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根據《陜西省衛生先進單位申報考核命名及監督管理辦法》和《陜西省衛生鄉鎮衛生村申報考核命名及監督管理辦法》,經單位、鄉鎮、村申請,各市愛衛辦考核申報,省愛衛辦抽查后綜合審定,擬命名西安市東方中學等267個單位為省級衛生先進單位,寶雞市隴縣河北鎮等32個鄉鎮為省級衛生鄉鎮,西安市閻良區鳳凰路街道新躍村等458個村為省級衛生村。 |
1958年改為酒房溝大隊,1984年6月改為酒房溝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酒房溝村……。 |
常家溝村位于神木市城北25公里處,下轄常家溝、烏蘭不拉自然村,有6個村民小組。距離五陳公路沙峁岔口7公里,屬于典型的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全村總占地面積25000畝,其中有旱耕地10000畝,水澆地600畝,林草地14400畝。村總戶數267戶總人口876人,村民居住分散,以小組集中。村委會位于常家溝村,村三委班子齊全,并在工作中能夠發揮積極作用。全村共有黨員37名,其中女黨員5名。目前全村設立遠程……。 |
王家溝村位于麻家塔辦事處北面,由以前的王家溝、廟焉和沙峁三村合并組成。距離神木市大約有15公里的路程。全村林地1300畝,水澆地450余畝,旱耕地3000余畝。全村有6個自然小組,總人口949人。村委會位于王家溝村,村“三委”班子健全。全村共有黨員43人,其中女黨員9人,男黨員33人。王家溝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共27戶51人,2015年脫貧貧困戶17戶31人,2016年脫貧貧困戶9戶24人,2017年……。 |
李家梁村位于濱河新區街道、店塔、孫家岔三鎮交匯處,東鄰趙倉峁村賀地山小組,南毗常家溝烏蘭不拉小組,西連燕渠村流水壕小組,北至孫家岔鎮的喇嘛寺,占地 26.1平方公里。在2015年行政村合并中由原李家梁、找稍峁、張家峁三個自然村合并為現李家梁行政村,合并后轄有8個村民小組(李家梁村為一、二、三組,西找稍峁為四組,阿包村為五組,東找稍峁為六組;院家梁村為七組;張家峁村為八組。其中三、四、六、七組由于煤……。 |
趙倉峁村位于神木市301省道沿城北27公里。全村共有總土地面積12165畝,旱耕地4965畝,水澆地80畝,林草地7120畝。村民居住分散,以小組集中。全村轄4個村民小組,共有276戶,896人。全村共有勞動力345人,有黨員36人,支部成員3人,村委會成員9人,目前三委班子齊全,并在工作中能夠發揮積極的作用。村轄內有兩個煤礦(紅巖煤礦、趙倉峁煤礦)、一個電石廠(金泰鎂業)。村民以務工、務農等為主……。 |
1949年設有任伙盤大隊和水頭大隊,1969年合并為水頭大隊;1984年改為水頭村村民委員會,屬店塔鄉政府,2002年由水頭大隊和板墩焉大隊合并為水頭村,屬店塔鎮人民政府。水頭村……。 |
清代建立得名,名稱沿用至今,1958年設為永興公社,1984年后改為木瓜山行政村,屬店塔鄉人民政府,2000年與石佛溝村合并為木瓜山行政村。2015年與梁家塔村合并梁家塔村村民委員會,屬店塔鎮人民政府。梁家塔村……。 |
北宋建立得名,名稱沿用至今,1958年設為楊城大隊,屬于三堂公社,1968年屬于永興公社,1984年設為楊城村村民委員會,屬于店塔鄉,2001年屬店塔鎮。楊城村……。 |
建立于明清時期,1956年屬于秦家窯灣大隊,為永興公社,1984年設為紅旗村村民委員會,屬于店塔鎮,一直沿用至今。紅旗村……。 |
1870年建村得名,名稱沿用至今,1958年設折窯大隊,屬瓦羅公社。1984年改設折窯行政村,設村民委員會,屬瓦羅鄉。2001年因瓦羅鄉并入欄桿堡鎮,屬欄桿堡鎮。折窯村……。 |
興寨村與1818年建村,設為興寨大隊,名稱沿用至今,1984年設立興寨村村民委員會,屬欄桿堡鄉人民政府。2006年與東湖畔,吳家畔、東高峁、張莊則、吳莊則合并為興寨村,屬欄桿堡鎮人民政府。興寨村……。 |
1905年建立得名,名稱沿用至今,1958年設為武寨大隊,屬于欄桿堡人民公社,1984年后改為武寨村村民委員會,屬欄桿堡鄉,2007年與訾小寨,李南洼村合并為武寨村,屬欄桿堡鎮。武寨村……。 |
沈薛家塔村位于神木市城區北12公里處,全村總面積21.4平方公里,轄6個村民小組,共有360戶,總 人口 990人。村三委會班子健全,運行良好。……。 |
下中咀峁村隸屬神木市西溝街道,位于神木縣西南13公里處,距離西溝辦事處越9公里。總面積10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2030畝,其中水地260畝,其余為山地。全村所轄4個小組,2座煤礦。常住人口729人。公路硬化越11公里可直接通達村內。3組均可吃上自來水,戶戶通電話,2018年農民人均收入達8500元。我村耕地面積較少,水資源缺乏,因此農業收入較少,但是我村第三產業發展較快,村內涉及2座煤礦,運輸業等……。 |
圪柳溝村隸屬神木縣神木市西溝街道辦,位于神木市西部15公里處,全村占地面積約為2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 3255 畝,造林1100,天然林草地8500。全村下轄五個村民小組,278戶,872人。該村黨員共有32名。村內享受低保戶有5戶、11人。在冊貧困人口9戶12人,其中低保貧困戶1戶1人、五保貧困戶8戶11人.殘疾人24人。村內收入主要以農業為主導,村內水、電、路、訊、電視全通,交通基本便利。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