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點推薦 > 2018年度江蘇省“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8]
2018年度江蘇省“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8]
為進一步推動全省農業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根據《全省大力發展農業農村電子商務全面推進“一村一品一店”建設行動計劃(2017-2020年)》(蘇政辦發〔2017〕112號)及《全省“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創建方案》(蘇農信〔2017〕15號)部署,在自愿申報的基礎上,經市縣農業部門逐級審核、篩選、推薦,省農業農村廳組織有關專家評審,將2018年度全省“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名單予以公示。 |
琵琶墩村地處鄒區鎮的西面,南鄰常金線,北與丹陽交界,人杰地靈環境優美,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優越。區域范圍4.9平方公里,3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516,總戶數1196戶,近幾年來村支部、村委在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幾年的勵精圖治、艱苦奮斗,已初具社會主義新農村景象。目前全村工業企業以江蘇江蘇環球龍圣環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為首,工業產值突飛猛進,2010年實現工業產值1.5億元。全村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均……。 |
常北社區簡介 常北社區位于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東北部,與長江相鄰,總面積5.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330.5畝。社區下轄20個居民小組,總戶數980戶,總人口2878人,黨總支下轄5個黨支部,黨員100名。社區服務中心占地2500多平方米,2007年又新建6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便民服務區。 社區經濟以發展農業為主。近年來,社區先后成立了惠民專業合作社、農機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同時作為牽頭單位,……。 |
東山村簡介東山村,坐落在全國聞名的衛生文明城市張家港市,在保稅區(金港鎮)南部、南沙辦事處駐地。因地處香山東麓,故名“東山村”。本村區位優勢明顯,距區鎮2.5公里,交通便利,江海路貫穿村西側,南接江陰周莊鎮,北通港區接長江邊糧油碼頭,張楊公路橫穿村北側,張家港運河在其東側,與蘇州、江陰、張家港、常熟等名城都不超過一個小時車程。全村占地面積3.21平方公里,下轄19個村民小組,共929戶,固定人口3……。 |
封莊村情簡介金港鎮封莊村由原封莊村與曹場巷村在2004年合并而成,位于金港鎮后塍辦事處西側,西鄰規劃中的濱江新城核心區,北接張家港保稅港區,338省道、中華路穿村而過,區位優勢得天獨厚。全村面積3.58平方公里,有17個自然村,34個村民小組,其中戶籍人口4380人,流動人口約1800人。全村建有1個黨總支委員會,下轄6個黨支部,即北片黨支部、南片黨支部、鑫達金屬黨支部、潤熙紡織黨支部、佳正塑料黨……。 |
張家港市錦豐鎮光明村由原光明、欣隆兩村合并而成。該村現有總人口3073人,共有31個村民小組,農戶1224戶。該村設立黨總支,下轄2個黨支部,共有黨員114名。地理位置位于錦豐鎮西部,東臨福利村,南連南港村,西鄰大新鎮,北為浦項工業園,全村總面積3.57平方公里,耕地2700畝。現有標準型廠房8800平方米,并建成規模達500余畝的綠色水果基地。目前落戶村里的個私企業有13家,涉及鍋爐備件、五金工……。 |
華夏第一鋼村永聯村,1970年由長江邊近700畝蘆葦灘圍墾成陸建成村莊,曾經是張家港市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經濟最落后的村子。改革開放以來,永聯村依靠黨的農村政策和“敢破敢立、自強不息、團結奉獻、實干爭先”的永聯精神,堅持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抓住各種發展機遇,歷經以工興村、軋鋼富村、并隊擴村、煉鋼強村等發展階段,現已成為蘇南地區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經濟實力最強的行政村之一,2007年村級可支配收入達……。 |
