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壽夏屬漆國,商、周時為周的先祖公劉、太王封地,屬豳國。春秋戰國時屬秦。西漢初年開始建縣,時名漆縣,屬雍國,先后隸屬中地郡、內史地、右內史、右扶風郡。新莽時改漆縣為漆治。東漢時恢復漆縣,隸屬右扶風、新平郡。三國時縣境屬魏,改屬扶風郡。北魏時縣境北部屬白土縣,西、南部屬好、漠西縣,東部屬溫秀縣。西魏大統十四年(548)于廣壽塬(今渠子鄉永壽坊村一帶)建廣壽縣,先后隸屬徑州、南豳州、豳州。北周明帝二……。 |
留壩縣地處秦嶺南麓腹地,陜西省西南、漢中市北部,全縣總面積1970平方公里,轄7個鎮、1個街道辦事處,75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4.7萬。屬亞熱帶北緣山區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日照1650小時,年降雨量為840毫米,平均氣溫11.6℃,無霜期為214天。境內生物資源得天獨厚,森林覆蓋率達90.8%,林木綠化率達92.97%,居西北前列,是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重要……。 |
鎮坪縣位于陜西省安康市東南,大巴山北側腹地,東經109°11′--109°38′,北緯31°42′--32°13′,與湖北、重慶交界,有雞鳴一聲聽三省之喻,是著名的小三峽大寧河發源地之一,距小三峽旅游始發點60公里;地處巴山北麓,屬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境內最高點海拔2917米,最低點海拔540米,縣城海拔940米,總面積1503平方公里。【行政區劃】鎮坪縣轄4個鎮、6個鄉:城關鎮、曾家鎮、牛頭店鎮、……。 |
勉縣位于陜西省南部,漢中盆地西端,北依秦嶺,南垣巴山,居川、陜、甘要沖。全縣轄25個鄉鎮,242個行政村,總人口42.9萬,總面積2406平方公里。勉縣轄17個鎮、8個鄉:勉陽鎮、武侯鎮、周家山鎮、同溝寺鎮、黃沙鎮、新街子鎮、老道寺鎮、褒城鎮、長林鎮、金泉鎮、定軍山鎮、溫泉鎮、元墩鎮、阜川鎮、新鋪鎮、青羊驛鎮、茶店鎮、二道河鄉、鎮川鄉、小河廟鄉、漆樹壩鄉、土關鋪鄉、小砭河鄉、長溝河鄉、張家河鄉!。 |
寧強位于陜西省西南角、漢中西部,介于東經105°21′10″—106°35′18″、北緯32°37′06″—33°12′42″之間,地界三省、毗鄰八縣,東鄰勉縣、南鄭縣,南接四川的朝天區、旺蒼縣、青川縣,西連甘肅的康縣、武都區,北與略陽縣相連。全縣總面積3246.8平方公里,常用耕地面積31萬畝,其中水田6.6萬畝。總人口33.96萬人,其中農業人j口30.55萬人,有回族、蒙古族、苗族、藏族、……。 |
丹鳳縣位于陜西省東南部,秦嶺東段南麓,因縣城襟帶丹江、背依鳳冠山而得名。處于北緯33°21′32″至33°57′4″、東經110°7′49″至110°49′33″之間,東西長62.1公里,南北寬65.5公里,總面積2438平方公里,縣城距省會西安160公里,“312”國道、西合鐵路和滬陜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全縣轄11個鎮、1個街道辦事處、157個村(社區)、182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0.9萬人,其……。 |
佛坪縣地處中國自然地理之南北分界線的秦嶺南麓,位于陜西省漢中市東北部,東接安康市寧陜縣、石泉縣,北臨西安市周至縣和寶雞市太白縣,西南連洋縣,距漢中150公里、西安200公里。古有儻駱、子午道,今有108國道和西漢高速公路穿越縣境。全縣人口3.5萬,總面積1279平方公里。佛坪是“大熊貓的故鄉”和“中國山茱萸之鄉”。佛坪縣轄2個鎮、7個鄉:袁家莊鎮、陳家壩鎮、長角壩鄉、西岔河鄉、十畝地鄉、大河壩鄉……。 |
吳堡縣位于陜西省東北部,榆林市東南部。北靠佳縣,西接綏德,東南瀕臨黃河,與山西省臨縣、柳林、中陽相望。南北長30.4千米,東西寬26.8千米,總面積428平方千米?側丝8萬人(2004年)?h人民政府駐宋家川鎮,郵編:718200。行政區劃代碼:610829。區號:0912。拼音:WubuXian。行政區劃吳堡縣轄4個鎮、4個鄉:宋家川鎮、辛家溝鎮、郭家溝鎮、寇家塬鎮、張家山鄉、岔上鄉、丁家灣鄉……。 |
