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根據(jù)《云南省愛衛(wèi)辦關(guān)于進一步規(guī)范創(chuàng)建國家和省級衛(wèi)生城鎮(zhèn)工作管理程序的通知》、《云南省衛(wèi)生鄉(xiāng)鎮(zhèn)檢查評比辦法及標準》和《云南省衛(wèi)生村檢查評比辦法及標準》要求,省愛衛(wèi)辦于2021年9月至12月對各州市2021年度新申報創(chuàng)建云南省衛(wèi)生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村進行了考核驗收,經(jīng)省愛衛(wèi)辦綜合復(fù)核評估,有139個鄉(xiāng)鎮(zhèn)、2165個村分別達到了省級衛(wèi)生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村標準。 |
新樓房,因建村時新蓋樓房得名。1965年以前為新樓房管理區(qū),1965-1983年為新樓房生產(chǎn)大隊,1983-1986年為新樓房小鄉(xiāng),1986-2000年為新樓房辦事處,2000年改為新樓房村民委員會。新樓房村……。 |
永勝村,曾在河邊燒蘆柴種地,又屯過田得名火燒屯。后改現(xiàn)名,取長勝之意。1965年以前為永勝管理區(qū)。1965-1983年為永勝生產(chǎn)大隊。1983-1986年為永勝小鄉(xiāng)。1986-2000年為永勝辦事處。2000年改為永勝村民委員會。永勝村……。 |
彝語地名,挪地意為黑彝族的小壩子,分大小挪地。1965年以前為挪地管理區(qū),1965-1983年為挪地生產(chǎn)大隊,1983-1986年為挪地小鄉(xiāng),1986-2000年為挪地辦事處,2000年改為挪地村民委員會。挪地村……。 |
彝語大密郎,“密”為米的近音,意為栽秧,郎為開闊地,全意為在開闊地上種稻谷的村子。1965年以前為密郎管理區(qū),1965-1983年為密郎生產(chǎn)大隊,1983-1986年為密郎小鄉(xiāng),1986-2000年為密郎辦事處,2000年改為密郎村民委員會。密郎村……。 |
1965年以前為瓦窯管理區(qū),1965-1983年為瓦窯生產(chǎn)大隊,1983-1986年為瓦窯小鄉(xiāng),1986-2000年為瓦窯辦事處,2000年改為瓦窯村委會。瓦窯村……。 |
1965年以前為舊縣管理區(qū),1965年-1983年為舊縣生產(chǎn)大隊,1983-1986年為舊縣小鄉(xiāng),1986年-2000年為舊縣辦事處,2000年改為舊縣村委會,2010年成立舊縣社區(qū)。舊縣社區(qū)……。 |
駐地小房子,清末宣威任姓到此定居,搭一間小草房。1965年以前為小房子管理區(qū),1965年-1983年為小房子生產(chǎn)大隊,1983-1986年為小房子小鄉(xiāng),1986年-2000年為小房子辦事處,2000年-2013年屬小房子村委會,2013年末成立小房子社區(qū)。小房子社區(qū)……。 |
彝語地名,“襪”為豬,“度”為后面,即后面養(yǎng)豬之地。1965年以前為襪度管理區(qū),1965年-1983年為襪度生產(chǎn)大隊,1983-1986年為襪度小鄉(xiāng),1986年-2000年為襪度辦事處,2000年-2013年屬襪度村委會,2013年末成立襪度社區(qū)。襪度社區(qū)……。 |
村頭有一木板橋得名“板橋”,位于古驛道旁,農(nóng)戶多賣草鞋又稱“草鞋板橋”,1965年改現(xiàn)名。1965年以前為紅橋管理區(qū),1965年-1983年為紅橋生產(chǎn)大隊,1983-1986年為紅橋小鄉(xiāng),1986年-2000年為紅橋辦事處,2000年-2013年屬紅橋村委會,2013年末成立紅橋社區(qū)。紅橋社區(qū)……。 |
1965年以前為白塔管理區(qū),1965年-1983年為白塔生產(chǎn)大隊,1983-1986年為白塔小鄉(xiāng),1986年-2000年為白塔辦事處,2000年-2013年屬白塔村委會,2013年末成立白塔社區(qū)。白塔社區(qū)……。 |
取自“照和鋪”,原名“照火鋪”,居古驛道,家家備有火把,供過往行人照明,后演化為現(xiàn)名。1957年以前屬尋甸,1963年劃歸馬龍縣,1965年以前為照和管理區(qū),1965年-1983年為照和生產(chǎn)大隊,1983-1986年為照和小鄉(xiāng),1986年-2000年為照和辦事處,2000年-2013年屬照和村委會,2013年末成照和社區(qū)。照和社區(qū)……。 |
位于關(guān)嶺山腳,以梁姓最初開荒種田。1963年由尋甸劃歸馬龍,1965年以前為梁家田管理區(qū),1965年-1983年為梁家田生產(chǎn)大隊,1983-1986年為梁家田小鄉(xiāng),1986年-2000年為梁家田辦事處,2000年-2013年屬梁家田村委會,2013年末成立梁家田社區(qū)。梁家田社區(qū)……。 |
龍海,彝語,“龍”為城,海為平壩,即平壩中的城。1965年以前為龍海管理區(qū),1965年-1983年為龍海生產(chǎn)大隊,1983-1986年為龍海小鄉(xiāng),1986年-2000年為龍海辦事處,2000年-2013年改為龍海村委會,2013年末年成立龍海社區(qū)。龍海社區(qū)……。 |
駐地高堡,明代屯墾中心,儲糧于此,地比周圍高。1965年以前為高堡管理區(qū),1965年-1983年為高堡生產(chǎn)大隊,1983-1986年為高堡小鄉(xiāng),1986年-2000年為高堡辦事處,2000年-2013年改為高堡村委會,2013年末成立高堡社區(qū)。高堡社區(qū)……。 |
駐地小車章,傳說村對面石洞曾冒出一股青煙,人嗅之染疾,稱瘴氣洞,蓋寺遮洞口稱遮瘴寺。1965年以前為車章管理區(qū),1965-1983年為車章生產(chǎn)大隊,1983-1986年為車章小鄉(xiāng),1986-2000年為車章辦事處,2000后改為車章村委會。車章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