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根據省愛衛會《關于印發甘肅省衛生城市、縣城、鄉鎮、村、社區和單位標準(2016版)及其評審管理辦法的通知》(甘愛衛發〔2016〕6號)有關規定,經各市州愛衛辦考核申報,省愛衛辦綜合審定,2019年度擬命名蘭州市西固區西固城街道等42個鄉鎮為“甘肅省衛生鄉鎮(街道)”;西固區柳泉鎮東坪村等145個村為“甘肅省衛生村”;城關區雁北街道雁灘路社區等41個社區為“甘肅省衛生社區”。 |
西固城街道地處西固舊城區。東起牌坊路,西至清水橋,南臨蘭新鐵路,北至西固中路,東西長,南北窄,總面積2.54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6075人。街道辦事處駐合水路,距區黨政機關所在地約1公里。蘭新、蘭青鐵路和甘肅、甘青公路橫貫轄區。西固城至新城,河口公共汽車暢通,市郊26、41、42、43、77、80、102等多路公共汽車起(終)點均設在西固城,交通便捷。商業服務網點布遍街巷,是全區商業鬧……。 |
四壩鎮位于涼州區北端,東鄰石羊河,南與永昌鎮毗鄰,西連雙城鎮,北與民勤縣的蔡旗鄉和永昌縣的朱王堡鎮接壤,是一個雞鳴聞三縣的地方。鄉域面積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6818畝。轄7個行政村,即南倉、北倉、寨子、四壩、前莊、海灣、三岔村,下設6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4373人。四壩以地處舊水系“永渠下四壩”得名,鄉政府駐楊家寨子。四壩鄉地勢平坦,土 壤肥沃,地下水資源豐富,是全區小麥和玉米的主產區。……。 |
永昌鎮位于城區北面,鎮域面積10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75700畝。轄22個行政村,即白洪、張英、校西、校東、東坡、煙下、中溝、南溝、和寨、和豐、山高、石碑、劉沛、梧桐、馬旬、水么、張興、下源、上源、白云、張義、羊桐村,下設18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3563人。鎮政府駐劉沛村。2001年,完成農業總產值11963萬元,財政收入264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3550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21元。有……。 |
[地理位置]黃羊川鎮位于古浪縣城東南25公里處,河西走廊東部,古浪河上游,屬二陰山區。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境內山巒起伏,溝壑交錯,峽谷平川間,海拔在2480—2620M之間;鎮境內地表水資源較為豐富,屬淡水區,常流水河谷主要有黃羊川河,是工農業用水的主要水源,其余溝道主要供人畜用水。鎮區內被亞砂土或局部性紅粘土所覆蓋,下伏大厚度卵礫石層,工程地質條件好。[氣候特征] 黃羊川鎮屬祁連山高寒亞干旱地……。 |
全鄉共有5個行政村,42個村民小組,2個鄉辦林場,總人口5480人,總農戶1595戶,勞動力2693個,總耕地面積22900畝(含擴種),其中法定面積19179畝。全鄉現有各類企業115戶,其中鄉辦企業5戶,村辦企業4戶,個體私營企業106戶,從業人員807人,資產在100萬元以上的企業2戶。2002年,全鄉工農總產值達到7740萬元,經濟總收入達到7119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達到4054萬元,企……。 |
酒泉市轄鄉。1955年設民族自治鄉,1958年改為黃泥堡公社,1981年改為黃泥堡裕固族公社,1983年置鄉。位于市境東部,距市區26公里。面積125平方公里,人口0.2萬,其中裕固族占56%。轄黃泥堡、沙棗園子、新湖3個村委會。地勢平坦,草場寬廣。以農業和畜牧業為主。農業主產小麥、玉米,畜養牛、羊等。.……。 |
酒泉市轄鄉。1950年設豐樂、紅寺、大莊、中截鄉,1958年設全豐公社,1959年更名為豐樂公社,1983年置鄉。位于市境南部,距市區70公里。面積88.4平方公里,人口0.8萬。蘭新鐵路由鄉境北通過,有公路與312國道連接。轄涌泉、小壩、大莊、前所、梁渠、下莊、中截7個村委會。地處祁連山北麓,地勢南高北低坡度大。鄉鎮企業有農修廠、水泥廠、汽車隊、石棉礦、螢石礦等。農業主產小麥、玉米、蠶豆、碗豆!。 |
