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根據《省環委會辦公室關于開展2018年度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省級生態鄉鎮、生態村申報工作的通知》要求,經認真評估和審核,擬命名武漢市江夏區紙坊街等60個鄉鎮和武漢市梁子湖風景區南咀村等594個村為湖北省2018年度省級生態鄉鎮、生態村。 |
以河流名命名。有一條主河流名為大谷峪溝,由此得名“大谷峪”。光緒三十四年所轄區域隸屬廣智區大小谷峪村。民國初年沿用清制。1930年所轄區域隸屬3區盛康。1936年所轄區域隸屬3區白水峪鄉。1951年隸屬龍灘區大谷峪鄉。1956年成立高級社以對稱性得名中心社,為龍灘鄉管轄。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改稱為中心大隊,歸新生活人民公社龍灘管理區管轄。1961年歸盛康區龍灘公社管轄。1975年撤區并社歸龍……。 |
1931年10月初,谷城縣蘇維埃政府在薤山建立,下設28個鄉蘇維埃政府。谷城解放初期,為紀念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將薤山角下的茅草嶺命名為“蘇區村”。其后,多數谷城地名大多雖有更名,但蘇區村名稱一直沿用到現在。光緒三十四年所轄區域隸屬廣智區溫坪村。民國初期沿用清制。1936年所轄區域隸屬3區溫坪鄉。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設立本村,隸屬6區。1956年成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時命名為蘇區社,為縣轄溫坪鄉……。 |
白家堰村位于石花鎮西南角,是中國南避暑山莊——大薤山腳下一個革命老區村,距鎮區9公里,222省道穿村而過,村轄4個村民小組,234戶,836人,現有勞動力506人。總版土面積9600畝,其中有林面積3600畝,耕地面積590畝,村內有水泥石、硅石等礦產資源。村民享受新型合作醫療100%,城鄉居民新型養老保險參保率達95%以上,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完善。……。 |
襄陽市谷城縣石花鎮翠花鋪村地處石花鎮以南5公里處,東與盛康鎮接壤、南與南河鎮接壤、西與本鎮的蒼峪村交界、北與本鎮小坦山村毗鄰,是一個交通便利的丘陵村。全村版圖面積7192畝,其中耕地面積1460畝、山場面積4800余畝。翠花鋪村現有8個村民小組,退休村干部7人,在職村干部5人,聘請小組組長2人。全村現有347戶,1247人,勞力849人。2014年人均純收入10100元。今年來,翠花鋪村緊緊圍繞建……。 |
熊家崗村位于五山鎮東部,東連席家埡村,南接躍進林場、四棵樹村,西鄰何家灣村、四棵樹村,北與謝灣社區隔河相望。全村版土面積5.0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980畝,林地面積2940畝,茶園面積450畝,全村共838戶,3363人,其中,國家南水北調丹江口市移民20戶94人。熊家崗村地處石花至堰河生態旅游線路節點,落戶有石酒公司生態白酒第一莊園。莊園需要良好的生態環境,生態環境建設離不開企業的支持,村企共……。 |
明朝年間,此地形成村落。位于東西走向的兩邊群山之間,沖中有一條小溪,溪水四季長流,南北皆為高山,因獨特的地理形狀被稱為“大沖”。大沖村居民以曾姓,劉姓、程姓、張姓和王姓為主。明朝年間,漢漢江兩岸發大水鬧瘟疫,幾乎無人,朝廷強行從江西移民,將曾姓,劉姓、程姓、張姓等落戶于此,形成村落。明清時期屬宜城縣。1945年屬自忠縣;1949年1月宜城全境解放,同年5月恢復宜城縣,屬宜城縣朱市鄉;1956年3月……。 |
解放初期歸大沖公社。1958年改為共同大隊。1972年大沖公社劃歸太平店鎮。1984年后更名為王堤村至今。高田村位于太平店鎮中心,屬于樊城經濟開發區中心地段,地理位置優越,緊鄰漢渝鐵路及“316”國道。全村版圖面積2200畝,轄7個村民小組、共527戶、1879人,現有耕地1344畝(其中水田926畝)。村兩委班子成員4人,其中婦女干部一名,7個黨小組,黨員48人。……。 |
