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萬新村以原生態的風景著稱,孕育有森林、濕地多種生境。這里風景優美,歷史悠久,交通便利。幢幢民房整齊有序,依山傍水,出門就見青翠的樹林和翠綠的美萬水庫,鳥語花香,全村森林覆蓋率達93%。沿著潔凈的公路、村巷和蜿蜒的觀光棧道信步漫游時恍如天堂。美萬新村建有村民別墅21棟、二層住宅樓49套、小學教學樓、村辦公樓,并配套建設了籃球場、排球場、電教室、圖書室、廣播室等文化場所,全面硬化了村道,安裝了路燈,……。 |
新建村位于重慶小南海市級自然保護區內,是小南海一級飲用水源保護地的源頭,森林覆蓋率高達91%,空氣負氧離子含量達國標一級,森林資源豐富,分布有高等植物1300余種,有香樟、水杉、桂花、柳樹為主的生態景觀林330畝,有榿木、日本落葉松為主的生態防護林200余畝,有以脆紅李、板栗為主的經濟林800余畝。有野生動物300余種。新建村土家族苗族聚集地,文化底蘊深厚。新建村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80%,土家人在……。 |
滑石村位于重慶市梁平區金帶鎮,距西南禪宗主庭雙桂堂3公里,距梁平城區9公里,總面積6.5平方公里,367戶、1041人,耕地面積1004畝,森林6000余畝,森林覆蓋面積達到61.5%。下設兩個支部,共有黨員36名。引導煤礦企業轉型成功創建了國家AAAA級滑石古寨旅游景區(正創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2017年全年共接待游客達到50萬人次,其中過夜游客超過4萬余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5000……。 |
雙龍村地處南山風景區中心區,毗鄰南山植物園、黃山抗戰遺址博物館,村域面積4平方公里,1159人,環境優美,氣候宜人,具有獨特的自然人文景觀和良好的人居環境。森林覆蓋率達95%,轄區內綠色資源豐富,栽植了大量的小葉榕、黃桷樹、桂花樹、羅漢松、金彈子、杜鵑及臘梅等多種植物。雙龍村擁有旅游、花木兩大特色產業,旅游同業公會、花木協會、專業合作社等民間組織。全村花木種植面積2000余畝,擁有酒店、農家樂、休……。 |
四合村位于重慶市江津區中山鎮南部,地處大四面山旅游區重要而獨具魅力的人文核心區,距今已有700余年歷史。全村下設7個村民小組共計1373戶3893人,幅員面積為2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為3521畝,林地面積9035畝,森林覆蓋率達96%。旅游資源豐富,位于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森林文化小鎮的中山鎮境內,緊鄰中山鎮愛情天梯景區、四面山少林寺景區以及永新鎮大圓洞國家森林公園景區等。產業物產富饒,境內林業……。 |
大窩社區簡介基本概況青龍鎮大窩社區,位于原一磺廠所在地,東臨五馬鎮三峽村,南臨興隆鎮東坪村,西與青龍鎮紅陽村連接,北與青龍鎮茍家社區相連,距縣城60公里。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山高坡陡,是典型的高山地形,呈山地氣候,海拔925—1800米,奉恩主干線穿境而過,交通十分方便。全社區幅員面積7.6平方公里,轄3個居民小組,總戶數941戶,2482人,人均純收入5300元。資源豐富大窩自然資源豐富,生……。 |
官渡村位于江油市西北部,東與本市武都鎮接壤;南與本鎮星火村連界;西與本鎮舊縣村隔河相望;北與北川縣相鄰。地形地貌為:山區、丘陵、平壩各占三分之一。距江油市城區13公里,是大康鎮人民政府所在地。成都通往九寨溝景區道路九環線205省道穿境而過,江油城區第二取水源地平通河縱貫全境。境內有4A級景區“百年好合愛情谷,有國家林業局授牌的中國首個專類主題公園“百合花公園”,也是全國最大的百合種球培育基地;四周……。 |
