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淘寶村已經廣泛分布于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包括浙江省、廣東省、江蘇省、山東省、河北省、福建省、河南省、湖北省、天津市、北京市、江西省、安徽省、上海市、四川省、陜西省、湖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重慶市、遼寧省、山西省、云南省、吉林省、貴州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黑龍江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海南省、甘肅省。2020年上半年,淘寶村已超過5000個。 |
華東村簡介 華東,俗稱“沛尾”。地理位于木蘭溪入海口南岸,為莆田南洋平原。境內綠野連綿、碧流環繞,水泥村道及機耕道遍布村舍阡陌之間,水陸交通極為便利。地域面積1.928平方公里。轄5個自然村。分16個村民小組,993戶,人口4825人,黨員121人,其中預備黨員1名,黨員數占總人口數2.5%,其中女黨員19人。華東村有耕地面積1931畝,人均0.4畝地,全村經濟作物以水稻、蔬菜為主,年可三熟,是興……。 |
華中村簡介 華中村位于荔城區黃石鎮以北2公里處,東臨本鎮華東村,南臨本鎮井后村,北是臨本鎮華堤村。全村方圓面積約9.5平方公里,14個村民小組,975戶,人口4383人,村配備兩委干部10人,共有黨員137人,其中預備黨員4人,村-戶代表95人,全村經濟作物以水稻、蔬菜、食用菌等為主,農民人均收入9807元。 走進黃石鎮華中村,迎面是綠意盎然的田野、潔凈寬敞的水泥通道,再往前,可以看見村民在百年老……。 |
華堤村簡介 華堤村座落于福建省莆田市(原興化府)木蘭溪下游沖積平原南洋水鄉之地,隸屬于莆田市荔城區(原莆田縣)黃石鎮。其四鄰為:東與華東村相鄰;西與清前、清后村接壤;南與華中村相接;北與江東村隔河相望。整個村落距離臺灣海峽西岸木蘭溪入海口—-三江口1.5公里。村落區域內河流縱橫交錯,形成了充足的農田灌溉網和便利的內河運輸水道。福廈高速公路貫穿境內。此外,還有南北和東西走向的黃涵公路主干線和荔港大道……。 |
下江頭村簡介下江頭村位于荔城區黃石鎮最西北的一個特殊村莊,也是歷史祖傳的鐵器加工業村,東靠歷史寧海古橋,西靠西利村,南靠下埭村,北靠木蘭下游。全村571戶,人口2453人,耕地面積500多畝,分布為八個村民小組,村配備兩委干部7人,共有黨員82人,其中預備黨員1人,村-戶代表62人,村方圓面積約1.2公里,在這人多地少的情況下,村黨支部帶領群眾走向以農業為基礎,鐵器加工為向導,從手工加工走向機械農……。 |
西洪村簡介 西洪村位于荔城區黃石鎮以西6公里處,東臨橋兜村,南臨本鎮清后村,西是秀麗的木蘭溪。全村方圓面積約9.5平方公里,23個村民小組,1837戶,人口7318人,村配備兩委干部9人,共有黨員189人,其中預備黨員8人,村-戶代表98人,全村經濟作物以水稻、米粉加工等為主,農民人均收入9808元。 走進黃石鎮西洪村,迎面是綠意盎然的田野、潔凈寬敞的水泥通道,再往前,可以看見村民在百年老榕樹下悠……。 |
下坂村下坂村坐落于壺公山腳下,路鎮中心2.5公里,原系渠橋鄉舊鄉址。全村共有4260人,分布在5個自然村,16個村民小組,黨員164名,耕地面積1710畝,村道5公里,下坂村主要產業是食用菌、水果等。該村原2100畝荒山地,現已種值了枇杷,龍眼,芒果等優質的水果樹,年產量達4000多噸,是新度鎮重要的水果基地之一。該村部分村民還種植食用菌如蘑菇,巴西菇等,農民人均純收入3250元。 ……。 |
錦墩村錦墩村(俗稱外墩),地處壺公山麓,木蘭溪下游,北靠城笏公路,東靠新坂路,距鎮中心1.5公里,村內各道路均為水泥路面,村道總長5公里,交通十分方便。全村共6個自然村,15個村民小組,共有人口5576人,黨員164名,耕地面積1876畝,農民人均純收入3535元。該村的鑄造、翻砂及多種手工業傳統工藝歷史悠久,目前全村已發展鑄造、翻砂廠20多家,主要生產剪刀、米粉銅底、鞋模等。近年來,該村又發展以……。 |
