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鎮[6]

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鎮[6]

  茅臺鎮位于仁懷市赤水河畔,群山環峙,形勢險要,是川黔水陸交通的咽喉要地。地處貴州高原西北部,大婁山脈西段北側,北靠歷史名城遵義,南臨川南。赤水河航運貫穿全境,仁藺、茅丹、茅習、遵茅公路匯聚于此,是連接川黔的重要樞紐和連接歷史名城遵義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赤水的通道。全鎮總面積87.2平方公里,城區面積1.7平方公里,總人口4.2萬人(城區人口1.6萬)。茅臺鎮歷來是黔北名鎮,古有“川鹽走貴州,秦商聚茅……。
  樂平鎮位于佛山市北端,三水區中部,面積198.5平方公里。東南亞熱帶季候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1.6攝氏度,氣候溫和,四季如春。樂平鎮與南海、花都接壤,毗鄰廣州市,地理位置優越,直接處于大都市經濟輻射范圍內,是廣東省重點發展的中心鎮之一,享受廣東省加速小城鎮發展的多項優惠政策。樂平鎮自然環境優美,土地資源豐富,交通網絡發達,基礎設施完善。郵電通訊超前發展,水電能源安全充足,金融保險服務周到,醫療教育……。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三墩鎮 位于杭城西北部,南鄰蔣村商住區,東接拱墅區祥符鎮,西北與余杭區良渚、倉前等鄉鎮接壤。轄區面積37.93平方公里,近1700公頃耕地,屬河海沉積平原。轄18個社區、6個行政村:廟前街、厚誠橋、大港橋、南陽壩、蕩王頭、楊家橋、五里塘、蝦龍圩、水月、望月、蘭里、三壩、羅家村、蔣家土斗、陸板橋、吉鴻、政苑;塘河、雙橋、五幸、繞城、山聯、華聯,常住人口6.3萬人,外來人口5萬余人。……。
  江蘇省宜興市丁蜀鎮位于長江三角洲經濟開發區,東瀕太湖,西部為天目山余脈,面積73平方公里,人口14萬,屬宜興市市區。2000年江蘇省將宜興市規劃定位為“我國著名的陶都,江蘇省重要的工業旅游城市,蘇、浙、皖接壤地區的商貿綜合服務城市”。丁蜀鎮山水相依,風景秀麗,人文薈萃,是著名陽羨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江南旅游勝地之一。丁蜀鎮以盛產陶瓷而聞名中外,陶文化源遠流長,制陶歷史可追溯到五千多年前 。目前……。
  【概況】地處壽光市東北部,萊州灣西側,小清河入海處的南岸,距壽光城區48公里。東鄰萊州灣,西至雙王城生態經濟園區,南與營里鎮毗鄰,北與東營市接壤,人民政府駐羊口鎮區,小清河南岸。轄區東西最大距離32.40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5.08千米,總面積310.72平方公里,其中陸地223.86平方公里,水域86.86平方公里。下轄22個行政村、6個居民委員會,總人口4.2萬人。境內盛產的毛蛤、螞蜆、螃蟹、……。
  地理位置:鎮位于順德西南部,距順德區0所在地大良鎮13公里,距廣州市約50公里,香港80海里,澳門108公里。全鎮總面積121平方公里,轄下24個村委會,6個居委會,2004年常住人口約12.4萬,流動人口約3萬人,海外華僑港澳臺同胞5萬多人。鎮內絕大部分是江河沖積平原,河網交錯,土地肥沃,是珠江三角洲知名水鄉。經濟發展:開放以來,杏壇鎮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打造“科技工業、生態農業、水鄉文化”三大……。
  元至正元年(1341年),余姚州判葉恒率民再次修筑大古塘,全部易為石堤,該塘自北宋慶歷以來歷300年之經營,至此始底定規模。有周姓移民來此墾殖而定居于塘南,漸成小巷。沿海魚蝦豐盛,逐步形成集市,故名周巷。(始有村落,并形成海產市場,因周姓人最早居住,故名周巷。宋末元初,就有人搬到這個地域居住,因為最初這一帶定居的大多是周姓人士,故該地得名“周巷”。)(據傳,曾有文人想把地名取得文雅一點,以“周行”……。
  東涌鎮位于珠江三角洲的腹部,廣州市番禺區的東南部。北距廣州市中心城區40公里,南鄰港澳64公里,距南沙口岸僅18公里,距蓮花山口岸28公里。鎮內面積91.66平方公里,全鎮總人口12.39萬人,常住人口71700多人,外來流動人口52000多人。下轄22個村委會,2個社區居委,均享受珠江三角洲開發區的優惠政策。 行政區域調整后,原東涌鎮、魚窩頭鎮、靈山鎮的西樵村合并為新的東涌鎮。撤并后的東涌鎮的地……。
