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六盤水市市級文明村 |
常明村位于野鐘鄉北部,鄉政府所在地,北坻響石村、東接果布嘎鄉新農村、西與歸貴坪村接壤、南與野鐘村毗鄰,交通便利,境內有水盤線、楊果線穿過。全村總面積19.8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積3621畝,是一個聚居漢、苗、彝等民族的行政村。下轄14個村民組1028戶4048人,其中農業人員3727人,非農業人口321人。全村主要糧食作物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有烤煙、馬鈴薯、核桃等。2010年常明村種植烤煙258……。 |
發射村位于野鐘鄉南部,東與果布嘎鄉接壤,南與普安縣隔江想望,西與花嘎鄉毗鄰,北與新發村相鄰。全村總面積29.9平方千米,總人口3034人,所轄14個村民小組,主要居住苗族、布依族。我村土地肥沃,氣候溫和,草資源豐富,經濟發展主要以種養殖業為主。交通便利,水普公路橫穿我村,主要農作物以玉米、水稻、洋芋為主,以黃果、甘蔗、桔子、生姜等經濟作物為輔。全村人均純收入2300元。 --人口總數:3034人 ……。 |
羅多村位于營盤鄉政府北面,與哈青村相鄰,全村總戶926戶,常駐人口3559人,經濟發展類型,耕地面積1619畝,傳統農業型,村民人均純收入1500元,村主要產業,種植業和養殖業,支柱產業養殖業,村主要農作物玉米、洋芋,麥子等。--人口總數:3559人 農業人口:3500人非農業人口:59人--行政區面積:24.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619.0畝--主要民族成分:漢,苗,彝族,白,布依發展口號:大力……。 |
大田村位于玉舍鄉政府西南部,距玉舍鄉政府所在地7公里。由原大田、群益、老營三個村合并而成。全村總面積23.69平方公里,轄6個村民組, 947戶3924人,共有黨員51名,危房(茅草屋)改造245戶,已改造26戶,農村低收入人口193戶565人。農作物以玉米、馬鈴薯為主,村無任何礦產資源,是一個以農業經濟為主的村。全村耕地面積1890畝,林地面積12568畝,人均收入2458元,人均占有糧415公……。 |
興隆村位于紙廠鄉政府西南面,距離紙廠鄉政府駐地12公里,總面積22.26平方公里,轄8個村民組,821戶2975人,地理位置偏僻,平均海拔2100米,年平均氣溫10度左右,現有耕地2387.5畝,人均0.72畝。2010年,村級積累達5.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657.64元,人均占有糧680公斤。進步中的興隆村,與貴陽的白菜基地威寧緊緊相連,勤勞淳樸的興隆人民有種植菜蔬的良好傳統,憑借土地多、……。 |
青松村位于玉舍鄉政府北部。由原前龍、青松、新河三個村合并而成,距鄉政府所在地3公里。全村總面積17.85平方公里,轄6個村民組, 621戶2632人,共有黨員32名。危房(茅草屋)改造50戶,已改造5戶。農村低收入人口182戶350人。全村耕地面積1560畝,林地面積17250畝,人均收入2872元,人均占有糧375公斤,平均海拔1800米。農作物以玉米、馬鈴薯為主,村無任何礦產資源,是一個以農業……。 |
因該地植被茂盛,村民建寨時便以木柯命名。該地名歷史沿用至今。1958年成立中發、元箐、紅發大隊。1984年中發、元箐、紅發大隊改為中發、元箐、紅發村。2013年中發村并入紅發村。2015年6月元箐村、紅發村合并為木柯村。木柯村……。 |
