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根據《省環委會辦公室關于開展2018年度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省級生態鄉鎮、生態村申報工作的通知》要求,經認真評估和審核,擬命名武漢市江夏區紙坊街等60個鄉鎮和武漢市梁子湖風景區南咀村等594個村為湖北省2018年度省級生態鄉鎮、生態村。 |
港尖生產隊村是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金水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20115008200。 |
由十個自然灣聯合起來,不斷壯大,前途光明。1956年,取名前途農業社;1958年,改前途大隊;1971年,與躍進大隊合并;1979年,與躍進大隊分開,仍用原名,屬武昌縣山坡人民公社;1983年撤社建鄉,賀站片從山坡鄉分離,成立了賀站鄉,前途大隊更名為前途村,屬賀站鄉;1986年,賀站鄉改鎮,屬賀站鎮;2001年鄉鎮體制后,賀站鎮并入山坡鄉,屬山坡鄉;2011年撤鄉設街,山坡鄉改為山坡街道,前途村屬……。 |
大咀村是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山坡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20115010240。 |
“民主”意為人民當家做主。1958年成立公社時,土地堂以民主鄉得名民主管理區,民主鄉演變為民主、民主一、民主二大隊;1971年撤區并社時,民主、民主一合并,改為民主大隊;1981年屬土地堂公社管轄;1983年撤社建鄉,改為民主村,屬土地堂鄉管轄;2001年機構合并,土地堂鄉并入烏龍泉街道,屬烏龍泉街道管轄至今。民主村……。 |
三合村村名由青山大隊和綠水大隊及洪灣大隊三個大隊合并而成,其中洪灣大隊有一組、九組和十組這三個村民小組合并,其他小組還是現在洪灣村。1952年屬山坡區新屋洪鄉;1958年成立公社時,改為綠水大隊,屬山坡區新建管理區;1971年撤區并社,改為洪灣大隊,屬土地堂公社;1977年與洪灣分開成立三合大隊,屬山坡公社管轄;1979年又劃歸土地堂公社;1983年撤社建鄉,改為三合村,并成立三合村村民委員會,屬……。 |
清朝年間,鐵錦山有名勝古跡“三臺、八景、九廟、一庵”,“一庵”即為白衣庵,位于區域內。1953年土地改革時成立互助組,合作社;1956年2月至1958年7月,現在的白衣庵村7、8組,前湖村4、5組,白馬頭村7組為聯樂大隊,行政屬湖北省農科院管轄;1958年8月至1964年9月與現在的白馬頭村分開,劃歸永樂大隊;1970年12月行政屬賀嶺公社管轄;1971年1月至1988年3月為范湖鄉賀嶺大隊;19……。 |
“艾嶺”指艾家嶺灣,此灣地勢較高,從原胡家嶺大隊分出后,村民委員會設在此灣。艾嶺村,1956年建立和平鄉國光社;1958年建立金水公社七一大隊;1962年為金水人民公社東風大隊;1971年紅旗大隊并入東風大隊;1983年更名為胡家嶺村,屬金水鄉管轄;1991年2月胡家嶺村分為胡嶺村、艾嶺村、三湖村三個村;2001年5月范湖鄉、金水鄉、金口街道(原金口鎮)合并為金口街道,屬金口街道管轄至今。艾嶺村……。 |
“合心”取“齊心合力”之意。1957年由星火社、擴建社和鳳凰社的一部分成立為合心大隊,屬新窯公社;1970年,涉湖大隊合并到合心大隊;1980年原涉湖大隊劃出,仍用原名,屬安山公社;1983年撤社建鄉,更名為合心村并成立合心村民委員會,屬安山鄉;1986年撤鄉建鎮,屬安山鎮;2011年撤鎮設街道后,屬安山街道管轄至今。合心村……。 |
因為靠近金水河,地處金水河沿岸,故得名沿河村。1951年為菱米五組、屬菱米鄉;1957年為菱米五大隊,屬菱米公社;1971年菱米五與菱米四大隊合并為斧山大隊;1979年斧山大隊一分為二,設立斧山大隊和沿河大隊,屬法泗公社;1983年撤社建鄉,設立沿河村民委員會;1986年,屬法泗鄉;1987年,屬法泗鎮;2012年3月至今屬法泗街道管轄。沿河村……。 |
“何”意為該地何姓人家居多,“堰”即池塘。解放前何堰屬何堰鄉公所;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何堰鄉何堰大隊;1971年撤區并社時與均堡大隊合并,取名為何堰大隊;1979年與原均堡大隊分離,仍叫何堰大隊;1980年屬湖泗人民公社;1983年撤社建鄉時更名為何堰村,屬湖泗鄉;1988年撤鄉建鎮時屬湖泗鎮;2012年屬湖泗街道管轄至今。何堰村……。 |
張橋村是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湖泗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20115015204。 |
徐河流經此村,且此河較為出名,故取名徐河村。1955年分別為星星一、二、三、四大隊,1958年合并為星星大隊,屬湖泗指導組轄聯盟鄉;1961年屬徐河人民公社,1963年改為徐河大隊;1971年易林大隊、光明大隊并入徐河大隊,1973年屬舒安公社;1979年,原易林大隊又從徐河大隊劃出;1983年撤隊改村,更名為徐河村,屬舒安鄉;2012年,屬舒安街道管轄至今。徐河村……。 |
該地以前有李姓村民在此開店。1956年成立聯盟農業合作社,屬五里界指導組;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將原明星、聯盟合并為聯盟大隊,屬五里界人民公社;1964年原明星從聯盟中分出,原聯盟改為孟家河大隊,原明星改為李家店大隊,屬五里界區;1971年將兩個大隊合并仍取名聯盟大隊,屬五里界公社;1980年改名為李家店大隊,屬五里界公社;1983年撤社建鄉,李家店大隊改名為李家店村并成立李家店村民委員會,屬五……。 |
居民點以孫姓為主,早前有很多做生意的人在此往來。1972年屬五里界公社;1983年撤社建鄉,原群益大隊一分為二,成立了群益村和孫家店村,孫家店村屬五里界鄉;1987年屬五里界鎮;2007年屬五里界街道管轄至今。孫家店村……。 |
“群樂”希望廣大群眾,共同快樂之意。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縣為4鄉,所轄地段屬黃陂縣崇義鄉,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全縣設6區,所轄地段屬黃陂縣四區,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全縣設四區,所轄地段屬黃陂縣四區,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全縣劃分鄉鎮,所轄地段屬黃陂縣尚武鄉,1949年所轄地段屬黃陂縣張家店區光復鄉,1952年所轄地段屬十四區土廟鄉,1955年為群建合作社歸祁家灣區土廟鄉管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