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江蘇省衛生鎮(鄉)考核命名及監督管理辦法》《江蘇省衛生村考核命名及監督管理辦法》的規定,省愛衛辦在前期暗訪的基礎上,于2019年10—12月分批組織有關專家對各設區市申報的江蘇省衛生鎮(鄉)進行了評估,同時,對各設區市申報的江蘇省衛生村進行了抽查。經過綜合評定,南京市六合區程橋街道等75個鎮(鄉)、南京市浦口區湯泉街道泉東社區等1250個村通過積極開展衛生創建活動,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環境衛生面貌得到明顯改善,衛生防病水平得到提升,居民健康意識得到增強,營造了良好的健康環境和社會氛圍,各項創建工作指標基本達到《江蘇省衛生鎮(鄉)標準》《江蘇省衛生村標準》要求。 |
清代是王姓的祖墳地,故取名王林。1958年成立王林生產大隊,隸屬柳泉公社;1983年,撤銷王林生產大隊,設立王林村;2000年撤鄉設鎮,隸屬柳泉鎮;2010年,經國務院批復,撤銷銅山縣,改設銅山區,隸屬銅山區,沿用至今。王林村:位于柳泉鎮以西7公里處。……。 |
宋朝時此處有寄堡山,后取名寄堡。1958年成立寄堡生產大隊,隸屬利國公社;1983年,撤銷寄堡生產大隊,設立寄堡村;1999年撤鄉設鎮,隸屬利國鎮;2010年,經國務院批復,撤銷銅山縣,改設銅山區,隸屬銅山區,沿用至今。寄堡村:位于利國鎮以南1公里處!。 |
以厲姓取名厲灣。1958年成立厲灣生產大隊,隸屬利國公社;1983年,撤銷厲灣生產大隊,設立厲灣村;1999年撤鄉設鎮,隸屬利國鎮;2010年,經國務院批復,撤銷銅山縣,改設銅山區,隸屬銅山區,沿用至今。厲灣村:位于利國鎮西北2公里處!。 |
以此地山上有墓而得名。1958年成立墓山生產大隊,隸屬利國公社;1983年,撤銷墓山生產大隊,設立墓山村;1999年撤鄉設鎮,隸屬利國鎮;2010年,經國務院批復,撤銷銅山縣,改設銅山區,隸屬銅山區,沿用至今。墓山村:位于利國鎮以西1公里處。……。 |
明朝武宗年間形成村落,因謝姓始居得名謝屯村。1962年建謝屯大隊,1983年改為謝屯村村民委員會,2002年由劉屯合并成謝屯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謝屯村:位于師寨鎮以西1公里處!。 |
小韓莊村:位于師寨鎮東北5.5公里處!。 |
民國時期形成村落,因據傳很早以前,此處有一家客店,后來成莊,得名店子村。原屬師寨大隊,1964年分出店子大隊,1983年改為店子村村民委員會,2000年劃歸師寨鎮,沿用至今。店子村:位于小韓莊村西側!。 |
清朝崇德年間建村,以張姓先祖在此占產立莊,故名。原屬仇集大隊,1962年分出建張堂大隊,1983年改為張堂村村民委員會,2000年劃歸師寨鎮張堂村村民委員會。隸屬于師寨鎮,沿用至今。張堂村:位于師寨鎮西北5.5公里處。……。 |
明末清初形成村落,因劉姓始居得名劉莊村。1983年建劉莊大隊,1983年改為劉莊村村民委員會,隸屬師寨鎮,沿用至今。劉莊村:位于師寨鎮東北4公里處!。 |
明永樂年間建村,馮姓建村,在此屯居,故名。原屬仇集大隊,1962年分出建馮集大隊,1983年改為馮屯村村民委員會,2000年劃歸師寨鎮,沿用至今。馮屯村:位于師寨鎮西北3公里處。……。 |
明嘉靖年間建村,以馬姓先祖在此占產立莊,故名。原屬孫莊大隊,1962年分出馬莊大隊,1983年改為馬莊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馬莊村:位于師寨鎮西南2公里處! |
解放初期建村得名,以郭姓先祖在此占產立莊,故名。原屬師寨公社,1980年分出史小橋公社,1983年郭集大隊改為郭集村村民委員會,2000年劃歸師寨鎮,沿用至今。郭集村:位于師寨鎮西南4.5公里處。……。 |
明朝世宗年間形成村落,因汪姓始居得名汪屯村。隸屬師寨鎮原屬史小橋大隊,1962年分出汪屯大隊,1983年改為汪屯村村民委員會,2000年劃歸師寨鎮,沿用至今。汪屯村:位于師寨鎮以南1公里處。……。 |
嘉慶年間建村,以陳姓先祖來此占產立莊,故名。原屬師寨公社,1958年建小陳莊大隊,1980年劃歸史小橋公社,1983年改為小陳莊村村民委員會,2000年劃歸師寨鎮,沿用至今。小陳莊村:位于師寨鎮東南3公里處!。 |
明朝崇禎年間形成村落,因許姓始居得名許莊村。1958年屬許莊管轄,1960年建許莊大隊,1983年改為許莊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與段堤口合并為許莊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許莊村:位于趙莊鎮西南1公里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