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根據《江蘇省衛生縣城考核命名及監督管理辦法》、《江蘇省衛生鎮(街道)考核命名及監督管理辦法》、《江蘇省衛生村考核命名及監督管理辦法》的要求,江蘇省愛衛辦于2016年9月-12月組織專家對各市申報的江蘇省衛生縣城、江蘇省衛生鎮(鄉)進行了考核評估,對申報的江蘇省衛生村組織抽查。結果顯示,睢寧縣城、漣水縣城和南京市江寧區谷里街道等41個鎮(街道)以及南京市江寧區淳化街道柏墅村等個645村(社區)結合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和村莊環境整治,大力開展衛生創建工作,推動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城鄉環境衛生面貌,促進衛生防病水平的提高,增強人民群眾的健康意識,整體水平達到了《江蘇省衛生縣城標準》、《江蘇省衛生鎮(街道)標準》、《江蘇省衛生村標準》的要求。 |
2001年由原三個行政村江淤、沿江、近江合并而成,因原三個村名里都有一個江字,故合并后得名三江村。江淤、沿江、近江三個村1956年為社,1958年為大隊,1983年體改時為村,2001年行政村區域調整時,由沿江,近江,江淤村合并為一個村,取名三江村,后名稱未變,一直沿用至今。三江村:位于沿江公路北側。……。 |
富三村:位于秀山東路南側。……。 |
以兄弟倆烈士命名。1958年行政區劃兄弟大隊,1983年更名為兄弟村,2001年4月由兄弟村,洪北村,斜洪村合并組成兄弟村,后來名稱未變,一直沿用至今。兄弟村:位于大興村以西2公里處。……。 |
為紀念施錦明和龔云程兩位烈士,故名。1956年以烈士施錦明命名錦明社,1958年為錦明大隊,1981年更名為錦連大隊,1983年體改時為錦連村;云程村土改時以烈士龔云康、龔品程得名云程村,1956年為云程社,1958年為云程大隊,1983年體改時為云程村,2001年村區域調整時由永東、錦連、云程合并為錦程村。錦程村:位于麟北街社區以西1公里處。……。 |
取長樂和永樂兩個個樂,寓意為美滿幸福、快樂,故名。1958年區劃名稱為永樂大隊,1983年重新更名為永樂村,2001年3月由三匡、永樂、長樂、西南村合并組成雙樂村,后來名稱未變,一直沿用至今。雙樂村:南靠海門河,與三廠街道接壤,東依八匡河,與雙河村接壤,北與錦程村接壤,西依三匡河,與常樂鎮為鄰。社區公共服務中心位于八匡河西側,寧啟高速南側,由原長樂、永樂、西南、三匡等四村合并而來,轄區面積5.16……。 |
八烈村隸屬于江蘇省海門市常樂鎮,地理位置位于海門市中部偏西,同時也位于常樂鎮中部偏北,西隔青龍河(舊稱川洪)與常樂鎮如意村接壤,東與常樂鎮常勝村交界,北鄰常樂鎮振復村,南以通啟運河為與常樂鎮中南村的界線。S222省道(原掘青公路)緊靠青龍河穿西界而過,王川公路從中部橫穿東西。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是廣大有識之進行投資興業的寶地。原八烈村為現八烈村一部分,1962年由平山公社十二大隊劃南部分置,200……。 |
官公河村位于海門市常樂鎮西北,西與德勝鎮金鎖村接壤,村社公共服務中心位于青龍河西側,距鎮政府2公里,由永洪、官洪、為群三個村合并而成,村轄區面積4.5平方公里,全村37個村民組,1544戶居民,總人口3650人,其中勞動力1421人。2007年全村農林牧漁總產值1450萬元,增加值245萬元,村集體收入18萬元,主要收入來源于舊村部、老廠房、土地租金,一事一議,2007年全村人均純收入8066元。……。 |
鎮興村毗鄰萬年鎮鎮區,王川公路與包臨公路交叉穿越而過,鎮興村轄4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805人,共1508個農戶,全村耕地面積3300畝。近年來,村黨支部和村委會一班人,認真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團結帶領全村廣大村民群眾,努力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積極開拓,勇于創新,大力發展專業市場,使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鎮興村圍繞“村強民富”積極開展創建活動。2007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92……。 |
海門萬年鎮中圩村位于萬年鎮西首,東靠覺新路,西靠古老的三興河,南鄰萬盛村,北至裴雷村。南北走向為5公里,東西寬度為1.2公里,全村擁有可耕地面積3300畝,可利用水面1078畝。中圩村包括40個村民組,總人口為3502人,其中黨員116名,設立中圩村黨總支部,下設三個支部,既農業支部、副業支部、老干部支部。中圩村村“兩委”干部共五名,平均年齡為39.4歲,分布學歷為大學、大專、中專,高中。中圩村主……。 |
萬盛村位于萬年鎮(下三和鎮)西南、東至三和鎮豎河,南于悅來相鄰,西與樹勛五泰路相接,北靠王川公路,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方便。村行政區域調正后,現在的萬盛村由原來的萬盛、三中、三聯、繡花四塊合并而成,現有46個村民組,總戶數1605戶總人數4142人,總耕地面積3913畝。全村共有黨員127名,四個黨小組,村級兩委班子成員6個,設定職干部4人,管理體制實行黨政合一,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萬盛村人……。 |
射陽村位于萬年鎮(下三和鎮)南首、東至三和鎮蔡家港河,南于悅來相鄰,西至三和鎮豎河,北靠萬年鎮鎮區,包臨公路貫穿射陽村南北,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方便。村行政區域調正后,現在的射陽村由原來的射陽村、向陽村、裕富村合并而成,現有28個村民組,總戶數1010戶總人數2597人,總耕地面積2499畝。全村共有黨員94名,三個黨小組,村級兩委班子成員5個,設定職干部3人,管理體制實行黨政合一,黨的十一屆三……。 |
因老海山村有一位烈士叫殳海山,為紀念他而得名。1956年為海山社,1958年為海山大隊,1983年體改時為海山村,2001年體改時由燈塔,海山,閘林合并為海山村。設立海山村村民委員會。后來名稱未變,一直沿用至今。海山村:位于四甲鎮以北4公里處。……。 |
因本村內有四甲部隊打靶場而得名靶場村。1956年名復興社,1958年稱新建大隊,1981年更名靶場大隊,1983年體改時為靶場村,2001年村行政區劃調整時,靶場、路西、四橋、同益、協力五個村合并成現在的靶場村,設立靶場村村民委員會。后來名稱未變,一直沿用至今。靶場村:位于四甲鎮以北1公里處。……。 |
因二甲鎮往東第一座橋而得名。200年前有一條石頭路街,西邊有店鋪,2001年,因區劃調整,由原汝恒村、勝利村、紅星村、老頭橋村、龍游村合并而成。后來名稱未變,一直沿用至今。頭橋村:位于四甲鎮西北4公里處。……。 |
天補鎮大石村位于海門市天補鎮鎮區,西至通州市交界,南至海門河,南與建安村相鄰,村社區公共服務中心位于325線北側,相距鎮政府1公里,由原來的天補、大石、通海壩3個村合并,村轄區面積約3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積1630畝,全村有24個村民組,總戶數1276戶,總人口3590人。村黨總支下設3個黨支部,現有黨員101名。近年來,先后獲得海門市文明單位、海門市雙帶五星村、南通市民營經濟明星村等一系列殊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