平涼市崆峒區位于甘肅省東部,六盤山東麓,涇河上游的隴東黃土高原腹部,位于東經106°25′——107°21′北緯35°12′——35°45′之間。東臨涇川,南依華亭、崇信,西與寧夏回族自治區涇源、固原接壤,北與彭陽、鎮原毗鄰。在歷史上為絲綢古道西進北上甘涼的第一座關隘重鎮,亦為陜甘寧三省交通要塞和隴東傳統商品集散地,素有“旱碼頭”之稱。已崆峒山而文明于全國.現為平涼市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 |
西和縣位于甘肅省東南部,西漢水上游?偯娣e1861平方千米?側丝39萬人(2004年)。縣人民政府駐漢源鎮,郵編:742100。代碼:621225。區號:0939。拼音:XiheXian。行政區劃西和縣轄6個鎮、14個鄉:漢源鎮、長道鎮、何壩鎮、姜席鎮、石峽鎮、洛峪鎮、石堡鄉、西峪鄉、蘇合鄉、盧河鄉、興隆鄉、稍峪鄉、馬元鄉、曬經鄉、十里鄉、大橋鄉、蒿林鄉、太石河鄉、六巷鄉、西高山鄉。西和縣。周為……。 |
臨夏市地處黃河上游,平均海拔1800米,距省會蘭州150公里,為甘肅省西南部中心城市,是臨夏回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和全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史稱枹罕、河州,素有“茶馬互市”、西部“旱碼頭”和“河湟雄鎮”之稱,享有“花兒之鄉”、“彩陶之鄉”和“牡丹之鄉”的美譽。區域總面積88.6平方公里,轄4個鎮41個行政村,6個街道辦事處27個社區;總人口25萬,其中以回族為主的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51.4%;城鎮……。 |
隴西縣位于甘肅省東南部,定西地區中部,渭河上游,東接通渭縣,南連武山、漳縣,西鄰渭源縣,北靠定西市,東西寬52公里,南北長46公里,總面積2408平方公里。轄10個鎮,15個鄉,280個村,24個居委會,167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8.7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99萬人,農業人口42.76萬人,人口密度203人/平方公里,居住著漢、回等12個民族。全縣已實現了整體基本解決溫飽的目標,農村貧困面……。 |
清水縣位于甘肅省東南,天水市東北,東界陜西省隴縣、寶雞市,南連天水市麥積區,西接秦安縣,北鄰張家川回族自治縣,距隴海鐵路天水站40公里。全縣總面積2012平方公里。介于北緯34°32′至34°58′、東經105°45′至106°30′之間,東西長66公里,南北寬47公里,F轄6鎮12鄉、260個行政村、112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1.26萬人?h人民政府駐永清鎮,郵編:741400。代碼:620……。 |
卓尼縣地處青藏高原東部,甘肅省南部,甘南州的東南部,東接岷縣、漳縣,北靠渭源、康樂、和政,南鄰迭部、四川省若爾蓋縣,西通合作、碌曲,中部與臨潭縣插花環接。全縣總土地面積5419.66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介于東經102°40′-104°02′,北緯34°10′-35°10′。東西長115公里,跨徑1°22′,南北寬113公里,跨緯1°,海拔2000-4920米,縣城海拔2540米,年均溫4.6℃,麻路……。 |
皋蘭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為絲路重鎮,隴西要沖。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有先民在此狩獵、放牧制陶,繁衍生息。春秋戰國時為羌戎之地,秦統一中國后歸秦。西漢時屬金城郡,首置金城縣。西、北魏與北周時屬子城縣,子城縣為金城郡治所在。隋初,屬蘭州總管府,廢府復郡后,仍屬金城郡金城縣。唐屬蘭泉縣,既現蘭州市區所在,亦為金城郡治。唐后期與五代時,為吐蕃轄地。宋、金、元、明均屬蘭州。至清代乾隆三年(1738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