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7日,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布了《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擬認定2019年河南省鄉村旅游特色村、休閑觀光園區、特色生態旅游示范鎮和鄉村旅游創客示范基地名單公示》,擬認定150家鄉村旅游特色村、50家河南省休閑觀光園區、52家特色生態旅游示范鎮和10家鄉村旅游創客示范基地。 |
內鄉縣轄鄉。1958年建七里坪公社,1961年改區,1962年復改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27公里。面積345.7平方公里,人口1.7萬。有公路通縣城。轄漆坦、野獐、黃河、大龍、花元、三道河、高皇、后坪、馬尾、靳河、張洼、青山、后會、蚌峪、流峪、寺坪16個村委會。鄉鎮企業以采礦為主。農業主產小麥、玉米、水稻、紅薯。.內鄉縣七里坪鄉位于伏牛山南麓,距縣城45公里,山峻水麗,鐘靈毓秀……。 |
太平鎮位于夏邑縣城東部,南臨霍連高速公路,北靠隴海鐵路,西鄰京九鐵路,商徐公路貫穿全境,交通運輸四通八達,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天然的環境優勢。據史載:清咸豐年間,捻軍聲勢日益浩大,咸豐皇帝為維護其統治階級的利益,派僧格林沁帶兵來豫魯一帶鎮壓,夏邑縣指派地方勢力土彭振、李芳宣在縣東以王莊、崔莊等五個自然村為基礎,強迫農民筑寨,以抗捻軍。統治者以為從此太平,并興-取其吉利意,命此寨為“太平寨”。 全鄉總……。 |
民權縣轄鎮。縣府駐地。1958年設城關公社,1983年改鄉,1984年改鎮。位于縣境中部偏南,面積90平方公里,人口11.6萬。隴海鐵路、310國道、民睢公路、民荷公路穿境。轄甘莊、吳莊、劉莊、睢州壩北、睢州壩南、程李莊、斷堤頭、老城、大陳莊、亓堂、大濟、牛劉、小丁莊、小老家、楚洼、羅莊、田莊、劉店、潘莊、耿集、伏莊、呂大-莊、小鋪、任莊、史村鋪、常莊寨、張文卿、趙沙沃28個村委會。工業主要有造紙……。 |
信陽縣轄鄉。1962年建董家河公社,1983年改鄉。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府26公里,西界湖北廣水市。面積254平方公里,人口3.9萬。通公路。轄董家河街1個居委會和睡仙橋、劉灣、陳灣、余廟、高嶺、耙過塘、謝畈、樓畈、李灣、胡灣、何家灣、駝店、河口、車云山、塔耳灣,樓房、石畈、清塘、白馬山、集云、三角山、孔家畈、黃龍寺、云霧、十里崗25個村委會。經濟以農業為主,糧林并舉。鄉鎮企業有果品、豬鬢、竹木、茶……。 |
金蘭山街道辦事處地處新縣縣城南北面,于2014年9月經省政府批準、市政府批復成立,轄11個居委會158個居民組35640人,總面積124.6平方公里。街道共有黨工委1個,黨支部14個,黨員444人。近年來,金蘭山街道辦事處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五大發展理念,立足自身區位、資源、交通、地緣優勢,全力服務新縣產……。 |
商城縣轄鄉。1958年屬東風公社,1962年置伏山公社,1983年改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14公里。面積141.6平方公里,人口2.8萬。轄楓香樹、楊橋、徐堰、鮑沖、毛坪河、石沖、余子店、里羅城、七里山、燕灣、大木廠、伏山、南沖、石洞、渣滓河、龍井河、龍泉、千金山18個村委會。鄉辦企業有鑄鍋、榨油、磚瓦、活性炭等廠。農業主產水稻、小麥,兼產蠶繭、板栗、茶葉、中藥材。.……。 |
紅花集鎮位于西華縣城西北11公里處,全鎮轄26個村委會,217個村民組,14369戶,61000人。總面積9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8887畝,人均耕地1.76畝。2001年,全鎮農業總產值2.4億元,鄉鎮企業產值1.3億元,財政收入75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60元。素有“中原苗木之鄉”的紅花鎮,近年來,鎮黨委政府瞄準國內外市場,結合本鎮實際,發揮自身優勢,判定出“引導、扶持、服務、特色”的實施……。 |