奪坭村位于化樂鄉東北部,距鄉政府10余公里,東與六枝特區牛場鄉平寨村和黃坪村接壤,北與納雍縣曙光鄉隔河相望,西與本鄉茅草坪村相連,土地面積1785平方公里,轄18個村民組,全村總人口4319人1217戶,村內無任何礦藏資源,村里聚居著苗族、彝族、水族、布依族和漢族等民族,是化樂鄉面積最大的行政村。奪坭村有一塊肥沃的土地,特別適合種植業的發展。 --人口總數:4319人 農業人口:4300人非農業人……。 |
相傳在該村曽經出現一只鳳凰在此村天空之上盤旋飛翔,故而得名。該地名歷史沿用至今。1958年成立茅草坪、埡口大隊,寨根底、滑石、楊家營大隊。1984年茅草坪、埡口大隊,寨根底、滑石、楊家營大隊改為茅草坪、埡口村隊,寨根底、滑石、楊家營村。2004年1月將茅草坪村、埡口村合并為茅草坪村,將寨根底村、滑石村、楊家營村合并為滑石村。2015年1月將茅草坪村、滑石村合并為鳳凰村。鳳凰村……。 |
化啟村位于化樂鄉西北部,東臨化樂鄉奪坭村,南臨化樂鄉五星村,西與陡箐鄉土發村接壤,北臨化樂鄉貓場村,距化樂鄉政府3公里,全村總面積6平方公里,轄13個村民組,總人口3400多人,其中農業人口3300多人,非農業人口100多人。全村耕地面積1998畝,境內主要居住著穿青、彝、漢等民族,主要以生產玉米、馬鈴薯、稻谷為支柱。另外,在化啟村境內還有年產30萬噸的錦源煤礦和30KV的小溝變電站,現在化樂煤業……。 |
化樂村位于化樂鄉政府南面,距鄉政府所在地3公里,距水城縣縣城45公里。化樂村總面積1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450畝,水田面積500畝,最高海拔1200米,最低海拔100米,全年有霜期45天,無霜期320天,年平均氣溫14.5度。化樂村主要以種養殖為主,主要種植玉米、水稻、洋芋、花生、大豆、蔬菜等農作物,養殖業以養豬、養牛、養羊為主。化樂村煤礦資源豐富,現有年產30萬噸的朝陽煤礦和大田煤礦已投入生產……。 |
源于清朝末年因當時的趙姓來到此處居住,雙龍潭發源往下的水經過趙家門前而得名。該地名歷史沿用至今。1958年成立趙家河豬場、趙家河、迷達、杉林大隊。1984年趙家河豬場、趙家河、迷達、杉林大隊改為豬場、后河、迷達、杉林村。2004年1月后河村、豬場村合并為豬場村,將迷達村、杉林村合并為迷達村。2015年1月豬場村、迷達村合并為趙家河村。趙家河村……。 |
大壩村位于月照鄉東部,距六盤水市中心城區僅20公里,距鄉政府僅12公里,東鄰水城縣董地鄉大窯村,西靠本鄉小屯村、雙洞村,南接老鷹山鎮、玉頂村,北壤獨山村。全村總面積6.2平方公里,轄3個村民組168戶607人,現有勞動力310人,耕地面積285畝,蔬菜種植面積30畝,長勢喜人,多數品種已成熟上市,其他品種即將成熟上市。全村已通油路,同時實現組組通公路,交通便利。大壩村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冬無嚴……。 |
馬壩社區系月照鄉少數民族聚居較為集中的社區之一,位于月照鄉西南部,東與荷城教場和本鄉響水社區接壤,南與水鋼公司相鄰,西與荷城辦事處三塊田社區連接,北壤小屯社區;周邊毗鄰大型工礦企業,地處城郊,距市中心3公里。2010年被列入鐘山區水月經濟循環試驗規劃區。社區屬山地平原地貌,溝壑較小,山體呈坡狀分布,西高東低,壩地相對集中,沙溝林場面積1500畝,植被保護較好。土壤為膠泥地,土質較為肥沃,社區轄3個……。 |
小屯村位于月照鄉政府東南部,距六盤水市中心區5公里,東低大壩村,南與響水社區相連,西與馬壩村接壤,北與雙洞村相接。全村總面積11.72平方公里,轄9個村民組577戶1635人,現有勞動力1635人,耕地面積1440畝,蔬菜種植面積210畝,森林覆蓋率70%左右,全村種、養殖業為主,人均收入2456元,村內有小學一所,教師10人,學生200人,全村已通油路,同時實現組組通公路,交通便利。小屯村屬北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