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寨村是山東省濟南市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崔寨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0125003262。 |
辛街村是山東省濟南市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崔寨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0125003259。 |
東賈村是山東省濟南市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崔寨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0125003232。 |
王蘆村是山東省濟南市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太平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0125006282。 |
東良村是山東省濟南市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太平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0125006232。 |
中馮井村是山東省濟南市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太平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0125006216。 |
董家村是山東省濟南市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太平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0125006267。 |
西坡村是山東省濟南市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太平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0125006283。 |
王龍池村是山東省濟南市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太平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0125006248。 |
尚家莊村位于萊城南13公里,街道辦事處駐地11公里處。東界鋼城區顏莊鎮,西與沙嶺子村相鄰,南鄰石廟子村,北鄰圣水庵村。耕地112畝,71戶,213口人。據《尚氏譜》記載:清康熙年間尚姓由大故事遷來,李姓由孫故事遷來建村,后翟、呂、王、何姓陸續遷來,以尚氏名村為尚家莊。民國二十四年《續修萊蕪縣志》記載:“岔河鄉•尚家莊”。解放后先后隸屬南冶鄉、顏莊人民公社、高莊人民公社,南冶鎮、高莊街道……。 |
后坡村位于萊城東南16公里,街道辦事處駐地東南14公里處,坐落在萊新交界處,美麗的蓮花山腳下,著名的萊蕪八景之一“宮山夕照”就在此。它是原萊蕪市(縣級)的最南邊,東與艾山街道辦事處羅漢峪村相鄰,北靠中石廟子村。440口人,耕地面積461畝,山林4700畝。據《萊蕪市志》載,清乾隆年間,曹、呂、范姓建村。因址在趙家山北,曾名趙家后坡,后改為后坡。建國初屬萊蕪縣顏莊管轄;1964年5月由顏莊人民公社劃……。 |
沙嶺子村位于萊城以南I3公里,街道辦事處駐地東南11公里處。地處山區,北鄰圣水安村,東與尚家莊村隔河相望,西和高家嶺村接壤,南至尚家莊水庫,水庫上游即石廟子村。耕地面積264畝,112戶,357口人。沙嶺子村坐落于神奇秀麗的蓮花山下,山青水秀,綠意濃濃,環境非常優美。該村早年即居住著5姓人家,李、吳、高、劉、亓,前三姓為多戶姓,占全村人口的90%。民國二十四年《續修萊蕪縣志》記載:“岔河鄉R……。 |
石廟子村位于萊城東南14公里,街道辦事處東南15公里處,蓮花山南麓,蓮花河上游。東鄰孫家莊村,西鄰蓮花峪、西坡場,南依蓮花山,北接尚家莊。地處山區,耕地900畝,240戶人家,730口人。據有關資料記載,清初至清末,耿、劉、謝姓先后遷此建村,因村旁有用石板砌成的土地廟,故名。后各自根據其方位,冠以“中”、“東”、“北”、“西”以示區別。《續修萊蕪縣志》載:”岔河鄉•三石廟。”清末民初屬……。 |
圣水庵村位于萊城東南12公里的蓮花山下。東鄰鋼城區顏莊鎮,西與響水灣連界,北依譚家樓,南鄰尚家莊、沙嶺子村。村里有540口人,380畝地。《萊蕪縣志》記載:清康熙年間翟姓建村,相繼有呂、王、亓、張、段、劉、畢、李、譚姓遷至本村。相傳有一南方名人云游至此,見此地四面環山,中間是一片開闊的盆地,東山半腰有一甘冽清泉,乃一風水寶地,若將祖墓遷北可出“真龍天子”。等其帶著祖輩骨灰來時,此地已修起了一座廟宇……。 |
五色崖村位于萊城北21公里,鎮駐地西12公里處。北鄰茶葉口鎮黑山頭村,西接口鎮野槐峪、李家樓村,東靠西杓山村。地處山區,耕地1707畝,1634口人,為苗山鎮人口最多的村。據村碑記載: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建村,因村西蟠龍山有五色石塊,故得名五色崖。后因土地耕種需要,村內部分人口分別于1962年、1979年、1981年遷出,成為現今的宅科、叫子嶺、北嶺,與原村為一行政村。據《萊蕪市志》記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