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2014年度“全國生態文化村”[6]

2014年度“全國生態文化村”[6]

  2014年9月3日,中國生態文化協會組織專家對2014年“全國生態文化村、全國生態文化示范基地”申報情況進行了評審。
  友誼村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古巴人曾在此建都。48座石屋是一個大型崖墓群,建成于東漢之六朝,距今已有千余年歷史。專家稱,殷商開始往后的千百年間,巴人的足跡遍及半個中國。巴楚兩國相爭時期,一度在長江邊上的忠縣涂井鄉友誼村建都。考古發現,將鹽井開發的上限溯至商代晚期,并對早期制鹽工藝有了基本認識,填補了鹽業科技史的空白,為認識歷史時期三峽地區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開辟了新的視野。該處還殘存有悠久……。
  凱堡村有百年古樹82株,森林覆蓋率達70%,道路、水系綠化率95%。設有垃圾箱,同時配備垃圾車和衛生清掃員,不濫用農藥、化肥,人畜糞便循環利用,發展生態沼氣池80座。凱堡村生態文化繁榮。以唱山歌、跳花燈、舞龍燈、還愿祈福等為主的土家文化、巫文化源遠流長,流傳著“云霧仙女凱堡伏魔,淚化靈泉”、“鐘靈水庫龍王石棺”、“凱堡茶能化銅錢”的傳說。村寨土家吊腳樓林立,百年以上的古建筑有121幢,詮釋著歲月的……。
  A級景區,全國最大的紅軍烈士陵園—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處在該村腹心區域,林木覆蓋率78%。村內村容村貌良好,域內無工廠,無污染源,空氣清新,水質潔凈。王坪村加強了對村民紅色文化的傳承和教育,引導群眾當好陵園的“守墓人”,做好4A級景區的“耕耘人”;成立了農民文藝宣傳隊,通過快板、小品、歌舞等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教育引導人民群眾常懷感恩之心,倡導新的生活觀念和生活方式,孝老愛親、勤勞誠信……。
  長壽村位于德陽崴螺山省級森林公園內,林木覆蓋率高達75%,百年古柏有453株。相傳在2000多年前,韓終為秦始皇尋找長生不老之藥來到了崴螺山,并發現長生不老藥。長壽文化是該村的核心文化。舉辦德陽首屆長壽養生重陽文化活動月,通過百壽宴、為長壽老人寫生、長壽文化展覽、長壽文化論壇等活動,全方位展示了長壽文化。熱愛運動和盛產辣椒是該地長壽秘訣,每年舉辦全國山地自行車大賽和辣椒節慶祝活動。建有集文化活動中……。
  全村99%居民為藏族,林木覆蓋率75%。村已初步建成以生態、特色林業為核心的,集自然保護、生態景觀、生態居住、環境保護等為一體的新農村項目示范點。康定是茶馬古道上的重鎮,在茶馬互市的過程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康定鍋莊,康定又是鍋莊文化的發祥地。康定折多塘村地處318國道線,由是茶馬古道的必經之路,折多塘村文化生活豐富,以生態文化為載體的各類民間活動、節日活動日益深入到日常生活。為豐富農村文化生活,修建……。
  大元村位于川、滇、黔三省結合部的高寒山區,距興文縣城48公里,幅員面積6.8平方公里,平均海撥1300米,全村共有6個村民組,252戶,974人,其中苗族101戶,369人,苗族人口占38.2%,是典型的少數民族聚居村。2016年,全村人均糧食550公斤,人均純收入2萬多元,村民的生活質量出現質的變化。2010年—2014年連續五年被縣委表彰為先進基層黨組織;2011年獲四川省優美村莊稱號;201……。
  舍烹村位于普古鄉東部,距普古鄉政府所在地21公里,東靠普古鄉廠上村、噶木村,南連普古鄉臥落村、天橋村,西接普古鄉新寨村。全村地貌上高谷深,西高東低,全年最高氣溫達38.3度,最低氣溫零下2.1度,無霜期長。轄區總面積9255畝,其中林業用地面積3401畝,森林覆蓋率28.98%,最低海拔1255米,最高海拔2080米,平均海拔1660米。全村林業占23%,耕地占57%,水田占15%,其他占14%。……。
  八舟社區位于鎮區南部,距鎮政府所在地4公里;亮江河上游八舟河畔,屬于平畈地區,海拔430米,具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優勢。東接后坡村,南抵德鳳鎮,西靠敖市鎮,北鄰高屯社區。全社區668戶,2837人,黨員56名,其中女黨員10名,漢、侗、苗等民族雜居,以吳、楊兩姓氏為主。全村總面積45545.7畝,田土面積2572畝(其中耕地40畝,稻田2532畝),多為坡榜田。因社區居委會駐八舟,而故名為八舟社區……。
