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全國生態文化村” |
二道河子村是全鎮乃至敦化市較大的行政村之一。栽種集觀賞、美化融為一體的紅松、樟子松等各種樹木4000余株,修建村內明暗排水溝長6000多米,硬化主干道、支干道及入戶路5.8公里,新建糞尿分集式衛生廁所178個。生態文化擁有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文化休閑廣場,村民們還自發組建了秧歌隊、舞蹈隊、小劇團等,節假日經常在文化廣場上進行自編自導表演。生態產業大力發展觀光農業,吸引眾多的游客來到二河村參觀度假……。 |
元寶村被譽為“中國土改文化第一村”。植被覆蓋率已達53%、林木保有率100%,是一個生態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水質潔凈,無污染的原生態農業村。2011年,全村總資產達到5.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8200元。全村農戶住房磚瓦化率、村內道路硬化率、村屯綠化率、自來水、有線電視入戶率、合作醫療參合率和退耕還林面積均達到100%。生態產業積極發展生態旅游,該景區在2007年被評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
廂蘭頭村是省級新農村建設試點村,省級泥草房改造示范村。經過幾年的生態文明建設,廂蘭頭村住房磚瓦化率達100%;村屯道路硬化率達98%;村屯綠化率和防護林帶完整率均實現100%;自來水、數字電視入戶率、電話擁有率分別為90%、85%和100%。生態文化廂蘭頭境內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和人文資源。望奎縣有“皮影之鄉”之稱,廂蘭頭村有深厚的皮影文化底蘊,成立了廂藍頭村皮影聯誼會。定期研究學習、宣傳表演皮影戲……。 |
潘墊村位于潘墊村,位于上海市奉賢區莊行鎮的南大門,東接奉賢區柘林鎮、西臨金山區朱行鎮,是上海市新農村建設14個試點村之一。2008年,莊行鎮進行了村級管轄范圍調整,潘墊村擴大建制,新組建的潘墊村區域面積7.045平方公里。本村歷史悠久,據《乾隆縣志》、《光緒縣志》等記載,潘墊始于唐朝,距今已有千年的歷史,至今民間仍流傳著潘墊村火燒紅蓮寺的典故。2008年莊行鎮進行了村級管轄范圍調整,由原潘墊、潘南……。 |
果園村位于新場鎮老鎮區西側,是南匯有名的瓜果之鄉之一,也是南匯新鳳蜜露桃的原產地。村域南至南匯母親河-大治河,西接航頭鎮福善村,北至衛新河,原南匯區主干道滬南公路貫穿全村,全村區域面積約4.5平方公里。1949至1978年,原新西村由許何家宅、陸家宅、唐家宅、張倪家宅、朱家宅、褚謝家宅等自然宅村組成,后1978年開挖大治河后調整為許家宅、何家宅、張家宅、倪家宅、朱家宅等宅村,下轄8個村民小組。老果……。 |
革新村東至南匯沈莊,西至聯勝路,南至南匯大橋村、談弄村,北至沈莊塘,轄區1.5平方公里。革新村位于浦江鎮最東首,與南匯區接址,東鄰南匯區沈莊村,南鄰南匯區大橋、談弄村,北鄰南匯區梅林村。1949年解放初期,屬江蘇省上海縣。1958年前成立小社時,轉上海市上海縣杜行鄉努力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努力社改為革新大隊,1959年至1962年期間,召樓鎮南至談弄村12組方圓300余畝建立召樓農場時,……。 |
瀛東村建村于1989年4月21日,位于崇明島的最東南端,地處江海交匯處的長江口,東臨東海,南靠長江,北連東灘濕地,距離上海長江隧橋僅6公里。它是一塊從1985年初冬開始,在現任黨支部書記、全國勞動模范陸文忠同志帶領下圍墾起來的土地。經過前后三次艱難的圍墾和20多年的艱苦奮斗和艱難創業,瀛東人終于在潮來一片白茫茫,潮退一片蘆葦蕩的灘涂上建立起了以淡水養殖業,綠化種植業和生態旅游業三業并舉的產業格局。……。 |
橋李社區:位于椏溪鎮西北7公里處,耕地面積3700畝。自然環境優越,生態資源豐富,其所在的椏溪鎮是國家科技部確定的首批新農村建設的示范鄉鎮。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原來的荒山廢嶺變成了今日四季常綠的青山,動植物種呈現出了多樣性。生態文化每年村里都會組織村民開展紀念抗金名將張行、春季金花旅游踏青、秋季水果自采品固城湖螃蟹等一系列活動,拓展了村民的活動空間,豐富了文化生活的內涵。多次舉辦的野生動物馴養技術……。 |
