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河源市文明委公布了《關于命名2020年河源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及復查確認繼續保留河源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的決定》,授予東源縣柳城鎮等16個鎮“河源市文明鎮”稱號,源城區源南鎮白田村等60個村“河源市文明村”稱號。 |
原聯城村中九聯與城頭各取一字合為聯城村,故名。解放前屬平山鄉管轄,1952年成立鄉,1957年隸屬平聯管區,1962年成立聯城鄉,1987年為村委會,1989年設管理區,1999年設村委會,2004年城頭村委會由龍川縣人民政府批準并入聯城村委會,沿用至今。聯城村……。 |
因位于田源鎮東部,故名田東村。1976年至1983年為田東大隊,1983年至1987年為田東鄉;1987年到1999年為田東管理區。1999年命名為田東村民委員會后沿用至今。田東村……。 |
解放后由原黃布(新星、新井力、新樂、新東)四個村,取其新布,故名。解放后屬金魚鄉,1958年屬新布大隊,1983年改為新布鄉,1987年改為村委會,1989年改為新布管理區,1999年設村委會,沿用至今。新布村……。 |
因原轄區內有兩個形似玳瑁的山,故名。1949年6月屬縣第二區何屋、曾屋二村,1951年稱縣四區玳瑁鄉(含今玳瑁,玳峰)。1958年稱鶴市公社玳瑁管理區,1959年春稱通衢公社玳瑁管區,1963年撤管區分玳瑁,玳峰兩大隊,1978年4月稱錦歸公社玳瑁大隊,1983年12月稱錦歸區玳瑁鄉(太樓并入),1987年4月分出太樓,稱玳瑁村委會,1989年稱管理區,1999年設村委會,沿用至今。玳瑁村……。 |
新中國成立前叫谷潭頭村,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改名為新潭。新中國成立前原谷潭頭村,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改名為新潭,屬義都鄉轄內為新潭村,1958年水貝公社轄時為新潭大隊,1983年義都區公社所轄為新潭鄉,1987年設立為村委會,1989年改為管理區,1999年重設村委會,沿用至今。新潭村……。 |
此地原有一個大坪,位于上方,故名。1949年解放后屬上坪區所轄,近圩鎮為上坪村政府,1953年改稱上坪鄉政府,1957年改稱上坪管區,1958年改稱上坪大隊,1983年改稱上坪鄉政府,1986年為村委會,1989年改稱上坪管理區,1999年改設村委會,沿用至今。上坪村……。 |
連塘村是廣東省河源市紫金縣龍窩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41621102209。 |
古時該村有一蕉園且生長很多香蕉,舊名蕉園,因客家方言“蕉”與“招”,“園”與“元”諧音,后改今名。1958年屬好義公社招元大隊,1961年屬上義公社招元大隊,1963年屬好義公社招元大隊,1973年屬上義公社招元大隊,1983年屬上義區招元鄉,1987年稱招元村委會,1989年改招元管理區,1999年設立招元村委會,沿用至今。招元村……。 |
1958年,屬蘇區公社成立高新大隊;1961年屬南嶺公社,稱磜頭大隊;1983年,撤社設區,磜頭大隊改為磜頭鄉;1987年,磜頭鄉改為磜頭村;1989年改為磜頭管理區;1999年撤銷管理區,設立彩頭村委會;2006年1月24日改為彩頭村,沿用至今。彩頭村……。 |
該地原稱“磜頭”,因地處烏禽嶂山腳下,熱水河上游而得名。1949年后改稱在上。“磜”與“在”同音,頭為上,即上游,故名。明代屬古名都下黃沙社磜頭村,清代屬古名都湯里社磜頭村,民國屬下黃砂鄉。1952年屬第五區(九和)在南鄉,1958年屬九和公社在上大隊。1961年由九和公社分出成立九樹公社,屬九樹公社在上大隊,1963年撤銷九樹公社并入九和公社,屬九和公社在上大隊。1973年4月,恢復九樹公社,隸……。 |
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個姓甘的人家,擔著母雞、狗仔遷居,當路過此地時,籃索突然斷了,便定居于此,并取名“籃斷”,后取諧音“南村”,故名。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稱南美大隊,1983年撤社設區,改稱南美鄉,1987年改設管理區。1999年撤銷管理區,設立南村村委會,沿用至今。南村村……。 |
1958年屬藍塘公社佛嶺大隊,1961年屬鳳安公社佛嶺大隊,1983年大隊改為鄉;1987年改為佛嶺村委會,1989年改為管理區,1999年撤區設村,設立佛嶺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佛嶺村……。 |
1961年由復利大隊分設時取名利民,寓意益國利民、家國有利,故名。明清屬寬得都柏埔社、柏興約。1929年屬柏平鄉。1952年實行新編區體制屬第十區。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屬復利大隊,1961年體制下放,由復利大隊分設利民大隊。1983年撤社設區,利民大隊稱利民鄉,1986年撤區建鄉(鎮)設利民村委會,劃出倉下、圩頭、坪圍成立居委會,1989年撤村委會設利民管理區,1998年撤銷管理區,稱利民村……。 |
因該轄區的塘背村,有座山形似一條龍,順秋香江而下,勢不可擋,古時因地形起名“川龍”,解放后改稱新龍,故名。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屬九和公社,稱新龍大隊;1961年,屬瓦溪公社,1963年屬新龍大隊,1983年,撤社設區,改為新龍鄉,1987年改為新龍村委會,1989年新龍鄉改為新龍管理區;1999年撤銷管理區,改為新龍村委會,沿用至今。新龍村……。 |
因安全水流過升平村中間穿過,因水土流失河流往外移,將原有耕地水田被水沖毀為了保護水田,造橋砌護墻,故名。1958年屬義容人民公社升平大隊;1983年,撤社設區,改為橋田鄉;1987年,改為橋田村委會;1989年改為橋田管理區;1999年撤銷管理區,設立橋田村委會;沿用至今。橋田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