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2021年度浙江省美麗城鎮建設樣板創建名單[11]

2021年度浙江省美麗城鎮建設樣板創建名單[11]

  2021年是美麗城鎮創建三年行動計劃攻堅年,為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建設新時代美麗城鎮的決策部署和年初省政府美麗城鎮創建專題會精神,持續深化“百鎮樣板、千鎮美麗”工程實施,在各地推薦申報的基礎上,省美麗城鎮辦組織專家對2021年度全省美麗城鎮建設樣板創建申報對象進行評審,確定254個〔含6個加快發展縣縣政府所在鎮(街道)〕列入全省2021年度美麗城鎮建設樣板創建名單。
151、章鎮鎮 [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 縣域副中心型
  章鎮鎮由原章鎮鎮、大勤鄉、龍浦鄉撤并而成,位于上虞南大門,與嵊州市三界鎮接壤,104國道、上三高速公路、曹娥江穿鎮而過,45分鐘可抵杭州、寧波,全國第一座獨塔斜拉橋飛架曹娥江上空。章鎮鎮風景宜人、文人薈萃,素有“上數章鎮,下有崧鎮”之美稱,是上虞市五個中心鎮之一。   章鎮鎮地域面積140平方公里,轄79個行政村,5個居委會,348個村民小組,13261戶農戶,總人口4.6萬人,居民4000余人,……。
152、上浦鎮 [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 文旅特色型
  青瓷之源——上浦 上浦鎮地處浙江上虞西南,曹娥江、104國道、上三高速公路縱貫全境。全鎮地域面積86.6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人口2.5萬人,現有耕地面積21974畝,山林面積64305畝,水域面積3163畝,是一個山清水秀、湖畈沃野、物產豐富的江南魚米之鄉。2005年全鎮實現國內總產值7.1億元,財政收入38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489元。先后被評為浙江省工業衛星鎮和科技星火……。
153、下管鎮 [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 文旅特色型
  下管鎮位于上虞市東南邊緣,四明山麓,與余姚市相鄰。距市中心28公里。全鎮總面積48.5平方公里,總人口1.4萬人,轄26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下管山青水秀、人杰地靈、歷史悠久、物產豐富。據《管溪徐氏宗譜》記載宋熙寧三年(1070年)就有下管。這里曾經是虞南重鎮,商業發達,耕讀盛行,名人輩出。西橋五徑牌坊上記載了明清數百位功名人士,我國現代著名文學家徐懋庸出生于下管。知名的下管板栗已有2000多年的……。
154、小越街道 [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 商貿特色型
  浙東明珠 魚米之鄉小越鎮歷史文化悠久延綿,曾有過清明上河圖般的盛況。有詩去云“流水小橋石板街,長廊倚樓曲尺柜。小越鎮位于中國長三角杭州灣南翼上虞市東北部。總面積28.9平方公里,轄21個行政村、2個社區、人口3。5萬。杭甬鐵路、滬杭甬高速、329國道橫貫本鎮,距杭州、寧波機場分別公45公里在和75公里,北距紹興市唯一出海口上虞港10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小越鎮歷史悠久。椐傳,春秋末期,越王……。
155、楓橋鎮 [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 縣域副中心型
  楓橋以楓溪得名,楓溪是一條風光綺麗的山溪,上源有二,東源黃檀溪,西源白水溪。二源在楓橋鎮南大竺園附近會合,始名楓溪。隋朝時,曾在楓溪渡口架橋建驛站,稱之為楓橋和楓橋驛,楓橋地名即由此來。楓橋歷史悠久,行政職能優勢明顯。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楓橋先民就在楓橋江兩岸繁衍生息;越國前期曾于此建都;南宋孝宗乾道8年(1172年),一度為義安縣治,義安縣不僅僅為原楓橋區屬范圍,還包括了湄池、江藻一帶……。
156、馬劍鎮 [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 文旅特色型
  馬劍鎮位于諸暨的最西端,駐村馬劍村,距市區32公里,與富陽、桐廬、浦江三縣市相交,屬丘陵山區。全鎮區域面積118平方公里,轄32個行政村,共有人口19989人。近年來,馬劍鎮大力發展效益農業,不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逐漸形成一鎮幾品,一村一品的農業新格局。總耕地面積10797畝,其中水田9070畝;茶園面積4659畝,板栗4000畝,銀杏2000畝,竹筍兩用林3200畝,山林面積達141671畝,其……。
157、大唐街道 [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 商貿特色型
  因境內昔有大唐庵,先后設了大唐庵鎮、大庵鎮。2019年與草塔鎮合并成立大唐街道。1949至1950年為開元、柱山、冠山、莼塘4鄉。1953年10月建草塔鎮。1961年改為城山、平山、冠山、草塔4公社。1966年3月改設草塔鎮。1971年又分設草塔、南山2公社。1981年9月恢復草塔鎮。1983年改城山、柱山、冠山3公社為鄉。1988年城山、柱山2鄉合置大唐庵鎮。1992年冠山鄉并入,改成大唐鎮。1……。
