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省3A級景區村莊 |
大云鎮繆家村位于嘉善縣最南端、大云鎮東首,毗鄰平湖市鐘埭街道,嘉興市大橋鎮,距滬杭高速公路大云出口處1000米,境內平黎公路,善平公路縱橫貫穿全村,區位優勢明顯。全村區域面積642.6公頃,現有耕地面積4796畝,村民小組16個,農戶1039戶,戶籍人口3343人,外來人口2576多人,共有黨員138名,企業30家。2012年,全村共完成工農業總產值10.3億元,村級可支配資金達到1100萬元。通……。 |
紫金山村全村總面積4.46平方公里,總人口2503人。2011年村級集體可支配收入13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10300元。先后榮獲10年市級民主法治村、11年創先爭優先進集體等。 推薦理由:近年來,紫金山村黨總支全面推進農村思想道德建設、民主法制建設等,使全村群眾安居樂業,村級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健康穩定地發展。一是完善各項機制。加強村級領導班子隊伍建設,經常性開展學教活動;健全民主自治制度,完善……。 |
澉東村地處澉浦鎮的東南部,東臨杭州灣,南接澉浦集鎮,西和六里村相鄰,北靠秦山鎮,滬杭公路從中間穿過,交通便捷。全村總面積6.22平方公里,27個村民小組,總戶數975戶,人口:2995人。澉東村駐地為澉東村徐匠村188號。澉東村成立黨總支,黨員111名,村黨總支下設2個黨支部。村有專職村干部3名,村“兩委”班子成員3名,大學生村官1名。團員:13名,黨員中心戶8戶。耕地面積2111畝,農業生產主要……。 |
馬家蕩村位于乍浦鎮的東北面,區域面積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397畝。近年來,馬家蕩村全面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以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為底色,以改善人居環境為抓手,嚴把鄉村振興的質量和成色,先后獲得“浙江省AAA級景區村莊、浙江省衛生村、浙江省生態村、嘉興市科普示范村、嘉興市綠化示范村、嘉興市農機安全示范村”等多項榮譽。 2021年,馬家蕩村成為雨污分流試點村,進行相關雨污……。 |
吼山村吼山村地處紹興城郊,位于越城東大門,104國道向南1500米,秀麗的省級風景區吼山座落于村中心。全村地域面積1.9平方公里,共擁有7個自然村,總戶數569戶,常住人口1841人。全村擁有固定資產214萬元,年村級經濟收入45萬元。隨著旅游事業的快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推進,吼山村集體經濟的不斷壯大,2008年度村民均純收入突破萬元大關。先后獲得省級文明村、市級衛生村和市農家樂特色示范村等榮……。 |
上旺村位于紹興縣東南部,村域面積4.89平方公里,于2003年5月由上旺、巖里兩村合并而成。全村共439戶,1362人。現有農田526畝,竹山796畝,茶山800畝,山林3483畝。 上旺原為上王,由多個姓氏組成,各姓氏從瀝泗、保家山等地遷入,曾是“四周環山一條溪,荒山禿林無糧地,十戶人家九戶窮,挑腳抬轎做長工”的過路涼亭苦上王。五十年代后期,上旺村民在王金友的帶領下,以“八把山鋤創大業”的精神……。 |
諸葛山村由淡竹塢村和后倪村合并而成,因村中有海拔572米,位居紹興第三峰的諸葛山,故取名。2003年5月在村莊規模調整中,淡竹塢村和后倪村合并為諸葛山村。諸葛山村于2003年6月由淡竹塢、后倪二村合并而成。西距富盛鎮7公里,東與上虞市廣陵村接址,南靠諸葛山,三廣公路自西向東穿越村莊。 全村現有總人口1449人,485戶,設8個村民小組。有水田826畝,旱地107畝,竹山822畝,茶山620畝,柴山……。 |
