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小鎮是廣東省森林城市建設的重要抓手,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宜居宜業美好家園的重要舉措。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印發的《廣東省林業廳關于大力推進森林小鎮建設的意見》(粵林〔2017〕75號)精神,經省級專家核驗組審查核驗,并征求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住房城鄉建設廳意見,省林業廳決定認定廣州市增城區派潭鎮等38個鎮(街道)為“廣東省森林小鎮”。 |
概況:派潭鎮地處珠江三角洲地區北端,是增城市北部最大的山區鎮,南距增城市中心28公里,距東莞60公里,西距從化市中心22公里,距廣州市70公里,東北面與龍門縣毗鄰。全鎮總面積289.5平方公里,2004年末人口76799人;轄34個行政村,一個居委會;鎮區面積1.5平方公里(規劃面積為14.38平方公里),城鎮常住人口8820多人,總戶數2210戶。交通:南面有增派(增城至派潭)二級公路,西面有派……。 |
歷史沿革:名稱起源于名叫余賓的牧童,相傳他8歲時牧牛,有特異功能,牛不能走出其劃定的圈吃草。據說他以后在此地“得成證果”。南宋慶元三年(1198)建成證果寺,發展為圩鎮,取名“證果”,后簡化為“正果”。明、清代為增城縣金牛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為第五區。1958年改稱正果人民公社(“0”期間改稱前進人民公社)。1983年撤社改稱正果區。1987年改稱鎮。地理位置:正果鎮位于增城市東北16公里,東……。 |
梯面鎮位于廣州市花都區北緣,在珠江三角洲2小時經濟圈內,東北與從化交界,西北與清遠市接壤,距廣州市區40分鐘車程,臨近空港,距廣州新國際機場僅十幾分鐘車程。全鎮共同8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萬人口。總面積91.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11.8萬畝,森林覆蓋率88%;年平均氣溫18℃,氣候宜人;森林資源、礦泉資源、地熱資源豐富。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擁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桫欏;區內山泉清洌,宜養大鯢(娃……。 |
黃閣鎮概況 全鎮常住人口約11500多戶,35600多人,外來人口16000多人。經滄海桑田,歷經演變,原是一片沖積平原的黃閣,變成一山三水六平原現鎮域面積70多平方公里,面向浩瀚的獅子洋和珠江出海口,毗鄰港澳,與東莞市隔江相望,是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珠海等城市群的中心和樞杻。鎮轄下14個村民委員會、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1 個農場。2007年上半年,我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7.3億元,同比增長4……。 |
梅沙街道地處深圳經濟特區東部,依山傍海,東臨大亞灣,西接鹽田港,北與龍崗區接壤,南與香港隔海相望,距市區25公里。街道轄區總面積16.8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20000余人,戶籍人口1164人,下轄大梅沙、濱海、小梅沙、東海岸四個社區和大梅沙、上坪、成坑、小梅沙4個村集體股份合作公司,區內有我市著名的大梅沙海濱公園、小梅沙海洋世界、小梅沙渡假村、東部華僑城大型生態旅游區等景點,“梅沙踏浪”被評為我……。 |
南澳街道,位于深圳市東部大鵬半島最南端,東臨大亞灣,西臨大鵬灣,三面環海,海岸線長達65公里,與香港隔海相望,距香港平洲島最短距離僅2海里。人口面積全街道總面積115.06平方公里,下轄9個社區居委,45個居民小組,總人口25094人,其中戶籍人口6858人。-概述南澳街道屬深圳二線龍崗區的范圍內的一個街道,可以在香港水域東北面東平洲東面對望。南澳同時是深圳保持著典型漁家古風的地區之一,有龍舟競渡……。 |
