各業發展。工業企業60多個,有機械、化工、……。
  江都市丁伙鎮轄區面積80.9平方公里,人口5.01萬人,下轄16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和1個水產養殖場,是“全國花木名鎮”。近年來丁伙鎮堅持以“工業強鎮、花木富民、環境育人、協調發展”為戰略,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全力打造更富活力,更具實力,更顯魅力的“三力”丁伙,經濟與社會事業取得長足發展。2006年全鎮實現經濟總量60億元,地區生產總值17.5億元,財政收入538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350元。……。
  江都市轄鎮。1956年由楊景、魯陵、校陳、嵇沈(部分)、五尖五個鄉合并為武堅鄉,1958年并入小紀公社,1959年析置武堅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6建鎮。位于市境東北角,距市府43.5公里。面積42平方公里,人口2.2萬。鹽邵河、魯汀河交匯于此,境內公路與寧鹽公路和328國道相連。轄孫家、花莊、姜王、龍耳、校陳、團結、景北、楊景、楊西、景南、五尖、北尖、同合、建新14個村委會和武堅1個居委會……。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黑人AV全部在线看 |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日韩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 伊人久久综合热线大杳 | 亚洲成a人v电影在线点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