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小鎮是廣東省森林城市建設的重要抓手,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宜居宜業美好家園的重要舉措。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印發的《廣東省林業廳關于大力推進森林小鎮建設的意見》(粵林〔2017〕75號)精神,經省級專家核驗組審查核驗,并征求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住房城鄉建設廳意見,省林業廳決定認定廣州市增城區派潭鎮等38個鎮(街道)為“廣東省森林小鎮”。 |
陽東縣東平鎮位于陽江市東南方,面臨南海,海岸線長50公里,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漁業資源豐富,素有南粵魚倉之稱。全鎮總面積131.5平方公里,轄有9個漁委會、10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總人口4.2萬人。東平鎮多次榮獲廣東省村鎮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廣東省衛生先進鎮、全國綠化先進鎮、全國群眾體育活動先進鎮等榮譽稱號。目前東平鎮又被定為省級中心鎮。東平鎮是廣東的漁業重鎮,擁有全國優良的一類群眾性漁港和國家二……。 |
春灣鎮位于漠陽江上游,是全市農業大鎮之一。全鎮農業人口51876人,總耕地面積53364畝,其中水(旱)田35867畝,旱地17497畝。山地面積211478畝,其中有林面積137826畝,林業資源豐富。我鎮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明顯,干濕分明,年平均22度,年降雨量2400毫米,年日照對數1700小時,具有水、熱、光同季特征,氣候宜人。我鎮水源充沛,土地肥沃,漠陽江及其支流貫通全鎮,還有中、小型水……。 |
錢排鎮位于信宜市東北部,距市區44公里,轄15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總面積204.5平方公里。 該鎮盛產水稻、玉米、蔬菜、三華李等,是省內目前面積最大、產量最高、質量最好、效益最高的三華李生產基地,享有“廣東三華李第一鎮”之稱;同時也是重要的反季節蔬菜生產基地。目前三華李種植面積達5萬畝,年產量1.5萬噸以上;反季節蔬菜年種植面積1.2萬畝以上。全鎮有山林22萬畝,木材蓄積量68萬立米。水力資源……。 |
根子鎮地處北亞熱帶,屬丘陵地帶,位于高州市東南部。全鎮總面積87平方公里,轄17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總人口68000人。該鎮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公路密度為5.6公里/平方公里,實現了村村通公路,是茂名市第一個實現鎮村公路硬底化的鄉鎮。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步伐,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形成了以果、菜、養殖為支柱的農業生產基地。全鎮水果總面積達8萬多畝,總產量3.8萬噸,產值1.9億元。荔枝種植有2……。 |
鳳凰鎮地處鼎湖區西北部,距鼎湖山風景區1.3公里,是鼎湖區唯一的山區鎮。全鎮面積145平方公里,其中山區面積16.95萬畝,轄九個管理區,人口1萬多。鎮內擁有豐富的旅游、林業和礦產資源。鎮轄山地宜林面積達九成多,九坑河水庫風光旖旎,是理想的度假、避暑休閑的旅游勝地,現已開發了一批生態旅游觀光項目。 該鎮資源工業發展較快,有桂皮加工、木器制品、粉末涂料等多家資源型企業,如美國商人投資3000多萬元獨……。 |
文祠鎮(Wéncí Zhèn)潮州市轄鎮。在市境北部。駐地清初建圩 ,并建文章祠,圩因祠名。1956年稱文祠鄉,1960年成立文祠公社,1987年建鎮。文祠鎮位于潮安縣東北部山 區,距離潮州市區12公里,轄22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總人口1.8萬人,總面積71.7平方公里。2002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0億元,農民人平收入2786元。 文祠鎮素有“水果之鄉”的美稱,水果種植歷史悠久。傳統盛……。 |
上饒鎮位于饒平北部,鎮域東、西、北三面環山,東與福建省交界,西與本省大埔縣接壤,南面 與本縣饒洋鎮相連,北面為上善鎮。全鎮面積52.67平方公里,有山地面積4萬多畝,耕地面積10670畝。總人口41865人,轄13個村民委員會及茂芝、壩上兩個居委會。糧食作物以稻谷、小麥、旱糧及蕃薯為主,經濟作物以茶葉、荔枝、龍眼、青梅、橄欖、蜜柚等為主。全鎮有大小水電站四座,裝機容量1253千瓦,年發電量250萬……。 |
潮安縣轄鎮。在潮安縣城庵埠西北41.9千米,西與豐順縣的茶背鄉毗鄰,北與豐順縣的隍鎮、東陽鄉接壤。面積90.5平方千米,人口13165人。轄1個居委會、17個管理區、29個自然村。鎮人民政府駐峙溪集鎮。1930年中國0鳳凰山區黨組織,在轄區內田螺湖村成立紅色政權,故名赤鳳。舊屬海陽縣登榮都。1914年后屬潮安縣登榮區,1930年屬榮意區。1950年屬潮安縣第三區、1954年屬十一區,1956年撤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