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省3A級景區(qū)村莊 |
自06年舉辦首屆“茶文化旅游節(jié)”以來,大嵐村就成為大嵐鎮(zhèn)茶文化旅游的首選之地,到大嵐村體驗“茶文化”旅游魅力的游客絡繹不絕,每年都有上萬名游客上山品茶、賞景,促進了大嵐村茶葉銷售和農家樂等相關產業(yè)的發(fā)展。“探姚江源頭、品四明龍尖、游嵐山農家”,這就是大嵐鎮(zhèn)第一村——大嵐村。在大嵐村左岷崗頭東坡,有兩個一前一后的泉井,無論是天旱還是地凍,泉水常年經流不息,經余姚市政府組織的河源考察隊考察,確定這兩眼……。 |
潘岙村位于范市鎮(zhèn)的南部邊緣,總面積3536畝;總戶數(shù)350戶,其中外來人口52戶;總人口835人,其中農民697人,居民18人,黨員28人,外來人口120人;現(xiàn)有糧田554畝,是個半稻半山區(qū)。 全村現(xiàn)有個體企業(yè)10家,產品以五金加工為主。隨著農業(yè)基礎設施不斷齊全,村內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已形成山林2369畝,其中杉木240畝,、茶葉76畝、楊梅70畝、桔子92畝、毛竹156畝。特……。 |
葛家村位于大佳何鎮(zhèn)區(qū)東南向5公里處,石門公路穿村而過,交通便利。全村6個村民小組,510戶,1586人,其中黨員32名;擁有耕地面積691畝,山林面積9543畝,其中茶園150畝﹑筍竹兩用地6000畝,建有全鎮(zhèn)唯一的噴灌式筍竹兩用地基地;全村擁有企業(yè)10家,2012年全村實現(xiàn)工農業(yè)產值1658萬元,村級集體純收入1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658元。近年來,葛家村經濟發(fā)展迅速,基礎設施日益完善,人居……。 |
龍宮,這是一個多么美麗動聽的名字。這里說的龍宮,不是天上的龍宮,也不是大海里的龍宮,而指的是寧海深甽鎮(zhèn)一個山村,叫龍宮。相傳,這里是蛟龍藏臥之地。村西有個石竇潭,此潭處在懸崖峭壁之下,潭深無底,碧水輝映,常年不涸,猶如水晶宮。巨大的懸崖石壁有個涵洞,山谷澗的水淙淙地從洞中往下流淌著,外表看不見涵洞的形狀,神幽莫測帶來了神奇的傳說。蛟龍就藏在這幽深的巖洞里,還不時地在水潭里翻騰著,騰云駕霧,及時行雨……。 |
1961年從鹿山、杏樹兩村各劃出一部分組成聯(lián)合大隊,建村后承襲大隊名。1950年土改,1954年建立互助組,1961年從鹿山、杏樹兩村各劃出一部分組成聯(lián)合大隊,1983年改行政村,稱聯(lián)合村,2005年前童順利村并入聯(lián)合村。聯(lián)合村……。 |
原為杏樹大隊,1981年因重名,以住戶在前童東南角,緊靠塔山,更名為塔山大隊,后改行政村沿襲塔山之名。1950年土改,1954年成立互助組,1961年成立杏樹生產隊,1981年因重名,改稱塔山大隊,1983年改行政村,稱塔山村,2006年,下葉村并入塔山村。塔山村……。 |
以梅花會議精神而得名。1950年至1957年為拱西鄉(xiāng)白嶺村,1958年至1960年為東風,人民公社,村劃片編連,1961年至1968年為岔路公社白嶺根大隊管理委員會,1969年成立白嶺根大隊革命委員會,1979年撤銷革委會,成立白嶺大隊管理委員會,1983年公社改鄉(xiāng),大隊改為村民委員會。1992年全縣撤區(qū)并鄉(xiāng)擴外鎮(zhèn),白嶺根與祥里二個自然村合并一個行政村,駐地白嶺根。梅花村總戶數(shù)431戶,村民總人數(shù)……。 |
西翁行政村由西翁、嶺下謝、王土下三個自然村組成,全村共有208戶,753人,人均收入4388元,土地面積4684畝,其中耕地面積671畝,2007年村集體年收入10.5萬元,共有17名黨員,村民代表24人,村民小組6個,低保戶14戶,低收入戶46戶。2008年3-5月村三委會換屆后,三委會共8人,村黨支部書記為林小海,支委為吳祖旺、林吉歡,村委會主任為林敏輝,村委為蘆昌友、胡金燕,村合作社社長為林……。 |
白巖村是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深甽鎮(zhèn)下轄的行政村,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qū)劃代碼為330226112999。 |
以地處“管溪之東”而得名。解放前屬溪口鄉(xiāng)。1951年屬南屠鄉(xiāng),1956年屬溪口鄉(xiāng),1958年屬屠家園生產隊,1961年析建東岙大隊,1982年因重名,以管溪之東之意改稱溪東大隊,1983年改為村,2004年7月,撤銷溪東、花露山2行政村,合置溪東村。溪東村。……。 |
隔溪張村是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西周鎮(zhèn)下轄的行政村,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qū)劃代碼為330225102999。 |
因各村均處青山頭西南麓,故以山統(tǒng)稱之。1951年屬曉月鄉(xiāng),1958年建炮臺下、竹嶼、下存3生產隊,屬曉塘大隊,1961年改稱大隊,1983年改為村,2004年7月,撤銷炮臺下、竹嶼、下存3行政村,合置青山頭村。青山頭村……。 |
小百丈村由原來的小百丈自然村和小漁山自然村合并而來,位于南田島中部,依山傍水,東面翻山過去就是美麗的大沙村;山腳下依山筑壩,建成了百丈水庫,是鶴浦重要的飲用水源之一.小百丈村占地4165畝,其中耕地面積1260畝,山地503畝,小百丈村是縣重點柑橘基地,有柑橘1400畝,另外有楊梅地150畝,茶園150畝,毛竹30畝.村民主要收入靠農業(yè)為主.村常住人口416戶,總計1411人.村三套班子12人,在……。 |
因處大嶺后,故名。清乾隆間,夏姓祖自定海遷此建村。1951年屬民主鄉(xiāng),1958年建生產隊,1961年分建農漁2大隊,1983年改為村,1992年屬涂茨鎮(zhèn),2001年5月撤鎮(zhèn)農漁2村,合建大嶺后村。大嶺后村位于涂茨鎮(zhèn)東北沿海。全村共有農戶212戶,人口574人。耕地面積262畝。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057萬元,村級集體收入4.03萬元,村民人均收入7172元。……。 |
韓升村位于新橋鎮(zhèn)西北部,交通便捷,省道茅石線穿村而過。村域面積0.88平方公里,由外韓和小白蛇兩個自然村組成,全村106戶,341人。韓升村依山傍海,空氣清閑,風景秀麗。村民家家戶戶種植杏梅,已有五百年的歷史,韓家梅子酸甜可口,具有止瀉解渴、清瘡消腫等功效。附近的蟹鉗涂海水清澈無污染,魚、蝦、蟹等鮮美可口。 近年來,韓升村充分利用豐富的山、海、島、涂等資源,大力發(fā)展生態(tài)旅游業(yè)。在今年上半年,投資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