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根據《江蘇省衛生縣城考核命名及監督管理辦法》、《江蘇省衛生鎮(街道)考核命名及監督管理辦法》、《江蘇省衛生村考核命名及監督管理辦法》的要求,江蘇省愛衛辦于2016年9月-12月組織專家對各市申報的江蘇省衛生縣城、江蘇省衛生鎮(鄉)進行了考核評估,對申報的江蘇省衛生村組織抽查。結果顯示,睢寧縣城、漣水縣城和南京市江寧區谷里街道等41個鎮(街道)以及南京市江寧區淳化街道柏墅村等個645村(社區)結合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和村莊環境整治,大力開展衛生創建工作,推動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城鄉環境衛生面貌,促進衛生防病水平的提高,增強人民群眾的健康意識,整體水平達到了《江蘇省衛生縣城標準》、《江蘇省衛生鎮(街道)標準》、《江蘇省衛生村標準》的要求。 |
寶祥村位于海安縣墩頭鎮的西南角,由田喬、嚴網、網南、寶祥四個村合并而成,面積6138畝,45個村民小組,1768戶,常住人口5216人,村黨支部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用科學發展觀指導發展,村級經濟穩步增長,勤勞、勇敢、聰慧的寶祥人民高舉科學發展大旗,以富民強村為發展目標,一、二、三產齊頭并進,物質精神文明全面發展,演繹了一曲發展之歌和諧之歌。……。 |
因境內有復興庵,得名“復興”故名。2001年,由茶安村村民委員會、凈土村村民委員會、陶莊村村民委員會合并,設立新的復興村村民委員會至今。復興村:位于姚灣小學以東1公里處。……。 |
因雙池、洪樓、施家莊3個村合并,取其中各一字“雙”、“樓”、“莊”,故名。2001年,由原雙池村村民委員會、洪樓村村民委員會、施家莊村村民委員會合并,設立新的雙樓莊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雙樓莊村坐落在柴灣鎮的東北部,南鄰復興村,北鄰海安縣,轄區面積約4100多畝。總人口3700多人,共1071戶,由原來的施莊片,洪樓片,雙池片組成。……。 |
志勇村一、基本情況:志勇村位于如皋北部,是如皋的北大門,北與海安縣相鄰。在志勇村境內有一條高速、三條鐵路、一條大運河,水陸交通方便,距高速入口只有三百多米,鐵路貨運站11公里,是投資商的最佳發展基地。全村共有36個村民組,9個干部中黨員7人,有大專文憑的5人,總耕地面積5690畝,人口4838人,其中非農人口、外來人口220人。建有志勇村黨總支,共有黨員148人,分設三個支部,工業支部、農業支部和……。 |
萬新村位于城北街道總部經濟區腹地位置,北與柴灣社區毗鄰,西隔通揚河與鎮南社區相望,東與里莊村相連,南與新王莊社區接壤。海陽北路穿村而過,新長鐵路、柴灣南路、如海路從村中穿過,西連如海河,東接丁堡河的南凌河,水流不斷。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便捷。全村總用地面積4300畝,耕地4098畝。2001年由原萬新村、西塌港村、郝莊村合并而成,轄區26個村民小組,1149戶村民,人口3971人,總勞力1574……。 |
戴莊村位于原柴灣鎮北部,轄區共有26個村民小組,居民988戶,總人口3574人。仲春的蛙聲和鳥鳴從路旁郁郁蔥蔥的綠化林里透出來,一座座公寓小樓點綴其中,村頭屋旁的古榕樹下,三三兩兩的老少婦孺聚在一起,聊今年的收成、明年的希望……,年全村完成工業產銷0.36億元,人均收入達8300元,戴莊人大步走在小康道上,如今的生活一點不比城里差。可是誰能想到,上世紀80年代,戴莊村由于客觀原因經濟還比較薄弱,連……。 |
如皋市城北街道鹿門社區地處如皋北翼,新老204國道貫穿社區,社區面積近8.6平方公里,有27個居民小組,居民達1300多戶,總人口5000多人,人均可支配收入近年來節節攀升,已達到14000元以上,已全面建成了小康示范社區。近年來,社區黨總支、居委會堅持以-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個文明”一起抓,努力創建和諧平安社區,各項工作均取得可喜成績。社區地處……。 |
