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根據《江蘇省衛生縣城考核命名及監督管理辦法》、《江蘇省衛生鎮(街道)考核命名及監督管理辦法》、《江蘇省衛生村考核命名及監督管理辦法》的要求,江蘇省愛衛辦于2016年9月-12月組織專家對各市申報的江蘇省衛生縣城、江蘇省衛生鎮(鄉)進行了考核評估,對申報的江蘇省衛生村組織抽查。結果顯示,睢寧縣城、漣水縣城和南京市江寧區谷里街道等41個鎮(街道)以及南京市江寧區淳化街道柏墅村等個645村(社區)結合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和村莊環境整治,大力開展衛生創建工作,推動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城鄉環境衛生面貌,促進衛生防病水平的提高,增強人民群眾的健康意識,整體水平達到了《江蘇省衛生縣城標準》、《江蘇省衛生鎮(街道)標準》、《江蘇省衛生村標準》的要求。 |
因村委位于趙家橋村而命名。趙家橋村,解放初屬新橋鄉,1954年成立初級社,1956年,人民公社化時,歸為大隊,1983年,體改時改為村民委員會,一直趙家橋為名至今。趙家橋村:位于戴北村東北3公里處。……。 |
浪港村簡介太倉市浮橋鎮浪港村座落于浮橋鎮北,由原來的浪港、萬眾、鹿鳴、東升、庵弄五個老村合并為現在的浪港村,全村區域面積10平方公里。浪港村東枕母親河長江,南臨浪港河,西至時思村、鹿新村,北靠璜涇蕩茜村。濱江大道貫穿浪港村南北,市政公路河、浪港河、鹿鳴涇為“兩縱一橫”,水路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優越。全村轄區內共有40個村民小組,全村總人口3725人,共有農戶672戶,其中農業人口2891人,外來人口……。 |
七丫村簡介浮橋鎮七丫村緊鄰鎮區,南靠楊林塘,北至七浦塘,東至長江,西與浮南社區交接,村內玖龍路、南環路貫穿而過,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全村轄區內共有14個村民組,294戶農戶,戶籍人口1586人,現有耕地面積4500余畝。村黨組織,村委會班子健全、團結,工作協調,下設3個支部、8個黨小組,黨員108人。 村兩委會在發展村級經濟的同時抓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開展創建平安村工作,成立了相應的領導小組,……。 |
茜涇村簡介一、基本情況:茜涇村位于浮橋鎮瀏家港管理區,東與港區開發區相鄰,南與瀏河閘北村交界,西至滬浮潢公路,北以新港路為界。瀏浮公路從南至北橫貫而過,規劃修建的高速公路延伸段由西向東橫穿茜涇村,交通便利。茜涇村是由原茜星村、茜東村、中燕村以及原三里、火箭、壽安六村合并而成的,現有65個村民小組,總戶數1421戶,全村戶籍人口4758人,外來務工人員7000多人。全村耕地總面積6137畝,良田面積……。 |
時思村簡介一:基本情況:時思村位于浮橋鎮北部,東靠時思街道,南與紅星村接壤,西與璜涇鎮永樂村毗鄰,北至蕩茜河為界。滬太公路縱貫南北,時滬路橫貫東西,時九路穿村而過,交通較為便利。2004年5月由原來的時思、新亞、永新三個村合并而成的,村委會駐地在原新亞村。村域面積5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積3910畝,糧食面積3390畝,林木果園面積250畝,水域面積380畝;下轄41個村民小組,690個自然戶,農村……。 |
蕩茜村位于璜涇鎮政府東北方4.5公里,東臨長江西以永樂村為界,南至港區,北至新聯村,總面積2.8平方公里,綠化覆蓋率30.88 %。轄12個村民小組,有1個自然村,全村302戶,1270人,外來人口152人。村中主要河道有蕩茜河、中心河等。交通有璜時公路、三高公路、另有濱江大道穿越整個村,水泥道路基本貫通各村民小組,交通頗為便利。2013年全村經濟收入501萬元,人均收入27329 元。蕩茜村原名……。 |