158、黃澤鎮 [浙江省紹興市嵊州市] 縣域副中心型
  嵊州市轄鎮。1958年設黃澤公社黃澤管理區,1964年改公社,1981年設鎮。位于市境東部,距市區10公里。面積97平方公里,人口4.7萬。嵊(州)張(家車)公路穿境直達寧波。轄七一、光明、黃芝塘、梁家莊、白泥坎、橋對岸、新田、前良、石橋頭、許宅、華豐、黃白坂、李家洋、甲青、苧坑、坑邊、陶家莊、大洋、石蟹、方家、漁溪、孟高、橫路、夏周、湖頭、后白、厚仁、吊馬塘、塘家岙、前白、石橋、官地、后棗園、朱……。
159、三界鎮 [浙江省紹興市嵊州市] 農業特色型
  三界鎮位于嵊州市北部,剡溪下游,距市區19公里,東傍下王鎮,南臨仙巖鎮,西與紹興縣王壇鎮毗鄰,北與上虞市章鎮鎮接壤,因地處紹興、上虞、嵊州三縣(市)交界而得名。全鎮總面積155.7平方公里,轄103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6.57萬人口。上三高速、104國道、曹娥江穿鎮而過,設有上三高速互通立交,驅車半小時到達紹興,1小時到達杭州、寧波,3小時到達上海,是“浙江一小時經濟圈”的重要地區之一。區位優勢……。
160、澄潭街道 [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 縣域副中心型
  據萬歷《新昌縣志》卷三,槐潭一名長潭,在浪渡溪,離縣城西南12公里。方干詩曰:“波濤漫撼長潭月”,故取名為長潭。又據王氏家譜記載,梁陳間有超之公仕武毅將軍歿而葬于澄潭。當時澄潭為嵊地,方言叫“長潭”。1932年置澄潭鎮,1958年為澄潭人民公社澄潭生產大隊,1961年改為澄潭公社,1968年澄潭靈川兩公社合并。1972年又分,1983年恢復澄潭鄉,1985年改鎮建制,1992年靈川鄉,遁山鄉并入澄……。
161、鏡嶺鎮 [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 文旅特色型
  新昌縣轄鎮。1950年設鏡嶺鎮,1956年析建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設鄉,1985年復置鎮,1992年由鏡嶺鎮、西坑鄉、肇圃鄉合并鎮。位于縣城西南,距縣城19公里。面積52.5平方公里,人口1.8萬。新境公路過鎮。轄鏡嶺居委會和鏡嶺、黃塘里、雅莊、大岙、東平、下王婆、后山岙、大用、蔡家、溪西、泗坑、長灣、西一、西二、三村、樓基、安溪、暖谷山、橫塢、門巖、洞暖、稱錘坑、石宕、砩頭、黃泥田……。
162、沃洲鎮 [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 工業特色型
  據傳三百多年前,現橫街外有株大柿樹和一座泗洲堂,當時販賣魚蝦、山區土特產的人都在大柿樹下交易,故稱大柿聚,因“柿”與“市”同音,演化為大市聚。2019年大市聚鎮、新林鄉合并成立新的沃洲鎮,因境內有沃州山和沃州湖,是唐詩之路的精華地段,沃州山是士族文化的薈萃之地,也是古代山水詩的發祥地,文化底蘊深厚。白居易曾稱譽:東南山水,越為首,剡為面,沃州天姥為眉目”,因此更名為沃州鎮。大市聚置鎮始于民國21年……。
163、雅畈鎮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 文旅特色型
  雅畈鎮位于金華市區南側,東南界武義縣,東北瀕武義江,隔江與金東區江東鎮、多湖街道相望,西南毗鄰安地鎮,西北接金華經濟開發區蘇孟鄉。離市中心五公里,市區南二環線沿鎮北工業區而過;橋嶺線、汀陽線兩條縣道穿鎮而過。全鎮面積79平方公里,轄37個行政村,112個自然村,2.2萬人口。  雅畈鎮地處低山與平原過渡地帶。南部多海拔200至400米西南東北走向的丘岡,其中與安地鎮界上的涼帽尖海拔554米,為境內……。
164、竹馬鄉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 農業特色型
  金華市婺城區竹馬鄉位于婺城西北部。東與婺城區羅店鎮相鄰,南連乾西鄉,西北與蘭溪市靈洞鄉接壤。總面積23.6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38個自然村,人口11000余人,漢族。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69人,鄉人民政府所在地東宅村,距金華城區7.5公里。竹馬鄉清屬婺女鄉,民國后期屬芙西鄉,1950年分設白竹、竹馬兩鄉,屬芙塘區。1955年白竹鄉并入竹馬鄉,專屬于金華縣。1958年為雙龍人民公社竹馬管理區……。
  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孝順鎮是個千年古鎮。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署長山縣,縣治即孝順。距今已有1380余年了。唐懿宗咸通年間稱孝順鄉,北宋在此駐軍, 名孝順鎮。元代建驛,又稱孝順驛。明萬歷時稱孝順市,清代又稱孝順街。孝順歷史悠久,為歷代交通要道,商貿繁榮之地。新中國建立后,1949年12月設孝順鄉人民政府,隸屬金華縣孝順區公所。1958年11月以區建公社,孝順鄉政府改稱孝順人民公社孝順管理區管理……。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特级婬片国产在线观看 | 视频二区三区中文字幕在线 | 色吊丝中文字幕资源在线 | 亚洲男人中文字幕一区 | 先锋影音最新在线资源网 | 一级a一级a爰片免费免免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