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2021年度廣安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示范村

2021年度廣安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示范村

  2021年度廣安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示范村
  大龍鄉太山村轄11個村民小組,367戶,1365人,建檔立卡貧困戶8戶25人,易地搬遷戶5戶12人,村黨支部下設3個黨小組,有中共黨員34人。全村耕地面積988.4畝(其中765畝,土200畝),人均耕地面積0.72畝,有塘堰11口,年出魚10000公斤,年出欄生豬255余頭,泥結石公路4公里,水泥硬化公路3公里。全年外出務工人員786人,可創造3930萬元的務工收入!。
  由原來的三清村和黎明村合并后各取一字而得名三黎村。建國前屬花橋鎮12保。1953年為消河鄉黎明村。1966年將三清村和黎明村合并建立三黎大隊。1984年社改鄉屬消河鄉三黎村。1992年10月三黎村并入花橋鎮。1994年6月更名為消河鄉三黎村。2019年12月更名為花橋鎮三黎村。2020年5月,撤絹子村,并入三黎村。三黎村……。
  據境內“新寺嶺”,山嶺上系解放前建的一新寺,村以此得名新寺村。建國前屬花橋鎮第6保,1953年為消河鄉新寺村。1961年改名消河公社新寺大隊。1984年社改鄉,改名消河鄉新寺村。其名稱并沿用。2019年12月,將消河鄉并入花橋鎮,更名為花橋鎮新寺村。2020年5月,撤白泥村,并入新寺村。新寺村……。
  石梯村距離城區40.1公里,距離白馬鄉人民政府2.1 公里,轄7個村民小組,總戶數363戶,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9戶,貧困人口87人。全村共有低保戶50戶,殘疾戶15戶,實施易地扶貧搬遷14戶,危房改造19戶,硬化公路7公里,新建便民路7.5公里,發展檸檬產業700畝,全村2016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 6300 元。……。
  因境內有天臺山而得名天臺村。建國前屬馬壩鄉第16保。1951年改為轉龍村。1961年為馬壩公社天臺大隊。1984年社改鄉為馬壩鄉天臺村。1992年10月撤馬壩鄉,改為悅來鎮天臺村。2020年5月將天臺村和花蓮村合并。天臺村……。
  境內一寨上刻有佛像,因“佛”“!蓖簦子枚,當地群眾稱之為福城寨,村以寨得名福城村。建國前屬大興鄉第2保。1950年為第2村。1961年為工農大隊。1980年更名大安公社福城大隊。1984年社改鄉為大安鄉福城村。1992年10月撤鄉,為大安鎮福城村。福城村距離鎮政府1.5公里,本村有12個村民小組,共562戶、1922人,黨員33人,預備黨員3人,積極分子2人,勞動人口1120人,村常職干部……。
  原方井村和劍山村建制調整后合并,取原方井村和劍山村“井”“山”二字而得名。建國前東岳鄉9保,1951年改名仙魚村,1958年為方井管理區,1972年為東岳公社方井大隊,1984年社該鄉為東岳鄉方井村,2020年5月20日村級建制調整,由原方井村和劍山村合并成立井山村至今。東岳村……。
  斜石村離城區41公里,距鄉鎮政府駐地4公里,幅員面積1.9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10畝。轄11個村民小組,總戶數484戶,1655人,中共黨員35名,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0戶、貧困人口76人。實施易地扶貧搬遷8戶,硬化公路3.8公里,發展水稻產業840畝,全村2017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2970元!。
  古佛村位于廣安區彭家鄉東北面,距廣安城區15公里,據彭家鄉政府4公里,幅員面積1.1公里,現有耕地總面積673.5畝,轄區設9個村民小組 ,共有村民314戶,1023人。古佛村經濟收入主要以稻谷、大豆、玉米、紅苕等傳統種植業及生豬養殖業為主,現引進業主養殖波爾山羊、蓮藕基地80畝,帶動周邊農戶致富。村黨支部部下設4個黨小組,黨員43人。2017年人均純收入8530元!。
  碧佛村位于肖溪鎮西部,距離肖溪場鎮約1.5公里,幅員面積3.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56畝,轄7個村民小組,全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64戶,184人,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碧佛村采取政策及幫扶單位,幫扶責任人幫扶措施,通過發展養殖,種植,硬化公路2.5公里,新修入戶便民路3公里,四改三建27戶,房屋改造11戶、易地扶貧搬遷18戶等工程,碧佛村所有貧困戶于2016年脫貧!
  原名新農村,1984年命名,以“樹立社會主義新風尚”之意而得名。解放前屬三溪鄉第4保,轄8個甲。1951年名新農村,屬三溪鄉。1955年合作化時期,屬三溪鄉,轄4個初級社。1958年公社化時改名新農大隊,屬三溪公社。1984年社改鄉時屬虎城鄉,村更名為新風村,轄9個村民小組。1992年撤區并鄉建鄉時村名未變。2015年5月撤鄉設鎮,屬虎城鎮至今。新風村位為虎城鎮的大門口,距離虎城場鎮3.5公里。全……。
  觀閣鎮七谷村,位于觀閣鎮西北方,距觀閣場鎮2.5公里,東與觀南村毗鄰,南同小石村接壤,西與長路村為鄰,北與埝口村相接。東西長2公里,南北長2公里,幅員面積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12.77畝,其中田1122畝,土90.77畝。全村8個村民小組,434戶人,村民1654人,其中農業人口1584人,非農業人口21人,男875人,女779人,勞動力1008人,常年外出1000人,在家常駐人口654人,其……。
  大店村位于桂興鎮北部順槽,東與響水村相鄰,南與洪鍋村相鄰,西與龍灘鎮朱家村相鄰,北與龍灘鎮保洞村相鄰。村委距桂興場鎮15公里。屬干旱漏水區和石漠化治理區。全村幅員面積5.42平方公里,林地面積6166畝,耕地面積176.4畝。其中(田76畝,土100.4畝)。村轄7個村民小組,共計258戶1016人,勞動力448人。村內以種植玉米、紅薯等糧食作物為主。……。
  1980年命名,因境內一塊大水田,故以“大田”而得名。解放前屬代市鎮第8、9保各一部分。1951年土改時,第8村(此部分)改為龍山村,第9村改為明星村。1953年從代市鎮析出部分成立龍山鄉,龍山村并入大巖村,明星村并入新明村。1956年撤銷龍山鄉,并入長五鄉。1958年公社化時,長五鄉并入代市公社,改為新明管理區,屬代市公社。1961年,從代市公社析出建立長五公社,原新明大隊改名大巖大隊,并改屬長……。
  大良村據境內大良坪得名。大良城是廣安軍治響應四川制置宣撫史余玠為抵御蒙軍將軍,遷至山寨占據制高點而修建的。城的四周有護衛的小城和寨堡,東有大巖寨、曾家寨,東門處有聳立陡峭的“對山”,對山有九曲連環洞,幾個入口進入以后可以互通,南有太平寨,西有雙魚城,北有號稱“一峰插天”的小良城,故名。解放前屬大良鄉第1保。1950年改名大良村。1951年土改時村名無變,屬大良鄉。1955年農業合作化時改名大良初級……。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网爆门 | 亚洲综合另类专区在线 | 日本免费无遮挡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五月天在线精品电影 | 特级婬片国产在线观看 | 一级似看大片中文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