南梧塘村南梧塘村位于壺公山下,木蘭溪畔,東與揚美村相連,南與錦墩村接壤,西靠鄭坂村,北與鄭坂村和東壩村相連,距鎮中心僅2公里。全村共有4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共有550戶,總人口2380人,黨員76名,現有耕地面積790畝,村道2.5公里。該村盛產稻米、荔枝、龍眼和蔬菜、食用菌等,是荔城區蔬菜生產基地之一。農民人均純收入3020元。……。 |
揚 美 村揚美村與新度村、新溪村、梧塘村、東壩村、錦墩村等五個村相鄰,距鎮中心1公里,全村有10個村民小組,全村總戶數836戶,總人口3793人,總勞動力1890人,黨員105名,現有耕地面積1008畝,村道6公里。禽苗業是該村經濟收入的主要支柱之一,商業飲食業也是該村經濟收的重要來源。農民人均純收入3394元。……。 |
白埕村白埕村位于木蘭溪下游岳公段城鄉結合部,距鎮中心2.5公里,距離市區只有3公里,以城秀公路為界,木蘭溪貫境而過,交通便利。有12個村民小組,全村總戶數549戶,總人口2465人,黨員59名,現有耕地面積560畝,村道7公里。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農戶從事禽苗的生產及飼養,多年來已形成了產、運、銷一條龍的格局,農民人均純收入3490元。該村有數家民營企業,分別有鞋廠4家,飼料廠1家,印染廠1家,年產……。 |
港利村港利村位于莆田南洋平原,木蘭溪下游,距鎮距鎮中心2.5公里,東郊黃石鎮清后村,南靠本鎮洋埕村,北望鎮海辦張鎮村,西距城笏公路15公里,全村723戶,人口3466人,黨員92名。全村耕地面積1100畝,主要種植水稻,同時,該村也是名聞遐爾的禽苗之鄉。現有村道7公里。農民人均純收入3382元。……。 |
位于興化平原,有許厚地,有水環繞,稱洋埕、洋城、陽城。宋、元時期屬感德鄉;明、清時期屬五區國清里;民國時期屬三區黃石鎮、熙寧鄉洋埕保;新中國成立后屬三區洋埕鄉、五區清洋鄉洋埕高級社、黃石高級洋埕大隊;1966年成立渠橋公社洋埕大隊;1985年改稱渠橋鄉陽城村;1990年渠橋鄉改新度鎮,稱新度鎮陽城村;2002年為荔城區新度鎮陽城村,設陽城村委會。陽城村……。 |
樟 橋村樟橋村村位于城秀公路左側,距鎮中心2公里,屬于興化南洋平原低洼地帶,面積約0.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60畝,全村總戶數304戶,總人口1523人,黨員35名,村道6公里。該村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為種植蔬菜、豌豆、絲瓜等經濟作物和蓄禽養殖業。該村還擁有年產值達5000萬元以上民營飼料企業一家,年產值達百萬的民營企業6家。農民人均純收入3450元。……。 |
原名珠壩,后因村的形狀像手柄,故名。宋、元時期屬感德鄉;明、清時期屬四區南力里;民國時期屬三區黃石鎮、興溪鄉、樟勝保;新中國成立后屬三區新度鄉;1961年建厝柄大隊;1984年為厝柄村,屬莆田縣渠橋鄉;1992年屬莆田縣新度鎮;2002年至今為莆田市荔城區新度鎮厝柄村,設厝柄村委會。厝柄村……。 |
蒲 坂 村蒲坂村南依壺公山,距鎮中心1.5公里,西畔木蘭支流,北靠莆秀公路。全村農田面積2050畝,人口6146人,戶數1300戶,分成25個村民小組,黨員90名。該村是一個以農業用地,禽畜養殖業為主的專業村,農民人均純收入收入3522元,蒲坂村于1994年開始舊村改造、新村建設工作。現已建成200幢商住樓,并分別建成一條寬10米,長300米和二條寬8米長300米的水泥主村道,村道總長7公里,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