  海雀村位于赫章縣河鎮鄉東北部,距鄉政府所在地12公里,海拔2300米,是貴州省一類貧困村之一。全村轄5個村民組209戶812人,其中苗族199戶762人,彝族10戶50人。村黨支部有黨員26名,入黨積極分子15名。農民人均純收入3560元,人均占有糧食307公斤,森林覆蓋率達67.3%。1985年5月,新華社記者劉子富在《國內動態清樣》127期中這樣描寫海雀村:“在海雀村察看了3個村民組11戶農戶……。
  穿巖村位于大方縣城南郊,距縣城11公里,海拔高度1472——1658米,全年日照天數240天左右,居住漢、苗、彝、白、仡佬等六個民族,轄27個村民組1420戶5063人,土地總面積14平方公里。這里交通便利、生態良好、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清畢路貫穿全村,80%的村民組已能通中小型汽車,森林覆蓋率達68.7%,且山林中的動植物品種多樣化,被喻為天然氧吧。全村的農產品量大質優,天麻、黨參之鄉就是這里,……。
  地處玉龍雪山腳下,是納西族最早的聚居地之一,也是納西族傳統文化的發祥地,古道、小橋、流水、人家的自然景觀隨處可見,有“世外桃源”之稱。納西文化顯著。建筑以納西民居“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為主,結構為土木結構,風格上崇尚自然、依托山水、追求人與山水的親和、靠山筑屋、依山勢走向,房屋錯落有至、層次豐富,形成以古潭、古寺、古樹、古橋、古道、古街、古商、古壁畫等極具特色的多元文化特色旅游小城鎮。茶馬……。
  坐落在魯布革國家森林公園內,森林覆蓋率85%。住有布依族和苗族兩個少數民族,兩種文化共存。“三月三”,布依語為“更三粉”,是布依族最隆重的祭祀山神、水神、寨神的節日,也是情歌對唱、尋親擇偶及“布依鬧水”的潑水狂歡;“趕花節”時,苗族人身穿本族節日禮服到神山神樹前期盼來年的好生活。民居“吊腳樓”保護完整。建有集體文化活動場所、民族文化陳列室,制定有村規民約,建成沙糖桔示范基地、本地麻竹生產加工示范基……。
  拉丙村位于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大盈江畔,是國家級濕地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勘稱奇觀的虎跳石落水洞、銅壁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凱邦亞湖旅游景區,林木覆蓋率70.2%。每一株百年古榕樹都是生態美的典范;元霄節里的景頗族目腦縱歌節,景頗族同胞穿著銀袍,點燃火把,載歌載舞,祈禱來年五谷豐登、平安吉祥;而四月的潑水節,傣族同胞以水會友、互致祝福的狂歡;有滇西抗日戰爭芒允保衛戰遺址、芒允西南絲道遺址,是馬嘉里事件起……。
  2008年村居整合將堆秀、里土、東仲、比如4個自然村合并為里土村。里土村西北距協會0.1千米,南距中國農行嘎瑪鄉營業所0.1千米,東距嘎瑪鄉衛生院0.13千米,東南距嘎瑪鄉人民政府0.1千米。設有堆秀、里土、東仲、比如4個村民小組。面積55平方千米,人口569人。民族以藏族為主。農業以種植青稞為主。海拔3474米。……。
  北距嘎對0.26千米,南距重對0.1千米,西距重巴0.28千米。設有重堆、重巴、加幫、仲格4個村民小組。面積83平方千米,人口955人。海拔2663米。上鹽井村森林覆蓋率60.7%,主要栽植石榴、花椒、核桃、楊樹、柳樹、榆樹等。鹽井鹽田景觀是“茶馬古道”上唯一存活的人工原始曬鹽風景線,完整保留著世界獨一無二的古老制鹽術,已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藏傳佛教“跳神節”到來,神父、天主教民和佛教信徒共同欣賞“……。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点击进入 | 亚洲女同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人成网站免费播放 | 中文字幕三级专区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