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根據《江蘇省衛生縣城考核命名及監督管理辦法》、《江蘇省衛生鎮(街道)考核命名及監督管理辦法》、《江蘇省衛生村考核命名及監督管理辦法》的要求,江蘇省愛衛辦于2016年9月-12月組織專家對各市申報的江蘇省衛生縣城、江蘇省衛生鎮(鄉)進行了考核評估,對申報的江蘇省衛生村組織抽查。結果顯示,睢寧縣城、漣水縣城和南京市江寧區谷里街道等41個鎮(街道)以及南京市江寧區淳化街道柏墅村等個645村(社區)結合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和村莊環境整治,大力開展衛生創建工作,推動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城鄉環境衛生面貌,促進衛生防病水平的提高,增強人民群眾的健康意識,整體水平達到了《江蘇省衛生縣城標準》、《江蘇省衛生鎮(街道)標準》、《江蘇省衛生村標準》的要求。 |
直港村位于曹埠鎮西北部,距曹埠鎮新鎮區約23公里,是由人民公社化時期,原孫窯公社8大隊、9大隊、12大隊合并而成。西北部與新店鎮馬塘鎮相鄰,南與通州市石港鎮相連,東與馮橋村接壤。全村版圖面積10587.37畝,其中耕地面積6742.63畝,水域2220.37畝,以直天港劃為東西兩大片,并以直天港取名為直港村。全村共11個村民小組。917戶,2800人,村設支部委員會,黨員110名,五個黨員小組,六……。 |
壩東村位于岔河鎮東北部,北至古風公路河南,東至友誼河,南至全勝河,西至壩南村,是四個村交接的一個村。人口面積全村耕地4200畝,2850人,其中流動人口100人之多。自然資源該村主要種植水稻等經濟發展全村個體工商戶23家,以任建帶頭的龍頭企業7家,其中針織加工6家。以花衛兵萬羽雞場為載體發展10家。規模養殖河蟹3家,大棚蔬菜1家。全村實施水泥路5800米,新建公共服務中心一幢,全村主要經濟產業是以……。 |
玉林村,位于將岔河畔,北臨洋口鎮,東臨豐利鎮,南鄰陸港村,西鄰古北村,林蔥禾茂。人口面積全村耕地面積3388畝,總農戶845戶,農業人口2478人。自然資源我村防滲渠兩條,兩千余公尺,道路通暢,人杰地靈,水陸交通便利發達,自然條件十分優越。經濟發展今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們玉林村想成了以草三黃雞為重點的養殖模式,全村現有養雞戶63戶,年出欄100萬余只。在村企業主要有亞華玻纖有限公……。 |
興河村位于岔河鎮中心位置,蘇225線縱慣興河村。興河村耕地面積1536畝,轄11個村民小組。現在有農戶496戶,人口1351人,現有在編村干5人。規范統一的農民集中居住房是興河村一大新的“率先”,現在集居點建設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朱健同志任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高中學歷,統抓全村工作。顧梅芳同志人村委會總帳會計,高中學歷,負責財務共作。曹興元同志任村黨支部副書記、村農技員,初中學歷,負責村農技……。 |
興發村位于岔河鎮中西部,北臨如泰運河,省道334復線從村中心位置穿過,交通便捷。人口面積全村現有耕地面積4890畝,總人口3460人。自然資源該村主要以種植水稻等為主。經濟建設按照“實力強、農民富、村容美、風氣好”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要求,我們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1.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努力增加村營收入,除現有河塘及村閑置房屋出租收入外,我們將積極申辦村工業園區,擴大增收渠道,增加……。 |
如東縣岔河鎮陸港村位于千年古鎮(原古壩鎮)的西部,東臨蘇225線及岔洋河,南接苴東線,水陸交通十分便利。全村總面積6.2平方公里,有人口3150人,常住人口3500人。全村共分15個村民小組,黨支部共有黨員97人。陸港村是全國有名的“苗豬生產基地”。全村共有能繁二元母豬3500頭,其產仔豬雜交優勢明顯,肉質細嫩鮮美,暢銷全國十多個省市地區。陸港村于2009年成立陸港村畜禽專業合作社,為全村畜禽養殖……。 |
三聯村地處岔河鎮東北角,與豐利鎮和馬塘鎮交界。總人口3128人,全村總耕地面積5525畝,共有村民小組16個。全村個體私營企業12家,個體工商戶48個。三聯村的特點:特種養殖水產面積600畝,重要養蟹,養蝦;共有草繩機1000多臺,草繩收購點3個,草繩銷往全國各地。三聯村共有六名村干,黨支部書記徐懷銀,村主任沙美如,主辦會計陸金如,民兵營長闞知明,婦女主任錢華,專業會計張利慧。……。 |
