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經各級申報、考核、審查、驗收,武漢市黃陂區木蘭山風景區等25個鄉鎮和武漢市新洲區陽邏街七架山村等163個村已經達到“省級生態鄉鎮”和“省級生態村”考核指標要求,現決定分別授予“省級生態鄉鎮”和“省級生態村”稱號。 |
此山明萬歷年前稱建明山,又因山上青色石頭多,像獅子,又名青獅嶺,傳說唐初有朱氏女名木蘭(花木蘭)代父從軍,立了大功,被封為木蘭將軍。她不受朝祿,卸戎歸里。明萬歷37年,為紀念這位忠孝勇烈的女將軍,啟建木蘭宮于其上,改名木蘭山。明萬歷37年前叫建明山,又名青獅嶺。后稱其山為“木蘭山”則應于南齊永明三年(485年)。當時該地人民為了紀念替父從軍的巾幗英雄花木蘭將軍而在漫山遍野植滿了木蘭樹(一種茶花科植……。 |
相傳,大禹植樹于漢陽大別山(龜山)之巔,其根深達于柏泉古井,泉隨根出,故名柏泉。柏泉早在殷商時期就已存在,宋元屬漢陽縣北豐樂。明清屬豐樂里。清光緒25年(1899)屬夏口廳第九區豐樂里。1912年屬夏口縣。1929年復屬漢陽縣。1935年分為第六區柏東、柏中、柏北、柏西4鄉,1937年屬第三區柏巨鄉、柏泉鄉。1949年4月,柏泉屬巨泉鄉管轄。1950年6月柏泉屬漢陽區。1951年7月劃屬武漢市三店……。 |
上庸鎮原為田家壩鎮,曾是上庸古國都城所在地,2010年2月5日經省政府批準更名上庸鎮。上庸鎮位于堵河中上游,距竹山縣城12公里,版土面積200平方公里,轄10個村(居),總人口2萬人。上庸是千年古鎮,距今有3600年歷史。人文薈萃,涌現出剪紙大師佘曼白、商業巨賈王三盛等著名人物;文物璀璨,三盛大院、黃州會館等歷史建筑巍然屹立;剪紙、泥塑、根藝、龍燈、龍舟等民間傳統文化薪火相傳、長盛不衰。上庸是移民……。 |
丹江口市轄鎮。1958年建東風公社,1961年更名六里坪區,1984年置六里坪區鎮,1987年改設六里坪鎮。位于市境西部,距市中心82公里。面積261平方公里,人口4.9萬。襄(樊)渝(成都)鐵路、(武)漢十(堰)公路橫穿境內。轄六里坪、電器廠、鐵路、財神廟、孫家灣、大柳樹、崗河、馬家崗、蒿口9個居委會和財神廟、孫家灣、王家院、余家院、江家溝、花粟樹、六里坪、大柳樹、田家溝、張家溝、崗河、鐵環溝、……。 |
保康縣轄鎮。1975年析清溪河公社建過渡灣公社,1984年更名過渡灣區,1988年建鎮。位于縣境東北部。面積155.3平方公里,人口1.4萬。316國道穿境。轄過渡灣、中廠、石灰埡、清灘、羅家坪、草坡、郭家灣、彭家嶺、白云寺、倒座廟、梅花、方家坪、三汊河、萬連山、鄧家坪、西梆、曾家鋪、白峪溝、二堂、龍洞、茶庵21個村委會。鄉鎮企業以電力、商貿、飲食服務為主。土特產有木耳、香菌、板栗。農業以玉米、小……。 |
南漳縣轄鎮,鄂西北煤炭基地和國家計劃用材伐木重鎮。1952年建東鞏區,1956年屬肖堰區,1975年設東鞏公社,1984年建鎮。位于縣境南部,與荊門市、宜昌市接壤。面積252平方公里,人口2.1萬。南(漳)遠(安)公路過境。漳河流貫西南境,茅坪河縱貫境中,水源密布境內。轄汪家畈、雙河、杜溪溝、楊店、雨淋臺、西溝、魏家灣、上泉坪、大道、葉家坪、郭家棚、東浴溝、祝家灣、張家埡、六里埡、蒼坪、龍王灘、桂……。 |
洋坪鎮地處遠安縣北大門,舊名“洪恩市”,歷來商賈云集,早在清同治年間就成為江漢平原與鄂西山區物資交易中轉集散地,是遠安最古老的商業中心,素有“小漢口”之稱。全鎮版圖面積241.0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4125畝,現轄22個村,113個村民小組,10706戶,36932人。洋坪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最高海拔1325米(太平頂),最低海拔127米(萬家咀河床),平均海拔400米,年日……。 |
五峰土家族自治縣轄鎮。1950年為五峰縣第二區,1956年設長樂坪區,1958年改為公社,1961年復設區,1987年建鎮,1995年白鹿莊鄉并入。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府20公里。面積374平方公里,人口2.6萬。鴉(鵲嶺)來(鳳)公路過境。轄洞口、白巖坪、塔巖、百年關、月山、漆樹園、雙連坪、楊家坪、蘇有河、馬家埫、大竹園、腰牌、獅子包、橫沖、曹家河、巖板井、三教廟、肖家臺、陸家臺、甘溝、卸甲坪、杜……。 |