槐蔭村位于鎮江市南郊,距丹徒新城約3公里。轄區3.48平方公里,人口2026人,2012年村集體經濟收入340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5745元。槐蔭村為吳文化和楚文明結合地域之一,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民間文化十分繁榮。槐蔭村因東漢時期“董永與七仙女的傳說”而得名。近年來,槐蔭村高度重視“董永與七仙女的傳說”的保護和挖掘,制定了古跡遺址保護規劃,采取了保護和修復措施,對與古跡有關的七仙池、荷花塘進行……。 |
龍池村:位于平山路北側。生態環境生態環境優美,省級森林自然保護區龍池山風景區和中型水利樞紐東嶺水庫均座落于村中。共建成衛生室1處,生態果園5處,硬化、綠化了25公里的主要村道,村域育林面積達到16000畝。生態文化率先接入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網,建成了一個占地4000多平方米的文化休閑廣場,成立了業余秧歌隊、女子小龍隊、舞獅隊等生態產業積極打造特色農業,大力推廣優質苗木的種植,畝產值從過去的不……。 |
生態環境該村充分利用荒地造林,對村內綠化林進行了生態修復,森林履蓋率達50.5%。村內各項生活設施齊全,全面實現綠化、凈化、亮化,飲用水衛生合格率達96%,村內主干道路面通暢,水泥路面硬化率達到100%,規模化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率、工業污染物排放達標率100%。生態文化建立了文化活動中心,設施一應俱全,每逢節假日這里便開展各類比賽活動,豐富村民生活。生態產業村內有幾十家木材加工企業,吸引了大戶……。 |
生態環境山清水秀,風景宜人。地表水質量、環境空氣質量及聲環境質量都達到國家相關標準的一級指標。目前該村有毛竹林4383畝,耕地380畝,公益林4638畝,全村林木覆蓋率91%。生態文化人文化生活豐富,村里開展了“美麗鄉村節”“風情浪漫旅游節”各類民間活動、節日活動,“星級美麗家庭”“好媳婦好婆婆”“低碳家庭”等評比活動。生態產業發展以點帶線的休閑、觀光、文化、娛樂為一體的景觀文化農業。帶動示范先后……。 |
嵩溪村坐落于浦江縣東北部,距浦江縣城23公里,現有居民970余戶,2800余人。該村歷史悠久,文風素盛,是浙江省歷史文化名村,清康熙年間村中創立了聲聞遐邇的“嵩溪詩社”,到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1986年成立“嵩溪學社”,分詩文、書法、繪畫、科技等組,村民們常切磋詩書畫,舉辦習作展。村內小奚潺潺,整個村落因地勢而建,古屋分布密集,錯落有致,許多建筑更是橫跨于溪橋之上,形成獨特的風景。村中的古建筑……。 |
窈口村位于富陽、諸暨、浦江三地交界處,富陽區最南端,與諸暨、浦江、桐廬為鄰,距富陽區中心39公里。目前,全村共有農戶368戶,總人口1256人。全村黨員52人,村民小組14個,村民代表53人。目前,全村共有農家樂25戶,人均年收入從五年前的不足2000元提高到去年的14480元。近兩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通過“五水共治”、“三改一拆”、農村生活污水、垃圾分類處理等項目,村莊環境不……。 |
清漾村位于江山市區東南部20公里處,地理位置優越,是江南毛氏發祥地、毛澤東祖居地,還是浙江省4A級風景名勝區。村莊區域面積3.78平方公里,共有337戶,1147人,其中勞動力752人,耕地面積844.94畝,其中水田面積739.24畝,旱地105.7畝。山林面積3574畝,8個村民小組,2012年農民人均純收入8953元。 近年來,清漾村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村兩委及全村廣大干部群眾的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