因位于楊舍城區西部而得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屬楊舍鎮城西、城北、城南村,斜橋鄉一、九村。人民公社化時期屬楊舍公社二、八大隊。1962年3月,從楊舍公社二大隊劃出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生產隊建立城西大隊。1980年地名普查時,第八大隊改為河南廟大隊。1983年,城西大隊改為城西村、河南廟大隊改為河南廟村。屬楊舍鄉。1986年12月,隨楊舍鄉并入楊舍鎮。1988年8月,小河壩村的謝巷、七房莊兩……。 |
因位于勤豐集鎮而得名。2006年6月,設立勤豐社區居民委員會。勤豐社區……。 |
因轄區內的古集鎮陸家市而得名。1957年,歸徐市鄉。1958年,為徐市人民公社第十一、十二大隊。1962年,從兩個大隊中劃出部分和原智林村、陸市村部分合并建第十八大隊。1982年,第十一大隊改為七坊大隊,第十二大隊改為陸市大隊,第十八大隊改為楊村大隊。1983年改為七坊村、陸市村、楊村村。1999年,楊村村并入陸市村。2003年,七坊村并入陸市村。陸市村:位于董浜鎮西北,東與黃石村接壤,南與智林村……。 |
因轄區內的旗桿里而得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分屬支塘區楊塘鄉、里睦鄉、徐市鄉。1956年并屬吳市區徐市鄉。1958年分屬徐市人民公社第八、九大隊。1969年,第九大隊調整分劃為第十六、十九大隊。1982年第八大隊改為沈巷大隊,第十六大隊改為旗桿大隊,第十九大隊改為善圩大隊。1983年改為善圩村、旗桿村、沈巷村。1999年,善圩村與旗桿村合并為旗桿村。2004年沈巷村并入旗桿村。旗桿村:位于徐市集……。 |
本村地處虞山鎮南大門,和辛莊鎮交界,緊靠蘇常公路和錫太公路,辛安塘依東岸流淌,北連湖鶴村,西為三星村。 本村由原碓坊、戴浜兩個村于1999年10月份合并而成,取名長瑞村。2012年底,全村共有604戶,2035人,耕地面積1574畝。2012年可用財力達283萬元,人均收入22547元。本村以紡織、服裝個體私營企業為主,全村大小企業9家,總產值超三億元,原金星化工土地經過重新整合,年增加收入100……。 |
因盛產蘆葦,舊名羅家草蕩,曾設蘆蕩鄉(小鄉),故名。1958年,成立橫涇人民公社草蕩、三家大隊。1966年,草蕩大隊改為蘆蕩大隊。1981年,蘆蕩大隊改為草蕩大隊。1983年,草蕩大隊改為草蕩村、三家大隊改為三家村。1999年,草蕩村、三家村合并為蘆蕩村。蘆蕩村:位于沙家浜鎮的最南端,南面與相城區陽澄湖鎮接壤;是由原草蕩、三家、下浜、倪家等四村合并而成;蘇嘉杭高速、錫太公路穿村而過,區域面積6.5……。 |
城廂鎮電站村轄區面積3.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183畝,下設30個村民小組, 總農戶數619戶,在冊農業人口2272人。先后榮獲“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國家級生態村”、“全國科普惠農先進單位”等幾十項榮譽。近年來,村兩委按照市委、市政府對新農村建設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總體要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在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的深入發展進程中,同步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以富民強村、發展現代農業、提……。 |
牌樓社區簡介我們牌樓涉農社區是在2012年12月由原來的牌樓村、楊林村、牌樓社區二個村一個社區合并而成的。轄區范圍東至新港花苑社區,南至丁涇村、瀏河鎮萬安村,西與沙溪鎮新建村毗鄰,北與新邵村相連。滬浮璜公路、新港公路、協星公路、-公路縱橫貫穿,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十分優越。現有涉農村民小組18個(其中原牌樓村15個,338戶,1290人;原楊林村3個,72戶,273人)。原牌樓社區共27個居民小組(……。 |
雅鹿村位于璜涇鎮西北部,與常熟市碧溪鎮接壤,地處長江南岸,與崇明島、海門市隔江相望。由原長沙、新市、飛躍、鹿南“四村合一”組建而成,經過兩次區域調整,2006年10月更名為雅鹿村。村下轄46個村民小組,區域面積6.8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積6263畝,農戶1119戶,全村戶籍人口4647人。近年來,雅鹿村在太倉市委、市政府和璜涇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村經濟社會加快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