角斜社區:位于角斜鎮政府所在地。角斜村由原角斜村、角西村和墩里村三村合并而成,位于角斜鎮鎮中心,是角斜鎮政府所在地,交通便捷,區位優越,人文薈萃,商機無限。 角斜村總面積3.26平方公里,村常住人口4580人,外來人口360人,22個村民小組,是南通市模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是海安縣文明村、先進村、信息化示范村。幾年來,角斜村黨員干部全力支持園區的建設,已形成了濃烈的經濟氛圍。村支部、村委會兩套班……。 |
新壩村地處老壩港濱海新區的西南大門,共有27個村民小組,總戶數1410戶,總人口為4320人,人均純收入12500元,全村轄區范圍內共有企業10家,實現村營收入100多萬元,比上年增長15%。全村水陸交通便利,南至栟茶運河,西至丁堡河,北至古鎮李堡楊莊村,東與本鎮的范塹村軟界相連全村總面積近5.2平方公里,328國道橫穿村的中北部。到2017年全村三縱六橫近三十公里的主要道路全部形成。共建設改造農……。 |
新莊村社區位于三縣交界,東連如東,南靠如皋,全村(社區)分31個村民小組,1459戶村民,4528人,耕地面積5517畝,總面積9.7平方公里,村內縱橫交錯的四級水泥路達9.5公里,現有450平方米的村級綜合服務中心,新建了80平方米的服務大廳,裝修了60平方米的服務活動室,乒乓球室,開放服務場所近600平方米的休閑文化廣場,并建成新莊村社區衛生服務站。近年來,村黨支部積極響應黨委政府號召,在協稅……。 |
曹園村2001年由原東風村、腰郭村、曹園村合并而成,位于李堡鎮西郊與西場村新立村交界,原曹園鄉政府所在地。曹園村總面積3.72平方公里,總人口3438人,24個村民小組。近年來,村支部一班人在抓好農業生產的同志,大力發展其它產業,投資近二十萬興建村公共服務中心。在此基礎上不斷加大投入改善群眾生活,水泥路、自來水、有線電視、有線廣播、農電改造、環境綠化等基本實際了標準化。……。 |
姜橋村由原雙峰、李華村合并而成,位于海安縣城北郊,與海安鎮新豐村、海北村接壤,原古賁鄉政府所在地,是老鎮區的中心地帶,東西三級路、南北四級路貫穿而過,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為姜橋的發展創造了良機。姜橋村總面積4平方公里,總人口3660人,其中農業人口3140人,22個村民小組,以栽桑養蠶為主的農業村,姜橋村黨員干部,全力支持村級工業園的建設,形成了濃烈的經濟氛圍。目前已有4家企業入園,全村共有民……。 |
北凌村由原北凌村、西洋村合并而成,位于海安縣大公鎮東郊,系原北凌鄉政府所在地,賁北線和大西線橫縱交貫全村,交通便捷,區位優越,人文薈萃,商機無限。北凌村現有耕地總面積6000余畝,總人口為3100人,22個村民小組。幾年來,北凌支部村委會一班人全力支持政府園區建設,已形成了濃烈的經濟氛圍。村支部一班人在抓好農業生產的同時,大力發展二、三產業,年工業產值超2億,三產附加值超億元。在此基礎上,不斷加大……。 |
噇口村由原噇口村、高墩村、三五村合并而成,位于海安縣最北角,北鄰東臺市同,西臨204國道,鹽通高速公路穿村而過,于噇路、鎮西路、賁巷路四條水泥路環村而繞,公交車在噇口村設立站點,交通便捷,區位優越,人文薈萃,商機無限。噇口村總面積7.8平方公里,總人口為4620人,31個村民小組,2007被評為江蘇省文明村,幾年來,噇口村黨員干部全力支持經濟建設,已形成了濃烈的經濟氛圍。村支部一班人在抓好農業生產……。 |
城東鎮界墩村位于海安縣城東郊,是海安火車站所在村,新長、寧啟鐵路在此交匯,202省道、海防公路穿境而過,交通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全村行政區域向4.4平方公里,26個村民小組,1479戶,4928人,耕地3693畝,其中桑園631.5畝,生豬公司養604頭,家禽12.8萬羽,村主導產業裝卸運輸,從事該產業300余人,農用運輸車輛120余輛,規模大戶6戶,界墩村新興產業工業園區,產業規模150畝,從事產……。 |
農林村地處海安縣城東郊,通揚河的東側,栟茶河的南岸,沂通、新長鐵路穿村而過。農林村總面積4500畝,總人口5100人,27個村民小組。全村主要生產拼線、勾衣、編織等;種植業以胡桑為主,其他經濟作物并進;養殖業以養雞為龍頭。以家禽、桑蠶養殖,農業,針織為主,勞務輸出為輔,特別是以友誠、富強服飾帶動了十幾家農戶發家致富,形成了六十幾戶發放線網服飾為主的服飾基地,產品遠銷國內外。村支部一班人在抓好農業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