黃海村是一個有著光榮歷史的專業漁業村,1958年因出色的海洋漁業生產業績獲得-總理親筆題名的國務院獎狀,全國勞模、原村黨支部書記陳定開同志作為漁民代表參加了1958年國慶典禮觀摩活動,并受到了毛主席、周總理的接見。黃海村地處洋口港開發的最前沿,太陽島、黃海大橋、二期圍墾工程位于其境內。全村總面積1.2平方公里,人口1395人,擁有3.2萬畝灘涂,以海洋生產和海水養殖為主導產業。強班子:黃海村目前有……。 |
三民村位于如東縣長沙鎮東北方向沿海一帶,是由原三民村與東海村合并組成.全村總戶數484戶,總人口數1251人,耕地面積410畝,海域面積4萬畝.三民村特色的經濟發展是漁業養殖,其中紫菜養殖是三民村的最大特色.通過去年的兩委選舉班子的調整,支委會成員由陳劍、佘海波、孟兵組成。陳劍擔任三民村支部書記,佘海波同志擔任組織委員。村委會成員由陳衛東、孟兵、叢愛紅組成。孟兵擔任村委員會主任,叢愛紅擔計劃生育組……。 |
衛海村地處長沙鎮西北角,由原興海、何灶兩村合并而成。現有17個村民小組,(其中16個農業組、1個漁業組,專業漁民345人),常住戶口1016戶,總人口為3026人;全村版圖面積15000多畝,耕地承包面積6335.1畝,擁有灘涂面積15000多畝、高灘涂面積1200多畝;從事海洋養殖、捕撈、務工人員近千人;全村農民種植的經濟作物以棉花、油菜、豆類等為主,近年來隨著勞動力的日趨緊張,外出務工人數逐年……。 |
環東村位于苴鎮北部,濱臨大海,是一個小漁村,占地面積0.4平方公里,總戶88戶,268人。全村耕地面積119畝,灘涂面積2.8萬畝。近幾年,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村支部班人緊緊圍繞以“村美、民富、風氣好”的新漁村建設目標。在物質文明建設上,充分發揮自身的區位優勢和灘涂優勢,積極調整產業結構,作足海洋這篇文章。大力培育和壯大條斑紫菜、文蛤、河蟹等特種養殖業,變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壯大村域經濟規模。……。 |
如東縣苴鎮近海村,是靠近海邊的漁、農兩業村,位于如東洋口港西側,南通風景如畫的劉埠休閑農莊,北靠環境優美的風力發電基地,東距如東洋口港3公里,西至流通黃海的出水大閘。是全縣漁、農兩業雙優、交通方便、地理位置非常優越的新型村莊。近海村有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為568人,共184戶,耕地面積666畝,水面面積220畝,還具有豐富的沿海灘涂資源和自然資源,出產全國著名的海鮮,如魚、蝦、蟹、文蛤及其他貝類。……。 |
東皇山村坐落于千年古鎮——啟東市呂四港鎮中心區域。他們充分利用地處呂四中心漁港的資源優勢,發展水產品加工業,同時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城鄉一體化,使村莊越來越潔凈、文明,成為東皇山人安居樂業的美好家園。2006年,東皇山村實現工、貿總產值7.4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000元。東皇山村曾先后被授予“全國文明村莊”、“省文明村莊”等榮譽稱號,“古鎮奇葩”正越開越艷麗!村級經濟實力日益增強東皇山村充分利……。 |
啟東市呂四港鎮海晏村位于黃海之濱呂四海洋經濟開發區內,全村下設22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2655戶,總人口6493人,東西距離4公里,南北距離1.5公里,占地面積約5100畝,耕地2807.5畝,共計面積為9000多畝。全村擁有五電、五金、加油站、工廠化育苗、紫菜系列深水加工及水產品加工等企業20家,大小型海洋捕撈船舶100余艘,灘涂養殖面積6000余畝,聞名于世的條斑紫菜、文蛤等產品遠銷日本、臺灣……。 |
啟東市呂四港鎮培根村,由原來的小圩村、培北村和培根村三村合并而成。全村面積為3.7平方公里,下轄43個村民組,總人口3010人,耕地總面積3226.3畝。全村現有勞動力1333名,其中轉移勞動力760人。全村黨員總數為151名,村成立黨支部下設農業和家庭企業支部,共有民營企業29家,其中規模企業9家。村黨組織機構完整,辦公設施一應俱全,設有衛生服務站、會議室、調解室、黨員活動中心、農家書屋、檔案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