邵原鎮位于河南省濟源市西部山區,東與王屋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毗鄰,西與山西省垣曲縣接壤,南傍黃河小浪底水庫與洛陽新安隔河相望,北依華北僅有的原始森林與山西陽城山脈相連,自古以來是輻射晉東南、豫西北四縣八鄉的經濟文化中心,被省0授予“中州名鎮”,素有“河南西大門”之稱。 邵原鎮轄50個行政村,385個居民組,農業人口3.7萬人。全鎮農用地面積16774公頃,其中耕地面積2273公頃,林地面積14667……。 |
五龍口鎮座落在巍巍太行山腳下,悠悠沁河水之濱,這里風景秀麗、資源獨特、經濟發展,人文和諧。唐代詩人白居易曰:“濟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孔山刀劍立,沁水龍蛇走”,說的就是濟源市五龍口鎮沁河流域。五龍口鎮之名源于古代枋口引水工程。沁水發源于山西,是黃河下游最大的支流,穿越太行山,在五龍口出山東流。秦代在此開山鑿渠,引沁灌田,以枋木為閘,故稱枋口。枋口水利工程與四川都江堰、陜西鄭國渠同屬于一個時期,具有……。 |
位于濟源市西南部,北依國家級著名風景名勝區王屋山,南臨舉世聞名的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轄38個行政村、3.3萬人,總面積168平方公里。唐朝時稱玉陽鎮,歷史悠久,淵遠流長。地形以丘陵為主,為中條山和王屋山余脈。氣候溫和,雨量較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藥王勝地 逢石河、夢柏河、東河三條河流貫穿全境。氣候溫和,雨量較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適宜多種植物生長。全鄉林木覆蓋率22.1%,20……。 |
大峪溝鎮位于鞏義市東部,距市區15公里,面積96平方公里。下轄23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219個村民組,現有人口46117人,其中農業人口37722人,屬典型山區鄉鎮。境內煤炭、鋁礬土、耐火粘土、高嶺土、石灰石、磨刀石等礦產資源儲量豐富,品質優良。交通發達,310國道橫貫鎮區,位于鎮區的國有大型企業鄭州市大峪溝礦務局有鐵路專線與隴海鐵路相連。改革開放以來,鎮黨委政府立足鎮情,充分發揮鎮域優勢,始終堅……。 |
大峪鎮位于汝州市東北部,總面積140平方公里,轄24個行政村,人口2.3萬。抗戰期間,皮定均、王樹聲等曾率部在此堅持抗日,是革命老區。交通便利。橫貫東西的縣鄉二級公路靳馬線與207國道相連,已全部硬化通車;峪白路(大峪至登封白坪)打開了北往登封的通道,省道候飯線縱穿大峪南北,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正在形成。35KV輸電線路也已架通,程控電話、寬帶網絡、有線電視全部開通,移動網絡覆蓋全鄉。資源豐富。主要……。 |
溫泉鎮地處豫北平原西部,南臨黃河,北依太行,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是聞名中外的太極拳發祥地,三國著名軍事家司馬懿的故里。盛產的山藥、地黃、菊花、牛膝“四大懷藥”享譽中外。全縣總面積462平方公里,轄262個行政村,總人口41.9萬人。溫泉鎮地處鄭州、新鄉、焦作、洛陽四市環抱之中心,境內公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特別是焦作黃河公路大橋、焦溫公路、新孟公路的建成通車,使其區位優勢更加突出。溫縣土地肥沃,物……。 |
牛屯鎮位于滑縣西南35公里處,地理位置優越,處于滑縣、延津、長垣、封丘四縣交界處,古時即為官道驛站,今天更成為四縣的物資集散地,信息、技術、人才交流中心。全鎮轄68個行政村,72個自然村,總人口6.9萬,勞動力4.6萬;鎮域總面積110平方公里,耕地13萬畝,盛產優質小麥、玉米、棉花、花生等,2004年全鎮糧食總產量達6萬噸,棉花總產量達0.2萬噸,油料總產量達1萬噸,尖椒、蔬菜等特種經濟作物已步……。 |
瓦崗寨鄉位于滑縣東南35公里處,東臨106國道,南臨新荷鐵路、307省道、阿深高速公路橫穿而過,交通便利,全鄉總面積55.6平方公里,6.1萬畝耕地,系隋末“瓦崗軍”發詳地。全鄉共轄29個行政村,204個村民小組,9721戶,現有人口總量38138人,其中農業人口36476人,全鄉共有黨員1253名,其中農民黨員966名。2004年,全鄉財政收入26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人民生活水平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