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態文化協會于2016年5月31日和2016年6月12日組織專家對2016年“全國生態文化村”申報情況進行了初評遴選和二次評審,將評審結果公示。 |
白漾村地處金山區呂巷鎮東北,距呂巷鎮4.5公里。東臨張涇河,與亭林鎮接壤,南至呂巷鎮龍躍村,西接s19高速公路,與呂巷鎮和平村為鄰,北與朱涇鎮慧農村交界。區域面積7.67平方公里,轄38個村民小組,1565戶,人口5349人,村民委員會駐白漾村張涇5組2121號。解放初期,白漾村隸屬干巷鄉1954年建立多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6年成立白漾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干巷人民公社成立,白漾高……。 |
蔡浜村地處青浦區金澤鎮商榻社區集鎮東北1.5公里處。西臨東星村,東、南、北三面被淀山湖懷抱,與對岸的東方綠舟隔湖相望,因此素有“湖中之島”之美譽。雖為半島,但其交通便捷,商蔡路直通村落。蔡浜村地處青浦區金澤鎮商榻社區集鎮東北1.5公里處。與對岸的東方綠舟隔湖相望,因此素有“湖中之島”之美譽。雖為半島,但其交通便捷,商蔡路直通村落。蔡浜村現有人家182戶,村民505人。村內耕地面積333畝,其中魚、……。 |
甘港村地處蘇北里下河地區,被稱為“鹽文化的搖籃”,始建于唐朝,連接古鹽場的串場河和車路河在這里交匯。全村現有農戶1918戶,人口5765人,土地面積1.5萬畝,全村林木覆蓋率達23.5%。村域樹木品種100多種,包括女貞、銀杏、欒樹、紫薇、玉蘭、枇杷、黃楊、海桐、桂花、櫻花等喬灌木。村域水清岸潔,水體質量常年保持在Ⅰ-Ⅱ類。空氣質量為Ⅰ級,每立方厘米空氣中的負離子含量常年保持在6000以上,成為天……。 |
祁巷村位于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黃橋鎮南首,東接分界,南臨珊瑚。2001年,由東小湖、丁莊、周堡、祁巷四個自然村合并組建而成。轄25個村民小組,1498戶,5516人,F有黨員108名,中心戶長25名。耕地面積6341畝,養殖水面600畝。2013年,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20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889元,在全鎮年度目標管理考核中榮獲綜合一等獎。先后獲得“江蘇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蘇省現代農業示……。 |
白塔村:位于西渚鎮西部,緊臨云湖景區,橫山大覺寺的舊址座落在白塔,西與溧陽天目湖接壤,張戴公路穿村而過,面積7.6平方公里,村民小組38個,27個自然村,戶數929戶,人口2837人。白塔村文化資源豐富,歷史遺存眾多,既是“中國革命戲劇拓荒者”、“革命電影事業奠基人”、著名劇作家于伶的家鄉,也是星云大師祖庭白塔寺的原址所在地,這些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是白塔村的寶貴財富。村黨總支高度統一思想,堅持科學……。 |
大豐市大中鎮恒北村地處大豐市區城南新區南側,距離市區3.7公里。全村共有6個村民小組,780戶農戶,2108人。恒北村是果樹種植專業村,是全國最大的早酥梨商品生產基地之一。全村總面積4606畝,一級農田保護區4160畝,其中果園面積3800畝,占耕地面積的91.3%。2012年生產果品3萬噸,實現產值35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850元,其中果品收入達12500元。在全市率先啟動恒北新村建設,……。 |
