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按照《六安市衛生村(社區)標準(試行)》、《六安市衛生先進單位標準(試行)》及《關于做好下放省級衛生村(社區)衛生先進單位評審工作的指導意見(試行)》,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市愛衛會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組織專家對相關單位、鄉鎮、村(社區)進行了資料審核、現場檢查驗收等工作。通過綜合審定和社會公示,共有106家單位(鎮、村、社區)達到了市級先進衛生單位、市級衛生鎮(村、社區)標準。經研究,決定將此106家單位(鎮、村、社區)命名為“六安市衛生鎮”、“六安市衛生村(社區)”、“六安市衛生先進單位”。 |
余山村位于南溪鎮的西部,距鎮政府2公里,屬典型丘陵和高寒山區村。總面積24.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983畝,山場面積32268畝,現板栗3000畝,桑園1000畝,種植業以水稻、小麥、玉米、花生等為主。全村共36個村民組,1404戶,5337人,其中農業人口5237人。全村45%的農戶依靠農業生產,50%的農戶以經商和外出務工為主。2011年6月,根據村級區劃調整,將原余山村、王畈村合并為余山村……。 |
橫畈村位于南溪鎮東南部,距鎮政府15公里,屬典型山區、庫區一線村。總面積1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09畝,山場面積16664畝,可利用水面500畝,桑園500畝,茶園500畝,板樣950畝,種植業以水稻、小麥、玉米、花生等為主。全村共23個村民組,683戶,2597人,其中農業人口2557人。全村50%的農戶依靠農業生產,20%的農戶以網箱養魚為主,15%的農戶從屬養蠶。2011年6月,根據村……。 |
南溪村位于南溪鎮的東部,距鎮政府1.5公里,屬典型丘陵地區?偯娣e10.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278畝,山場面積16668畝,板栗2000畝,年養蠶700張,種植業以水稻、小麥、玉米、花生等為主。全村共40個村民組,1304戶,4955人,其中農業人口4855人。全村50%的農戶依靠農業生產,45%農戶以經商為主。2011年6月,根據村級區劃調整,將原南溪村、北塘村合并為南溪村。為方便村民就醫,村……。 |
南灣村位于南溪鎮的東北部,距鎮政府5公里,屬典型丘陵和庫區一線村。總面積13.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967畝,山場面積16464畝,可利用水面1500畝,板栗2000畝,桑園900畝,種植業以水稻、小麥、玉米、花生等為主。 全村共34個村民組,1232戶,4680人,其中農業人口4580人。全村60%的農戶依靠農業生產,35%的農戶以經商和外出務工為主。 2011年6月,根據村級區劃調整,將原南灣……。 |
筆架山村位于大別山腹地,湯家匯鎮北部,與鐵沖鄉接壤,海拔450米以上,屬溫帶地區,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氣溫12℃。地形南北略長,東西稍短,四周環山近似盆地,境內有大河2條,屬史河上游,總面積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318畝,山場23280畝,農作物以種植水稻、小麥、油菜為主,養殖業以養蠶、養豬為主,并盛產天麻、茯苓、木耳、靈芝等中藥材。筆架山村有紅色革命遺址多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筆架……。 |
豹跡巖村位于湯家匯鎮中西部,屬于高寒山區,與泗道河村、斗林村、街道、筆架山村毗鄰,總面積2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030畝,山場面積27800余畝,丁商公路穿村而過達10公里,境內通村水泥路11.5公里,通過組沙石路1.5公里。全村轄18個村民組,總人口4307人。豹跡巖村在2008年3月由原豹巖村、高山村、棗林村三個村合并而成的新村,村兩委成員9人,值班干部7人,村部設在原棗林村村部,村級活動……。 |
