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點推薦 > 2020年度洛陽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10]
2020年度洛陽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10]
2021年3月8日,根據《洛陽市司法局洛陽市民政局關于開展2020年度洛陽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活動的通知》要求,為激勵先進,充分發揮典型示范帶動作用,經廣泛發動、自評申報、鄉鎮初審、縣(市、區)司法局和民政局復審、市司法局和市民政局抽查、審查,擬命名偃師市大口鎮山張村等360個村為2020年度洛陽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孟津縣城關鎮賈滹沱社區等146個社區為2020年度洛陽市民主法治示范社區。 |
據傳古代邵夫子到此私訪,夜宿落,稱“留邵”后念轉音為“留召”故稱。1943年設留召保,屬張塢鄉。1947年9月宜陽分為宜南、宜北2個縣,設留召鄉,屬程屋區。1949年2月宜南、宜北2個縣合并為留召鄉,屬宜陽縣程屋區。1950年春留召鄉屬第五區(程屋)。1951年11月屬第六區(程屋)。1958年8月建留召大隊,屬張塢人民公社。1983年5月為留召村民委員會,屬張塢鄉。2010年12月為留召村民委員……。 |
原名彭溝,后改為龐溝,以姓氏加村勢地貌命名。故名龐溝。1943年設龐溝保,屬張塢鄉。1950年龐溝鄉,屬第五區(程屋)。1951年屬第六區(程屋)。1955年為龐溝鄉,屬五區(三鄉)。1958年建龐溝大隊,屬張塢公社。1983年5月為龐溝村民委員會,屬張塢鄉。2010年12月為龐溝村民委員會,屬張塢鎮。龐溝村……。 |
程午村是河南省洛陽市宜陽縣張塢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10327108207。 |
據傳:早年有一位學識淵博、品德高尚的程光子,人們稱之為“夫子”,以后演變為“程子”故稱。1943年設程子保,屬張塢鄉。1947年9月宜陽分為宜南、宜北2個縣,設程子鄉,屬程屋區。1949年2月宜南、宜北2個縣合并為程子鄉,屬宜陽縣程屋區。1950年春程子鄉屬第五區(程屋)。1951年11月屬第六區(程屋)。1958年8月建程子大隊,屬張塢人民公社。1983年5月為程子村民委員會,屬張塢鄉。2010……。 |
據傳當地有三個水泉,一個龜泉,一個眉泉,一個鳳泉,三泉水面相平,按方位有平南、平北之分,故稱。1943年設平南保,屬張塢鄉。1947年9月宜陽分為宜南、宜北2個縣,設平南鄉,屬程屋區。1949年2月宜南、宜北2個縣合并為平南鄉,屬宜陽縣程屋區。1950年春平南鄉,屬第五區(程屋)。1951年11月,屬第六區(程屋)。1956年11月為平南鄉,屬五區(三鄉)。1958年8月建平南大隊,屬張塢人民公社……。 |
據傳:遠年姓史的遷居此處,故名史莊。1943年設史莊保,屬趙保鄉。1958年成立趙保人民公社。1960年建史莊大隊,屬趙保人民公社。1983年5月史莊大隊改稱史莊村民委員會,趙保人民公社改稱趙保鄉,屬趙保鄉。2013年撤鄉設鎮,趙保鄉改稱趙保鎮,史莊村民委員會屬趙保鎮,沿用至今。史莊村……。 |