顧莊社區位于如皋市區南郊,全村17個村民組,881戶,總人口3681人,總面積3458畝。全村家家栽種花木,戶戶蟠扎盆景,素有“花木之鄉”的美譽,先后榮獲“國家生態村”、“全國文明村鎮”、“全國綠色小康村”、“江蘇省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和“江蘇最美鄉村”等30多項國家級、省級榮譽稱號。近年來,圍繞打造集生產、生態、觀光、旅游于一體的更高水平小康村的工作目標,社區堅持發揮地域特色,重點發展驕人花木盆景……。 |
龍王村地處浙北地區,位于安吉縣上墅鄉南部,是天目山脈東北部一個典型的山村,距縣城25分鐘車程,東接江南天池景區,徒步大嶺古道半小時即可到達,南連董嶺浙北大峽谷,倚天目山自然屏風,西鑲報福鎮,北融靈峰度假區,彰顯畫里龍王。是2007年由原龍王殿、東塢、西塢村合并組成,距離杭州80公里,距離上海230公里,區域位置優越,山地山林資源豐富,境內有羅董線和龍董線縣道,交通較為便利,龍王村又地處龍王溪的源頭……。 |
青山相依、古樹庇佑、千年古寺、萬畝花田、一襲綠水悠悠環繞,這就是北侖區柴橋街道瑞巖社區。瑞巖,坐擁浙東西雙版納之稱的瑞巖國家森林公園、千年古寺——瑞巖寺、廣袤的花卉產業示范區,轄區由國家級生態村——河頭村、靈山秀水、古樹掩映——嶺下村、AAAA級景區——瑞巖景區組成。.……。 |
中余鄉冷塢村位于浦江縣西北部的中余鄉境內,全村現有農戶53戶,156人,農民人均純收入3746元。近年來先后實施了土地整理、村莊整治、康莊工程,交通便利、山青水秀、山林資源豐富。以種植茶葉、水稻、高山蔬菜等農產品為主導產業。先后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全縣“商行杯”創建文明和諧村競賽一等獎、全面小康建設示范村、文明村、衛生村、計劃生育全格村等榮譽稱號。……。 |
1)自然環境條件荊溪村整個村莊群山環抱,黛峰翠嶂,近可看爛柯山,遠可觀衢州最高峰水門尖(海拔1451.8米)。村內綠化主要以常綠闊葉林、針葉林為主,并種植有明顯浙西特征的毛竹、板栗等經濟林。農戶住房穿插其中,綠樹掩映。村內有著以消息、水田、塘地組成的水系環境,適于建設相應的水上景觀。村莊環境十分優美。(2)區位特點荊溪村地處仙霞山余脈的末端,距爛柯山核心景區僅0.5公里,東距衢州高級中學、石室魚莊……。 |
白雁坑村據傳,約250多年前,錢氏祖先路過此地,見山清水秀,土地肥沃,可安居樂業,就建宅定居.因當時坑邊白雁成群,故名白雁坑。白雁坑村在市區28公里處的西白山主峰北側,村周榧子成林,村西有條溪坑,向東北流至崗下。白雁坑一帶是會稽山革命根據地之一,有光榮的斗爭歷史。面積6.03平方公里。270戶,786人!。 |
新建社區位于干覽鎮西北,居山坳腹地,地勢低凹,三面環山,由黃沙、南洞、里陳三個自然村組成。成立于2004年12月,社區總面積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157畝,山林面積5613畝。社區共有農戶500戶,人口1588人,18個村民小組。社區有8個黨小組,正式黨員63人。社區環境優美,景色宜人,有定海第二高峰五雷山。社區水利資源豐富,水庫一座,山塘5只,社區主要河道——南洞大溪坑已經完成生態化建設。社區主……。 |
許村村7個村民組,413戶,1432人。耕地面積376畝,人均面積0.26畝,山場面積24100畝。 貧困大學生6人(許雙紅、朱慧君、朱冰蕊、許智遠、朱慧祥、朱慧芳),留守兒童48人,其中困難兒童6人(吳玲、吳婷、朱楊凱、許麗娟、朱亞雯、胡治青)。低保人口數52人,優撫1人,五保戶7人,其中低保戶應保未保10人,五保戶應保未保3人。我村重點工程:1.改廁工程 2.堰壩水毀工程(茶埠沖堰、王河堰、朱……。 |
邱山村地處柳坪鄉西北角與北浴、湖北蘄春、黃梅兩縣接壤。全村10個村民小組,435戶,1708人,國土面積5.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30畝,山場面積6200畝,人均收入2780元,主要以種植水稻、油菜、小麥、紅薯、馬鈴薯為主;林業產業有毛竹和茶葉;地下磷藏有大理石礦、滑石;有豐富的水資源和山場資源。村設總支共有黨員52人。村級班子共五人,村民代表30人,理財小組5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