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做好省級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示范園區申報和監測工作的通知》(皖農產函〔2020〕379號)、《關于進一步做好省級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園區監測管理工作的通知》(皖農產函〔2020〕560號)要求,各市農業局及廣德市、宿松縣農業局認真組織申報并對2010—2018年的省級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園區進行監測。經初審、專家組評審、廳長辦公會議審定,擬認定望江縣、無為縣、渦陽縣為示范縣、合肥潤枝生態園等41個園區為2020年省級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園區。 |
肥東縣位于合肥市東部,江淮分水嶺南側。1949年2月3日建縣。縣域面積2181.6平方公里,縣內地勢略呈傾斜,北高南低,江淮分水嶺橫貫于縣境北部,形成長江、淮河兩大水系。轄12個鎮、6個鄉、2個開發園區。全縣戶籍人口108.5萬人,其中城鎮戶籍人口34.1萬人。肥東縣居皖中腹地,東望南京,南濱巢湖,西融合肥,北襟蚌埠,既有“吳楚要沖、包公故里”的盛名,又有“襟江近海、七省通衢”之美譽。肥東是安徽“……。 |
肥西地處安徽中部、合肥西南、巢湖之濱,1948年建縣。現轄4鄉8鎮4園區,總面積169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6.8萬,戶籍人口85.6萬,素有“淮軍故里、花木之鄉、工業新都、巢湖明珠”之美譽。先后榮獲全國文明縣城、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國家園林縣城、全國綠化模范縣、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示范縣、國家衛生縣城、“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等稱號。區位優勢明顯。地處合肥都市圈和皖江示范……。 |
五鋪農場、周末果蔬種植農場 。 |
亳州市譙城區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面積222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95萬畝,2021年末轄區戶籍總人口171.6萬人,轄21個鄉鎮和3個街道。譙城歷史悠久,是道家思想和道教文化的發源地,是中醫藥文化的發源地,是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魏武帝曹操、神醫華佗、道教至尊陳摶等皆誕生于此。譙城區位優越、交通便捷,濟廣高速、泗許高速在此交匯;商杭高鐵貫穿全境,亳州機場開工建設;105國道、311國道、307省道和縣……。 |
碭山縣位于安徽省最北部,皖蘇魯豫四省七縣(市)交界處,被譽為“世界梨都、水果之鄉、馬術名城”。全縣轄13個鎮、3個園區,面積1193平方公里,總人口100.2萬,先后榮獲國家級出口果蔬質量安全示范區、全國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全國綠色食品原料生產基地、100個無公害農產品(水果)生產示范基地達標縣、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創建區、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國家全域旅游創建單位、……。 |
界首市是安徽西北大門,位于京九經濟帶和歐亞大陸橋經濟帶交匯處,面向以上海為中心的華東經濟圈,背靠中原腹地,是東西進出的重要門戶,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全市總面積667.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2萬畝,人口73萬,轄18個鄉、鎮、辦事處。為省直轄市,省托阜陽市代管。界首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東漢時王莽、劉秀逐鹿于此,留下“王莽追劉秀”的千古史話,光武鎮成為全國唯一以皇帝年號命名的城鎮。南宋名將劉琦大敗金兀……。 |
淮南豆腐主題文化園、安徽寶根園生態農莊 。 |
襄河畔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QUANJIAOCHUZHOUANHUI)【拼音】quánjiāo【別稱】椒陵【建置】西漢初年【面積】1572平方公里【人口】45萬人【牌照】皖M·3【郵政編碼】239500【電話區號】0550【縣政府駐地】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儒林街【方言】江淮官話(洪巢片寧廬方言)【母親河】襄河滁河【名片】全國第一批生態農業建設縣、吳敬梓故里、2007浙商最佳投資服務縣、2008浙商最佳……。 |
金安區位于六安東部,毗鄰省會合肥,是六安市主城區,皖江城市帶和合肥都市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市唯一的全域省級重點開發區域。全區國土面積165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2.9萬,轄17個鄉鎮、5個街道及省級金安經濟開發區(六安市集中示范園區)。金安歷史悠久。是上古四圣之一司法鼻祖皋陶部族的聚居地,歷史遺存有皋陶墓、漢王墓等。是獸醫雙圣元亨兄弟、清代兵部尚書涂宗瀛、臺灣道臺熊一本、杰出愛國民主人士朱蘊山的……。 |
霍邱縣隸屬安徽省六安市,古稱蓼國。隋開皇十九年(599年)始設霍邱縣,至今有1400多年歷史。千百年來,這顆明珠歷久彌新,爍古耀今。淮域絕佳的風水寶地。被譽為“華夏風水河”的千里長淮,營造了霍邱三面環水、南擁沃原的佳境旺地。城東湖日出,煙波浩渺,流光溢彩。城西湖映月,碧荷揚花,清香醉人。臨淮崗大壩,橫跨淮上,理水安瀾。南原的田野,稻碩麥壯,四季豐收。地下的礦藏,開采正旺,日進斗金。在全市經濟社會發……。 |
2012年9月,經國務院批復,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下發《關于調整馬鞍山市部分行政區劃的通知》,撤銷馬鞍山市金家莊區和花山區,設立新的花山區。新花山區下轄1個鄉鎮、8個街道、39個社區、14個行政村,1個社區籌備組,總面積179平方公里,是全市核心主城區、商貿集中區、文教集中區、人居集中區。區劃調整以來,花山區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可喜局面,物質基礎更加殷實,經濟總量在全市城區保持領先,城市管理、園區載體……。 |
桃花源生態休閑農業園、馬鞍山市秋水漁歌休閑園 。 |
灣沚區位于安徽省東南部,長江下游南岸。東南鄰宣城市,西南接南陵縣,東北與當涂縣交界,西北毗鄰蕪湖市區。現轄灣沚、六郎、陶辛、紅楊、花橋5個鎮,總面積670平方公里,人口35萬人。榮譽名片有:全國文明縣城、科技進步先進縣、農田水利建設先進縣、群眾體育先進縣、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全省科學發展先進縣、發展非公經濟先進縣、新農村電氣化縣、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生態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范縣、雙擁模……。 |
繁昌區位于安徽省東南部,北靠長江,素有“皖南門戶”之稱,現轄6鎮、96個村(社區)、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國家級綠色園區),面積59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8萬。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早在240萬年前,這里就有古人類活動。新石器時期,先祖聚居繁衍,創造了燦爛的繆墩文化。西漢元封二年(前109年)設春谷縣,三國時期東吳名將周瑜曾任春谷長。晉元帝司馬睿南遷,在此僑置繁昌。南唐升元年間復置縣治后,繁昌名一直沿……。 |
旌德位于皖南腹地,西倚黃山。建縣于唐寶應二年(763),至今已有1250多年歷史。縣名寄意“旌表賢能,彰揚禮德”。全縣面積904.8平方公里,轄10個鎮,14.6萬人口,是宣城市唯一、安徽省第14個完全由鎮級建制組成的縣。旌德是中國靈芝之鄉、中國宣硯之鄉和全國首批創建生態文明典范城市。2017年9月21日,在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現場推進會上,旌德縣被國家環保部命名為全國第一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