古城鄉位于金塔縣西北部,在東經97°68′至100°20′,北緯39°17′至40°59′之間。全鄉現轄8個行政村,49個村民小組,2953戶,10868人。行政區域面積265.46萬畝,耕地面積48604畝,人均占有耕地4.7畝。古城鄉地勢平坦,屬大陸性氣候,冬季嚴寒,夏季酷熱,年平均氣溫8℃,年平均降水量59.5毫米,蒸發量2538.6毫米,無霜期141天。獨特的氣候適宜于農作物一季生長,這里……。 |
玉門市昌馬鎮地處祁連山西麓,四面環山,是一個天然小盆地,東、南、西三面分別與肅北蒙古族自治縣和安西縣接壤。昌馬鄉原名昌馬湖,疏勒河從其境內奔騰而過,因水草茂盛,相傳為唐代名將樊梨花飼養軍馬之地,故名“昌馬”。 昌馬鄉屬沿山冷涼灌區,總面積1670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4.7萬畝,法定耕地面積20741畝,草場面積45.7萬畝,農村人均耕地5.1畝。全鄉平均海拔2100米,年均無霜期92天,降雨量78……。 |
甘肅玉門市柳湖鄉,是繼小金灣鄉成立之后,又一個在玉門安營扎寨的移民鄉。柳湖鄉是省疏勒河農業灌溉暨移民安置綜合開發建設過程中新建的鄉鎮,地處玉門市東北端,東、北鄰花海鎮,西連甘肅礦區。柳湖鄉開發建設始于1996年,2000年以前以示范點的形式由省疏管局組織建設,2001年成立玉門市畢家灘移民工柳湖鄉作指揮部之后,正式大規模開發和安置移民。幾年來,指揮部一班人緊緊圍繞農業綜合開發和移民安置、扶貧攻堅……。 |
南岔鎮隸屬安西縣,歷史悠久,境內有漢、藏、回、蒙、白、東鄉、裕固等7個民族。據史料記載,早在三、四千年前這里就有人類定居,且有了原始的畜牧業和農業,自古以來便是西域鄰近府縣重要的糧食、經濟作物生產基地和牛羊養殖基地,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生命延續。南岔以地處八工渠分水岔之南而得名,解放前屬瓜州區管轄,1958年撤區并鄉,南岔與六工、八工鄉合為南岔鄉,1964年易名南岔公社,1982年復名為南岔鄉,20……。 |
巷道鄉地處城郊。鄉政府駐巷道村,位于縣城東南1公里許,轄境東與臨澤縣相接,南至三橋村與南華鄉相鄰,西至西八里堡村與宣化鄉交界,北至黑河與合黎鄉相望。境內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方便,農業生產條件優越?偯娣e76741畝,耕地22542畝。轄13個村,77個村民小組。1988年有3089戶,14419人,人口自然增長11.15‰。.……。 |
黑泉鎮位于高臺縣城西28公里,地處黑河兩岸,南岸分布定安、定平、陰溝橋、永豐、新開、黑泉、沙溝、小壩、鎮江九個村,北岸分布九壩、十壩、胭脂堡三個村,地理位置為東經99°31″至99°43″之間,北緯39°26″至39°39″之間。境內海拔高度在1131米至1395米之間。全鄉共有12個村民委員會,97個村民小組,3959戶,常住人口14684人;農村勞動力8556個。全鄉土地面積88萬畝,其中耕地……。 |
老軍鄉是一個旱農草牧鄉,地處山丹縣城東38公里處,海拔在2100—2600米之間?偯娣e389平方公里,現轄10個村,共1812戶、7604人,耕地面積6萬畝,其中水澆地10200畝。氣候溫涼,有天然草原79萬畝,羊只飼養量5萬多只。主導產業以羊產業、勞務輸出和胡麻、洋芋等種植業為主,并有蘑菇、地耳等天然食品。交通便利,312國道橫貫全境,為山丹的東大門。 歡迎在肉羊育肥基地、畜產品加工方面開展合……。 |
位于縣境南部,治所與縣城直線距離16公里。寓南部豐收之意而得名。鄉政府駐地衛家莊,海拔2590米。轄20個村民委員會,74個村民小組。5221戶,20594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12人,占總人口的1.52%。 全鄉地勢南高北低,縱坡很大,有大片地域是祁連山山地。屬寒冷濕潤區。氣象資料缺無觀測與記載。境內地處童子壩流域,有資料表明,從明代至民國中期,此一地域一直屬山丹衛、山丹縣管轄。民國18年(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