梅灣村梅灣村位于丹棱縣城西6公里,幅員面積2.5平方公里,全村現有5個村民小組,428戶,1558人,其中1、2、3、4組處于丘陵地區,5組處于山區,耕地面積1360畝。全村以水果種植為主,水果面積2600余畝。因梅灣湖風景區而揚名天下,梅灣湖風景區一年四季湖面煙波、輕舟蕩漾,花果飄香,綠樹成蔭,三月桃花紅,鮮橙汁更濃;四月橙花香,踏春樂逍遙;六月蜜桃熟,庭院鬧斜陽;夏時煩暑熱,湖上好納涼;八月摘……。 |
擾繞村 擾繞村位于高坡鄉西北部,距鄉政府3公里,平均海拔1500米。村轄4個村民小組,2個自然寨。全村共107戶,346人,2013年人均純收入6900元,布依族是該村的主體民族。全村總面積2.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00畝,其中田590畝,土110畝;林地3200畝。有正式黨員11人,入黨積極分子6人。……。 |
菇類村位于貴州省荔波縣瑤山鄉南面,西與廣西相連,南與撈村鄉接壤,東與翁昂鄉相接,村辦公地設在貴州省二十一少數民族保護村寨之一的懂蒙組。菇類村氣候屬中亞熱帶季風溫潤氣候,平均海撥742.7米。菇類村全年日照時數平均為1300小時,平均日照率為26%,無霜期320天,年均有效積溫3100—3500℃,年均降水量1300毫米,年均溫度19.2℃,極端最高溫度為43℃,極瑞最低溫度為-3℃。全村區域面積2……。 |
雷響孔村位于紅林鄉東面,離鄉12公里,總人口1410人,其中農業人口1402人,非農業人口8人;全村總面積約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約1538畝,人均收入2300元,居住著漢、彝、苗、滿等民族;屬于典型的喀什特地形,著名的一澗轟雷、石板仙人成為黔西八大景觀之一,天人的圣地,亟待開發和利用。全村在鄉領導的正確帶領下,苦干實干,積極向上,用調整產業結構,合理利用資源優勢的發展思路帶領農民群眾們發展致富。目……。 |
格道村村委會位于鎮政府的西面交通沿線,鼓揚河岸邊,距鎮政府1.5公里。全村有23個村民組,682戶2935人,少數民族(布依族、苗族、侗族等)占總人口的95%,全村總耕地面積2279.5畝(田1390畝、土889.5畝),人均吃糧317公斤,2007年人均純收入2878元。格道村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依山榜水,氣候宜人,空氣清爽,是一片美麗富饒的沃土,不僅山清水秀,沃野溢彩,而且藏珍蓄玉,蓄勢待……。 |
妥樂村共有9個村民組,到2010年底全村人均收入3756遠,村民收入及生活來源主要靠種、養殖業和外出務工增加收入,其中相當一部分收入主要來源于本村得天獨厚的古銀杏經濟,最多的每戶人家僅此一項可收入2000至8000元。千株古銀杏是我村的一大特色,集中成片的1186株古銀杏群環保整個村莊,經林業專家考證最長樹齡為1000年以上,平均樹齡為600年左右,樹高為15——30米。直徑為1——3米,最大的需……。 |
上納灰村位于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萬峰林核心景區內,民族風情濃郁、田園風光優美、歷史文化厚重,景區景點眾多,是萬峰林的主景區之一,距興義市城區12公里。上納灰村生態植被良好,生態文化獨特,生態景觀迷人,徐霞客在此吟出“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處峰成林”的詩句,興義這片“磅礴數千里”的“西南奇勝”由此為天下人廣知。青灰色的峰林屏障與黃綠相間的萬頃田園交相輝映,彎彎曲曲的納灰河如一條銀鏈,把沿途的村寨……。 |
糯黑村,距石林縣城30公里,距鎮政府4公里,交通便利。全村有農戶296戶,1056人,彝族人口占99%。平均海拔1987米,國土面積39.8平方公里,生態環境優美,森林覆蓋率達86%。“糯黑”在彝語中意為“猴子戲水的水塘”。顧名思義,糯黑村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彝族(撒尼人)文化歷史悠久,積淀深厚。居民住房特色突出,大部分為天然石材簡單堆砌而成,村貌古樸,為滇中獨一無二的“石頭古寨”。全村以種植烤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