如皋市城北街道十里墩社區由原十里墩村與野馬村合并而成,距如皋市政府所在地如城街道向西10華里,歷史上因此地堆一計里數的大土墩,顧名思義取名為十里墩,后因興修水利,南北走向的如海運河與東西走向的如泰運河在此十字相交,將大土墩挖掉;人民公社化時期此地為何莊公社8大隊、6大隊,改革開放后,8大隊改為十里墩村,6大隊改為野馬村;2000年何莊鄉并入袁橋鎮,鎮政府所在地設在原何莊鄉政府,2001年十里墩村與……。 |
因楊橋、宗池2村合并,取其中各一字“楊”“宗”,故名。2001年,由原橋楊村村民委員會、宗池村村民委員會合并,設立新的楊宗村村民委員會;2007年楊宗村村民委員會改為楊宗社區居民委員會至今。楊宗社區位于中國長壽之鄉、如皋經濟開發區(柴灣鎮)主鎮區地段。全社區現有23個自然居民組,總戶數989戶,總人口3366人,耕地面積近3000畝。現有工業企業近30家,其中定報企業4家。2008年工業產值兩億六……。 |
鐵籬居位于常青鎮南首,與石莊鎮接壤,總耕地3711畝,有30個居民小組,總戶數1282戶,人口4097人。近年來,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上級各級業務主管部門的支持幫助下,我居各項管理工作不斷得到加強,組織協調和諧,經濟建設長足進步,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明顯提高,文化氛圍濃厚,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大發展。熱誠歡迎各級領導蒞臨檢查指導工作,歡迎有志之士來居投資發展,共建社會主義新農村。鐵籬社區以黨的-精神……。 |
鄒蔡村地處常青鎮西南,南臨石莊,西接江安,位于如皋西部高沙土地區,是如皋的革命老區。焦港河貫穿境內,綿延近3公里,能容納5至1000噸的船只通過,是如皋西部的一塊風水寶地。中部有躍進路貫穿,西有江曲線,東有土石線,交通便利。全村1019戶人家,共3260人;耕地2985畝,主要種植水稻。同時種植湖桑,桑蠶發展較好;養殖業以雞、豬、羊為主,現正在興建一家大型養豬場。現在鄒蔡村以建立多家農業專業合作社……。 |
沈陽社區沈陽居位于如皋市下原鎮東北側,原如皋市花園鄉政府所在地,吳奚公路穿境而過,沈陽居行政服務中心位于該居委員會2組,緊鄰吳奚公路,居委會有32個居民小組,1108戶農戶,有居民4450人,總面積6200畝,總耕地面積4450畝。黨總支下轄工商、流動黨員、綜合、種養支部等四個支部。商貿發達,設施配套齊全,形成了一定規模的民營工業小區,民營工業小區中有針織、化工、雨衣雨具、人發加工、皮鞋加工、大米……。 |
如皋市下原鎮白李村,南臨九華、東接白蒲,204國道縱貫白李村;白李村離南通市區僅二十分鐘車程,到沿海高速白蒲入口處僅需十五分鐘,至上海只需一個半小時,交通十分便利。借如皋市沿江大開發這一百年難遇的東風,白李村積極利用區域優勢,挖掘自身潛力,加快招商引資的步伐,已取得初步效果,江蘇知名企業——九鼎集團已把生豬飼養基地落戶白李村。現白李村在204國道旁尚有40畝土地對外招租,另有占地30畝的閑置廠房對……。 |
陳橋村位于下原鎮東南部,距鎮區(老204國道)10華里,與白蒲鎮接壤,蒲黃公路貫穿全境。陳橋村擁有26個居民小組,930個農戶,總人口3340人;村域面積為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20畝。2012年,現代農業園區初步建成。擁有東西長4華里的千畝苗木基地、噴滴灌設施農業示范基地、初具規模的特種水產養殖基地。工業經濟基礎不斷增強。主要企業桑普機械、日精電子、科成機械、范金服飾、貝康醫療等,村工業經濟總……。 |
由過去的新光村命名為新光社區。2014年前屬新光村,2014年以后由于城鎮建設,撤銷新光村,后命名為新光社區,沿用至今。新光社區:位于長江路30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