銀山畈村位于湯家匯鎮西南角,與河南商城,本縣的關廟鄉毗鄰。是由原銀山畈村,-村,西畈村三個村于2009年3月合并而成。全村總人口5017人,勞力2670人,總戶數1308戶,共20個村民組,村民代表53人,轄街道,中,小學校,信用社,移動公司,醫院,電信,變電所,通達,元一兩個礦業公司。全村總面積31平方公里,山場面積37500畝,總耕地面積2904畝,現有黨總支部一個,下設5個黨支部,共有黨員9……。 |
金剛臺村位于湯家匯鎮西北部,與瓦屋基村、泗道河村相鄰,和河南省商城縣伏山鄉交界,屬高寒山區,原名梅河村,為強力推進金剛臺景區的旅游開發,更名為金剛臺村。全村轄10個村民組,570戶,總人口為2204人,總面積為25046畝,其中耕地面積為1756畝(水田占971畝),山場面積為23290畝,村兩委成員4人,現有黨員43名,學校2所,醫療室1所,醫生3人。本村主要以茶園種植業和畜禽養殖業為經濟主體,……。 |
漆店村位于斑竹園鎮南部,東與本縣吳店鎮太平村相連,南與本鎮沙堰村相交,西與本縣沙河鄉接壤,北與本鎮金山村斑、斑竹園村交界,境內流、滬、漢蓉鐵路、合武高速公路、210省道通過,交通便利,全村轄13個居民組,622戶,2400人,全村總面積為20497畝,其中水田2100畝,旱地352畝,山場面積為18045畝,勞動力人數1818人,五保戶32戶,人數為34人,低保戶71戶,136人,貧困戶176戶8……。 |
斑竹園村地處斑竹園鎮西南方,毗鄰集鎮,與吳家店鎮接壤,斑竹園鎮至天寨堂的“斑天”公路橫穿其境。斑竹園村由原斑竹園村和花堰村一部組成,是全省首批新農村建設示范村,第三批選派村,全村轄10個村民組,543戶,1885人。 斑竹園村屬山地林地類型,林地面積10346畝,耕地面積1547畝,水域面積330畝,主要種植水稻、小麥、玉米、大豆等作物,養殖有山雞、山羊、黑毛豬、黃牛等。農民收入靠外出務工為主,以……。 |
根據村級區劃調整,于2007年9月份新成立街道居委會,街道位于斑竹園鎮中心地帶及鎮政府所在地,轄區內7個居民組,其中城鎮居民組4個,農村居民組3個現有耕地面積159畝,農民人均耕地面積0.42畝,總戶數1256戶,總人口5018人,其中戶籍地人口2782人(其中農業人口383人),外流入人口2236人,居民人均純收入近5100元。轄區內有18家企事業單位,1所完全中學。1所中心小學,滬漢蓉鐵路、合……。 |
斑竹園鎮橋口村位于鄂、皖兩省交界的歷史名關——長嶺關腳下,地處斑竹園鎮中心,分別與鎮內街道、王氏祠、萬何村接壤。全村總面積1429公頃。耕地面積1640畝,山場面積16995畝。除210省道沿線幾個居民組外,大部分群眾都居住在高寒、邊遠山區,人均耕地面積較小,生產生活條件惡劣。全村轄10個村民組,491戶,總人口1909人,勞動力1086人,外出務工人員489人,其中貧困人口297人。道路、高位飲……。 |
王氏祠村轄十個村民小組,東接果子園鄉,西與萬何村接壤,南與橋口村相連,北鄰小河村,全村679戶,2436人,總面積27432畝,其中山場24321畝,耕地3114畝,水田1456畝。 村黨支部現有黨員48名,支部按照“五好”要求,制定“能人大戶拓市場,種養并舉奔小康”的新農村建設發展思路,全村現有能人大戶6人,黨員示范服務基地2處,(南灣靈芝基地,上灣土雞養殖示范基地),本村資源主要有七里沖花崗石……。 |
東高村位于吳家店鎮的東北邊陲。東與國營馬鬃嶺林場接壤,南與光明村為鄰,西與果子園鄉交界,北與花石鄉相連。地形呈帶狀,自東至西長8.8公里。山高嶺大,水冷風寒。東高山主峰海拔高1146米。全村轄6個村民組,272戶,1098人,分散居住在平均海拔約75米的山坡上。總面積18860畝,其中水田面積843.3畝,山坡地356.7畝,山場13860畝,村莊道路、河流、空閑地共占面積3800畝。本村現有磚墻……。 |
光明村位于吳家店鎮東部,由原來松灣、楊灣兩村合并。東與東高村交界,現和天堂寨鎮相鄰,西與吳畈村接壤,北和果子園鄉毗鄰。全村面積36020畝,轄12個村民組,人口1858人,村部駐光明組。村情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一、經濟方面:本村主要是農業、林業、畜牧業、食用菌生產、外出務工。二、文化方面:村轄松揚小學,育齡兒童入學率達100%。三、交通方面:通村水泥路三條:1、楊灣——東高;2、古對——南棚;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