巍巍換甲山,悠悠長江水,哺育出一座荊楚名鎮,璀璨奪目;昔日“小沙市”,新千年省級中心鎮,演澤著燦爛文明,蘊藏著無限商機。——區位優勢明顯。沙道觀位于鄂中南、湘北、江漢平原的結合部,是松滋東大門,荊州橋頭堡。現轄6個村,2個社區居委會,1個漁場,總人口4.2萬人,面積59平方公里,自古以來就是松(滋)、公(安)、荊(州)三縣(市、區)的農副產品交易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她濱長江,傍焦柳,東倚古城荊州,西……。 |
荊州市江陵區轄鎮。1958年設熊河公社,1961年設區,1975年撤區建公社,1984年建鎮。位于市境東南部,距市中心30公里。面積127.2平方公里,人口4.2萬。沙(市)洪(湖)公路從鎮中穿過。轄花橋、司馬、花彭、熊堤、熊河、捷口、明星、新莊、沙嶺、新河、永固、兩橋、洋湖、建國、彭市、國強、荊干、躍進、新垱、民主、邊江、三閘、南湖、嚴中、侯垱、黃林、-、花蘭、嚴北、吳橋、南橋31個村委會和熊河……。 |
京山縣孫橋鎮地處京山縣城以西12公里,東距武漢市150公里,西距荊門市95公里。是毛澤東主席雙兒女親家張文秋的故鄉,也是聞名中外的“橋米”的發源地。省級皂當公路和長荊鐵路東西貫通,物華天寶、鐘靈毓秀。全鎮版圖面積344平方公里,轄29個村,1個居委會,總人口3.6萬,耕地面積8.4萬畝,森林面積16萬畝。2004年工農業總產值5.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702元。孫橋鎮現有黨政班子9人,其中黨委9……。 |
一、基本情況石龍鎮位于京山縣西南部,全鎮版圖面積301平方公里,轄22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133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4011公頃。總人口25583人,其中農業人口23205人,人口出生率7‰,自然增長率1.4‰。鎮黨委、政府領導班子成員共9人,設三個內設機構:黨政綜合辦公室、經濟發展辦公室、社會事務辦公室。2004年全鎮實現財政收入600萬元,比上年增7萬元,農業現價總產值15900萬元,比……。 |
一、基本情況 雁門口鎮轄31個村(場),1個社區居委會,總面積257.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07萬畝。2004年底,總人口4.2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05萬人。 現有黨委、政府、人大領導班子,班子成員共有10名,他們是:鎮-、鎮長陳暉,鎮黨委副-、副鎮長張明勇,鎮黨委副-、人大主席郝新斌,鎮黨委副-、紀委-易平松,鎮黨委委員、副鎮長金勁松,鎮黨委組織委員桂運新,鎮黨委宣傳、-委員、武裝部長趙勇……。 |
(一)區位優勢 坪壩鎮位于京山縣北郊,地處京山、安陸、隨州三縣(市)交界處,東與安陸王義貞鎮相鄰,西與本縣三陽鎮相鄰,南與本縣羅店、宋河相接,是京山東北部的“口子”重鎮,素有“小漢(二)地理優勢坪壩鎮位于荊門市、孝感市和隨州市交匯處,素有京山北大門之稱,境內地勢西高東低,西部是著名的大洪山余脈,主發源于大洪山南麓的漳河水自北向南縱貫全境,形成了肥沃的沖擊-原。坪壩鎮交通便利,四通八達,南距市150……。 |
羅田縣三里畈鎮位于鄂東大別山南麓,座落在巴水上游河畔,地處東經 115 ° 16 ′,北緯 30 ° 50 ′,是 1999 年“全國科技下鄉”舉辦地。全鎮版圖面積 203.5 平方公里,下轄 43 個行政村,總人口 6.4 萬 ,扼進出大別山的咽喉要道,是連接鄂豫皖的交通樞紐,即將動工修建的合武高速公路 穿境而過。 1995 年被確定為湖北省 56 個綜合改革試點鎮之一, 1998 年底被國務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