位于村口河壩之內,因為三面環山老百姓稱壩里頭,又在壩口村里面,故名。1949年成立村級農委組織。1958年公社體制成立東陳中心大隊、桐梧大隊、岙底大隊。隸屬東湖區鳳鳴片。1984年改稱為村民委員會。2007年7月桐梧村、東陳村、岙底村三村合并為壩內村,隸屬越城區東湖鎮。2008年5月行政區劃調整為越城區皋埠鎮。壩內村壩內村位于越城東大門,村莊三面環山,依山傍水,風景秀美,擁有豐富的山林、石料資源。……。 |
湖塘街道香林村位于紹興縣西南部,全村590戶,人口1800余人,現有耕地620畝,山林5300畝,是一個山區村。本村村級經常性收入100多萬元,人均收入1萬余元。 近年來,本村按照“千村示范、萬村整治”的要求,致力于“物質、精神、政治、生態”四個文明建設。特別是近三年來,該村投入50余萬元,對村內道路進行了硬化,總硬化面積13000余平方;投資20萬元,新建300噸水池一只,并對全村自來水進行……。 |
“百花齊放春滿園”,“棠棣無處不逢花”。棠棣村位于柯橋區漓渚鎮西北首,是一個以花聞名、以花致富的小山村。2003年由劉家村、頭社村、二社村合并而成,全村總面積2.91平方公里,轄8個村民小組,480戶1509人,黨員62名。現有耕地面積716畝,生態公益林、綠化苗木等經濟作物林1936畝。2014年村民人均收入超過5萬元。棠棣人以勵志文化、鄉賢文化,蘭文化精神為原動力,大力發展以蘭花為特色、綠化苗……。 |
東村位于王壇鎮西部,離紹興市區35公里,處于風景秀麗的小舜江上游;緊鄰嵊州,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極其便利。東村由東村、蔡岙、刀坑三個自然村合并組成,共有農戶320戶,人口992人。全村總面積4.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952畝,青梅5000多畝,山林資源豐富,2006年農民人均收入7260元。王壇鎮東村香雪梅海農業觀光園集生態、高效、觀光旅游產業于一體,被認定為浙江省林業觀光園,紹興市十佳森林休閑園,紹……。 |
平水鎮王化村由原王化、寺前、五一、長塘頭四個自然村合并而成,地域面積11.391平方公里,與上虞湯浦鎮、紹興縣王壇鎮、富盛鎮相毗鄰,系小舜江水源之一。全村830戶,人口2365人。設黨支部一個,黨員100名,2008年村可支配收入22.9萬元,村民人均凈收入9254元,個私企業10家,主要以服裝、五金、紡織為主,年銷售收入1498萬元。全村有耕地1840畝,其中水田1125畝,旱地715畝,山林面……。 |
稽東鎮冢斜村位于紹興縣南部山區,地處省道紹甘線與縣道車竹線的交接處,其東、南毗鄰紹興縣王壇鎮南岸村,西、北與本鎮車頭村接壤,距紹興市區32公里,東接王壇鎮,南界嵊州市與諸暨市壤,北與平水鎮毗鄰。位于會稽山脈南麓的冢斜古村四周環山,北有秦望山南的大龍山,西有象鼻山,南有轟溪山,小舜江北溪從村北來,環繞村東而去,山青水秀,風景優雅。冢斜古村南北長約150米,東西長約400米,村域面積3.82平方公里。……。 |
2000年,紹興縣城遷址柯橋,為加快新縣城的建設步伐,合理緊湊利用縣城周圍大量分散的農村宅基地,正確處理柯巖風景區的開發建設與城市建設的關系,有效提升縣城品位,加快我縣農村城市化進程,“柯巖·新未莊”應允而生。新未莊位于柯巖風景區東側,紹興縣南隅,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優越。2000年,紹興縣縣城遷址柯橋,為加快新縣城的建設步伐,合理緊湊地利用縣城周圍大量分散的農村宅基地,支持柯巖風景區的開發建設,統……。 |
2003年5月,行政村規模調整,同康、桃紅、陶家山三村合并,建新同康村。民國時期,村屬平水區云西鄉第一保(同康),第三保(桃紅、陶家山),1950年6月,屬平水區桃紅鄉,1956年3月屬平水區橫溪鄉,1958年10月,屬平水人民公社桃紅大隊,1961年屬桃紅管理區,1961年9月,以鄉建社,公社以下設大隊,恢復區建制,時屬平水江公社同康大隊、桃紅大隊、陶家山大隊,1983年10月,撤消人民公社,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