枝城鎮官坪村位于枝城鎮東南方8公路處、焦枝鐵路、九洋公路橫貫全村,官坪村由孔家沖、石馬、官坪合并而成。版圖面積8.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753畝,山林面積5100畝。人口現狀:全村轄10個村民小組592戶,2109人,外出務工420人,空巢老人10人,留守兒童5人,在冊低保戶85戶113人,五保戶19人。村級組織:村黨總支部班子成員3人,黨員76人,其中入黨積極份子2人,村民委員會班子成員3人,村……。 |
松木坪鎮廟河村,位于松木坪鎮西南端。村委會駐地壇子口(二組),距宜都縣城38公里,周邊與本鎮茶元寺村、松木坪村、雙井寺村、枝城鎮紙坊沖村、水井坪村接壤。全村版圖面積14.2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2.5公頃,林地986.6公頃,森林覆蓋率69%,地勢西高東低,平均海撥近400米,西部最高800米,東部最低230米。廟河村氣候溫和,交通便利,礦產資源豐富。人口現狀:全村轄8個村民小組共628戶人口2……。 |
龍口子村位于宜都市五眼泉鎮的東面,座落于青秀的石羊山腳下,美麗的漁洋河伴村而過,與姚家店鎮的夜挖池村隔河相望,新擴建的陸漁公路穿村而行。全村下設五個村民小組,545戶,1662人,其中男844人,女818人。版圖面積8.71平方公里,林地6801畝,耕地面積2200畝,其中:旱田1145畝,水田1055畝。現已發展柑桔1000畝,茶葉700畝,年出欄生豬4400頭,山羊1300只。全村現有有中-員……。 |
五眼泉鎮望佛橋村,地處五眼泉鎮西部,村委會地屬于望佛橋村一組,距縣城31公里,東、北與拖溪交界,南與望洲坪村接壤,本與長陽磨市鎮接壤,歷史源遠流長,現有宜都市唯一保持完好的木質廊橋——望佛橋,相傳是前輩為進梁山拜佛方便過河修建而成,因此而得名望佛橋。人口現狀:全村轄5個村民小組320戶1036人,外出務工73人,空巢老人25人,留守兒童13人,建卡貧困戶61戶145人,其中農村低保戶33戶72人,……。 |
宜都市姚家店鎮楓相樹村位于長江中游南岸,宜華一級路、紅東公路、五宜大道貫穿境內,村委會距市政府所在地3公里,山青水秀、人杰地靈、資源豐富,楓相樹村由原楓相樹村與龍潭沖村合并而成,版圖面積5.22平方公里,轄5個村民小組,733個農戶,2185人。設黨總支1個,支部2個,共有黨員109個。有村干部6人,其中后備干部2名。今年來,楓相樹村以“揚區位優勢,建城郊新村”為發展目標,扎實推進十個全覆蓋建設,……。 |
楊家畈村地處紅花套集鎮中心地帶,瀕臨長江黃金水道,水陸交通十分便利,版圖面積20.2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199畝,全村轄8個村民小組,共1577戶,4259人,其中黨員154名。近幾年來,我們在鎮委、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抓住新農村建設試點村的良好機遇,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潔、鄉風文明、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團結帶領全村黨員群眾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新農村建設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20……。 |
沈家沖村位于潘家灣土家族鄉西部,東與潘家灣村交界,南與王家鄉隔河相望,西與栗樹垴接壤,北與呂家坳相鄰,距潘家灣鄉區域位置而言,沈家沖地勢比較平坦,資源豐富,全村版圖面積9.07平方公里。人口現狀:轄區5個村民小組,全村人口1358人,經濟總收入1533萬元,人均純收入5322元,耕地面積1478畝,山林5565畝,茶葉種植面積2100畝,退耕還林566畝,2012年糧食產量794噸,油料作物產量9……。 |
白鴨垴村位于高壩洲鎮電站左岸,地處高壩洲鎮西南部,由原石場坡、白鴨垴、咼家沖、蔡家河四個村合并而成,東北與本鎮天平山、宋山沖、青林寺村接壤,西南緊靠清江。滔滔江水流經白鴨垴村境內的原蔡家河、石場坡、白鴨垴村,對白鴨垴村形成大半個包圍圈。境內有斗笠山大型溶洞群,與村相鄰的南有大壩景區、清江水上樂園,北有宋山森林公園、國際高爾夫球場等風景區。全村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國土面積23.2平方公里,耕地2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