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根據《江蘇省衛生鎮(鄉)考核命名及監督管理辦法》《江蘇省衛生村考核命名及監督管理辦法》的規定,省愛衛辦在前期暗訪的基礎上,于2021年11月—2022年1月分批組織有關專家對各設區市申報的江蘇省衛生鎮進行了技術評估,同時對申報的江蘇省衛生村進行了抽查。徐州市賈汪區江莊鎮等49個鎮、南京市浦口區江浦街道老虎橋社區等822個村各項創建工作達到《江蘇省衛生鎮(鄉)標準》和《江蘇省衛生村標準》要求,予以通過技術評估。 |
原以丁姓取名丁屯,約明末,以朱姓居多,改稱朱屯,故名。解放初名為朱屯村;1961年改為朱屯大隊;1983年改為朱屯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朱屯村:位于沙河鎮以北2公里處。……。 |
三溝村與城新村合并時,取每個村名的首字,故名。2001年三溝村村民委員會與城新村村民委員會合并為三新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12月撤銷城南鄉編制,隨城南鄉劃入青口鎮,沿用至今。三新村:位于太平社區南側。……。 |
因朱、孟二姓立村,故名。建國初分別為朱朱孟村村民委員會、李朱孟村村民委員會;1958年分別改為朱朱孟大隊、李朱孟大隊;1983年分別改為朱朱孟村村民委員會、李朱孟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合并為朱孟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朱孟村:位于歡墩埠村東南3公里處。……。 |
相傳古時龍王河上游,河寬水急,原有橋梁,后沖跨,留有橋墩。因河東村和河東旁有墩尚村,故兩個村各取“河”字和“墩”字,定名為河墩村。解放初期分別名為河東尚莊村、墩上村;1958年與河南尚莊、河西尚莊合并為尚莊生產大隊;1983年改為河東尚莊村村民委員會、墩上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兩村合并為河墩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河墩村:位于厲莊鎮東北3公里處,含墩尚等自然村。……。 |
因由王坡、孫坡、韓坡三村合并,故名。建國初分別為孫坡村、玉坡村、韓坡村,1958年分別改稱孫坡大隊、玉坡大隊、韓坡大隊,1983年分別改為孫坡村村民委員會、玉坡村村民委員會、韓坡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三個村合并為三坡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三坡村:位于塔山鎮東南4公里處。……。 |
因該村以種植草莓為主,銷往全國各地及出口國外,借此以“莓園”定名。解放初為蘆河村、演馬四村;1958年改為蘆河大隊、演馬四大隊;1983年改為蘆河村村民委員會、演馬四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兩村合并改為莓園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莓園村:位于墩尚鎮以北2公里處。……。 |
朱姓立村,在水溝邊插一棵竹子,名竹插汪,后演變為朱岔汪。建國初名為朱岔汪村;1958年由歡墩埠石梁河庫區遷來城西鎮,改為朱岔汪大隊;1983年改為朱岔汪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朱岔汪村:位于城西鎮北側。……。 |
以張姓、夏姓來此地立村,以后東邊張姓又立一村,為與之相區別,故名。解放初期為西張夏村;1958年改為西張夏大隊;1983年改為西張夏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西張夏村:位于金山鎮西南5公里處。……。 |
相傳從前一武將在此嶺卸甲休息,以此得名“卸甲坡”,后演變為謝坡村。建國初名為謝坡村;1958年改為謝坡大隊;1983年改為謝坡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謝坡村:位于城頭鎮以西2公里處。……。 |
傳說古時候一對夫婦逃荒至此,女欲留夫在此地定居未成,莊以此得名“留夫村”,后以方位演變為西劉夫村。建國初名為西劉夫村;1958年改為西劉夫大隊;1983年改為西劉夫村村民委員會;2014年改為西劉村村委會,沿用至今。西劉夫村:位于城頭鎮以北2公里處。……。 |
因有外國傳教士來此傳教講課,故名。1958年公社化時,設立講習大隊。1960年由石湖公社劃歸石榴公社,1983年撤社建鄉,改為講習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講習村:位于石榴街道以西7公里處。……。 |
因此村錢姓多,又以種萊園為主,得名錢園,后演變為前元,故名。1958年公社化時,設立前園大隊。1983年撤社建鄉,改為前元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勝昔村村民委員會并入,沿用至今。前元村:位于黃川鎮東南側。……。 |
因該村以陳姓為主,住在嶺上,故名。1958年公社化時,設立陳嶺大隊。1983年撤社建鄉,改為陳嶺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陳嶺村:位于石梁河鎮東南4公里處。……。 |
因該村位于河北(曾叫五河)村西,得名。1972年由五河大隊劃出設立西五河大隊,1983年撤社建鄉,改為西五河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西五河村:位于青湖鎮西南4公里處。……。 |
因兄弟二人逃荒到一個亭子邊休息,后來停下來安家,叫停步,后演變為停埠,故名。1958年公社化時,設立停埠大隊。1983年撤社建鄉,改為停埠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停埠村:位于溫泉鎮東南2公里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