三灶鎮位于珠海西部的金灣區,三面環海,山青水秀,人杰地靈,是全國早期工人運動領袖林偉民的故鄉。全鎮面積96平方公里,現有常住人口2.6萬人,下轄4個行政村和3個社區居委會。改革開放前,三灶是一個偏遠的海島,供水、供電、道路、通信落后,從三灶到香洲要輾轉斗門、中山,行程兩三天。1989年,珠海市委、市政府實施西部開發戰略,將開發建設重點轉移到西部地區。 10多年來,投入了300多億元,建設了機場、港……。 |
縣府駐地。1952年建隆西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建后宅鎮。位于南澳島西部,面積29.1平方公里,人口3.9萬。南、西、北三面環海、水上交通便利。轄城南、城北、城東3個居委會和光明、西山、前埔程、城西、新鄉、永興、宮前(農)、南光、宮前(漁)、港畔(農)、港畔(漁)、山頂(漁)、山頂(農)、龍地(漁)、龍地(農)15個村委會。經濟以漁業為主,海上捕撈業與海水養殖業并舉,特產南澳“宅魷。有原……。 |
明城地處高明中部,區域優勢明顯,交通便捷,廣明高速和江肇高速在工業園區交匯貫通,中心城區和工業園區可以在5分鐘內分別進入兩大高速,到肇慶約半個小時,到廣州約1小時,到深圳約2小時。高明大道及合和大道呈東西走向貫穿全境,是貫通珠三角地區與粵西地區的重要通道,進一步突顯我鎮的區位優勢。明城轄區總面積186平方公里,下轄1個社區居委會和11個村委會,共15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6.2萬人,其中戶籍人口約4……。 |
南山鎮于2008年10月17日經省政府同意,省民政廳批復設立,由逕口華僑經濟區和六和村委會合并而成,位于佛山市三水區最北端,與肇慶市的四會市、清遠市的清新縣接壤。總面積為115.62平方公里,下設4個社區居委會和1個村民委員會,總常住人口2.7萬人,戶籍人口2.3萬人(含歸僑僑眷2432人)。南山鎮地理位置優越,對外交通便捷,大佛山交通網縱一路和珠外環貫鎮而過,距新白云國際機場、廣州火車站、三水港……。 |
九峰鎮位于廣東韶關樂昌市北部,總面積153.3平方公里,轄12個村委會,總人口2.1萬人,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受地形影響,具有明顯的山地氣候特征,夏、秋兩季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氣溫18.6℃,森林覆蓋率達63.8%。 九峰鎮東與五山鎮毗鄰,南與大源、北鄉接壤,西與兩江相連,北和湖南省汝城縣文明、盈洞、延壽三鄉鎮交界,距樂昌市區31公里。九峰鎮山清水秀,人杰地靈,境內群峰疊障,九峰有九個峰、九個仙:五……。 |
南雄市轄鎮。1958年屬衛星公社,后屬城郊公社,1960年更名帽子峰林業公社,1962年建鎮。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24公里。面積101平方公里,人口08萬。省道1950線過境。轄富竹、洞頭、坪山、上龍、梨村等5個管理區(村委會)。農業主產水稻、黃煙、大豆,經濟林果以白果、柑橘為多;活立木蓄積量384萬立方米,鄉鎮企業主要有竹木加工、食品加工、建筑材料等廠和電站。.……。 |
深渡水瑤族鄉位于東經114°44′12″,北緯24°50′03″,總面積147平方公里。西與曲江、沈所鎮交界,北與頓崗接壤,東到劉張家山林場,南與司前、隘子毗鄰,境內南高北低,清澈見底的清化河從南向北貫穿全鄉。大部分自然村分布在沿河的兩側,這里靠河邊建有咸寧閣墟,來往的人都必經一渡口。渡口水深數丈,故名深渡水。深渡水鄉在清朝咸豐年后屬守望鄉。1949年屬三區。1956年屬良口鄉。1958年屬紅旗人……。 |
康禾鎮位于河源北部,東徑115°11′41″,北緯23°41′20″屬河源市東源縣轄區中等鄉鎮。全鎮面積有230km2,分布有12個行政村,擁有人口2.3萬多人,全鎮黨員812人,在全鎮范圍內有硬底化水泥公路全面暢通,通訊電訊程電話設施良好,手機網絡全面覆蓋接收,有線電視轉射接收清晰,交通十分便利,距河源市區僅有55km,距紫金縣城有23.5km,距黃壙九龍崗接口有18km,距河龍高速公路黃田入口……。 |
金山街道是梅州市梅江區所轄。是根據省民政廳粵民區<2002>91號文精神,由原金山辦事處、東山辦事處、東郊鎮撤并而新設立的。于去年8月14日由區委宣布掛牌成立。轄區東界梅縣西陽鎮,西面與西郊辦事處相連接,南瀕臨梅江河,北臨梅縣城東鎮。總面積41平方公里,總戶數16590戶,總人口82041人,農業人口6553人,非農人口65488人。下轄10個居委會和10個村委會。辦事處址駐東郊盤龍橋側(原東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