處于嶺上的十字交叉口,故取名十字嶺。1947年9月宜陽縣分為宜南、宜北2個縣。設十字嶺鄉,屬宜南縣趙保區。1949年2月宜南、宜北2個縣合并,設十字嶺鄉,屬宜陽縣趙保區。1960年建十字嶺大隊,屬趙保人民公社。1983年5月十字嶺大隊改稱十字嶺村民委員會,趙保人民公社改稱趙保鄉,屬趙保鄉。2013年撤鄉設鎮,趙保鄉改稱趙保鎮,十字嶺村民委員會屬趙保鎮,沿用至今。十字嶺村……。 |
因有龍王廟一座,故稱。1958年成立趙保人民公社。1960年新建龍王廟大隊,后大隊遷至谷家凹,屬趙保人民公社。1983年5月機構改革,設龍王廟村民委員會,屬趙保鄉。2013年撤鄉設鎮,趙保鄉改稱趙保鎮,龍王廟村民委員會屬趙保鎮,沿用至今。龍王廟村……。 |
因位于深溝處,地勢較陡,故名陡溝。1943年設陡溝保,屬福昌鄉。1947年8月宜陽解放。9月置宜北縣。1949年2月宜南、宜北兩縣合并后設宜陽縣韓城區人民政府。1960年建陡溝大隊,屬韓城人民公社。1983年5月改稱陡溝村民委員會,屬韓城鄉。1998年12月為陡溝村民委員會,屬韓城鎮。陡溝村……。 |
此村群山環繞,周圍有五個山頭,象征五岳,且中間有一條溝,故名五岳溝。1958年8月建五岳溝大隊,屬韓城人民公社。1983年5月改稱五岳溝村民委員會,屬韓城鄉。1998年12月為五岳溝村民委員會,屬韓城鎮。五岳溝村……。 |
因背坡面河,窯多房少,稱上、下窯,后上、下窯合并稱窯上。1943年設窯上保,屬福昌鄉。1947年8月宜陽解放。9月置宜北縣。1960年建窯上大隊,屬韓城人民公社。1983年5月改稱窯上村民委員會,屬韓城鄉。1998年12月為窯上村民委員會,屬韓城鎮。窯上村……。 |
傳說戰國時,韓國的官員家屬居住在湖心亭,因年久變遷,湖水枯竭,形成村莊。故名官東。1943年設官莊保,屬福昌鄉。1947年8月宜陽解放。9月置宜北縣。1948年2月設官莊鄉,屬韓城區。1951年11月官莊鄉屬四區(韓城)。1958年8月建官東大隊,屬韓城人民公社。1983年5月改稱官東村民委員會,屬韓城鄉。1998年12月為官東村民委員會,屬韓城鎮。官東村……。 |
據傳明豐年間有一鎮北元帥北邵曾屯兵于此,故名北邵,后人沿改為北召。1943年廢區設鄉,北召保隸屬于石陵鄉公所。1947年9月設鄉,北召鄉屬宜北縣柳泉區。1949年2月北召鄉隸屬于宜陽縣柳泉區。1958年8月實行人民公社化,為北召大隊,隸屬于鹽鎮人民公社。1983年5月機構改革,為北召村民委員會,隸屬于石陵鄉。2005年12月鄉鎮機構改革,石陵鄉并入鹽鎮鄉,合并后稱鹽鎮鄉。北召村民委員會隸屬于鹽鎮鄉……。 |
因早前村中有一條南北向的大溝,溝里黃沙較多,故稱沙溝。1943年廢區設鄉,沙溝保隸屬于石陵鄉公所。1947年9月設鄉,沙溝鄉屬宜北縣柳泉區。1949年2月沙溝鄉隸屬于宜陽縣柳泉區。1950年春石陵鄉隸屬于第三區(柳泉)。1958年8月實行人民公社化,沙溝大隊隸屬于鹽鎮人民公社。1983年5月機構改革,沙溝村民委員會隸屬于石陵鄉。2005年12月鄉鎮機構改革,石陵鄉并入鹽鎮鄉,合并后稱鹽鎮鄉。沙溝村……。 |
據馬氏家譜記載,馬坡原名白楊坡,明代萬歷年間,馬姓兩兄弟因避難從洛陽遷此開荒種地,故名馬坡。因村委會位于,故得名馬坡村民委員會。馬坡原名白楊坡,后改名馬坡。明代,屬內埠里。民國時,屬蔡店區。1941年,屬內埠鄉。1947年,屬內埠區。1949年,屬五區,后劃歸南坡鄉。1953年,屬東金莊鄉。1957年,屬雙泉鄉。1958年,屬內埠公社雙泉大隊。1960年,成立馬坡大隊,屬內埠公社。1984年,改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