  晉江市轄鎮。唐稱壁山里,宋稱弦歌里,元稱深滬。1958年屬金井公社,1966年置深滬公社,1984年改鎮。位于市境東南沿海突出部,面積33平方公里,人口4.8萬。深滬港,有集裝箱碼頭。轄港阜、壁山、南春、東垵、后山、獅峰、金嶼7個居委會及首峰、群峰、華峰、東華、華山、潯光、華海、坑邊、東山、柳山、運伙、科任12個村委會。主要企業有針織漂染、服裝鞋帽、五金塑料、電器裝配、機械配件、冷凍加工、建筑材料……。
  甪(lù)直,位于蘇州城東南25公里,北靠吳淞江,南臨澄湖,西接工業園區,東銜昆山,全鎮面積115平方公里(其中澄湖水域面積40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和2個社區,總人口超20萬。蘇滬高速、繞城高速、甪直大道、東方大道等道路穿鎮而過,區位優越、交通便捷。甪直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歷史的水鄉古鎮,文化底蘊深厚,被費孝通先生稱為“神州水鄉第一鎮”。鎮內人文景觀景點眾多,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圣寺和……。
  石碣鎮地處廣深走廊中間和東莞市北面,與市區隔江相望,是明末民族英雄袁崇煥的故鄉,被國畫大師關山月譽為“東江之珠”。全鎮總面積36平方公里,下轄15個村(社區),戶籍人口4萬多人,新莞人18萬人。2007年,全鎮生產總值102億元,人均4.81萬元(按常住人口計),人均水平在全市排第3位;工農業總產值373億元,人均17.58萬元(按常住人口計);上交稅收總額11億元,各項存款總額達99億元,鎮、村……。
  馬山子鎮位于山東省無棣縣東北部,渤海灣西南岸,濱州港經濟開發區中心地帶。全鎮面積677.26平方千米,耕地3.4萬畝,轄4個辦事處,22個行政村,2.38萬人。是全縣唯一一處由省政府命名的中心鎮,也是“海上無棣”和全縣打造“中國海鹽(鹽化工)基地”的前沿陣地。馬山子鎮境內有魯北企業集團總公司、山東埕口鹽化集團總公司、縣第一養殖總公司、縣海化公司、生物工程公司等大中型國有企業,有濱州港、東風港兩個3……。
  大王鎮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10公里,面積122平方公里。2004年底,轄97個自然村,97個村民委員會;有27638戶,88991人;其中女43907人,非農業人口10444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43‰,人口計劃生育率為99.48%.2004年,實現生產總值33億元,比上年增長38%,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達到30000萬元、260000萬元和4000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6.4%、5……。
  茶山鎮位于東莞市中北部,座落在東江支流寒溪河畔,距市區10公里,下轄16個村民委員會和1個居民委員會。全鎮面積56.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15萬人,其中本地戶籍人口4.5萬人。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據《茶山鄉志》載,梁武帝時(502—519年)鄉人創建雁塔寺,僧人沿山種茶,茶山之名由此而起,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自古茶山,人杰地靈,先后涌現出抗元英雄葉永清、理學家林光、兩廣提督謝遇奇、史志……。
  塘下鎮位于瑞安市的東部沿海,東瀕東海,南連汀田,西鄰潘岱,北靠仙巖。鎮域總面積83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運輸便利,離瑞安市區12公里,距溫州機場18公里,104國道和建設中的甬臺溫高速公路、溫福鐵路均穿鎮而過。全鎮下轄5個辦事處,89個行政村,總人口達15多萬人。2000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達38.55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2.18萬元,是全國同期的3倍多,工農業總產值107.80億元,外貿……。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网 | 午夜福利国产在线观看 | 亚洲性视频日韩性视频 |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一本大道 | 亚洲高清一线视频在线播放 | 孕妇动漫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