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根據《江蘇省衛生鎮(鄉)考核命名及監督管理辦法》《江蘇省衛生村考核命名及監督管理辦法》的規定,省愛衛辦在前期暗訪的基礎上,于2021年11月—2022年1月分批組織有關專家對各設區市申報的江蘇省衛生鎮進行了技術評估,同時對申報的江蘇省衛生村進行了抽查。徐州市賈汪區江莊鎮等49個鎮、南京市浦口區江浦街道老虎橋社區等822個村各項創建工作達到《江蘇省衛生鎮(鄉)標準》和《江蘇省衛生村標準》要求,予以通過技術評估。 |
因沿一帆河河塘而建村而得名。1958年政社合一,設立沿塘大隊;1983年政社分設,改為沿塘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沿塘村:位于百祿鎮西北3公里處。……。 |
原小窯村與房灣村兩個村民委員會合并,各取一字而得名。2001年原小窯村與房灣村兩個村民委員會合并為窯灣村村民委員會委會,沿用至今。窯灣村:位于百祿鎮西北7公里處。……。 |
大豐村:位于孟興莊鎮以東5公里處。……。 |
因駐地居民點大六湖莊而得名。1958年政社合一,設立六湖大隊;1983年政社分設,改為六湖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六湖村:位于孟興莊鎮西北5公里處。……。 |
【東南村】東南村有6個村民組,486戶,2196口人,土地面積2697畝。全村集體經濟收入13.42萬元,人均純收入1.11萬元。養雞大戶孫存躍建起2000平方米標準化養雞場,實現全自動化流水線科學配方飼養蛋雞,年創收25萬元;生豬養殖大戶潘長樹年出欄生豬1500頭,創收30萬元。村黨支部書記:徐峰;村委會主任:陳步前;村主辦會計:周國武。……。 |
因駐地居民點陳腰莊而得名。1964年設立陳腰莊大隊;1983年政社分設,改為陳腰莊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腰莊村】腰莊村有7個村民組,354戶,1600口人,土地面積2103畝。村集體經濟收入15.55萬元,人均純收入1.16萬元。全村連片種植杭白菊1000畝。新建社戲大舞臺、農家書屋、文化室正常對外開放,群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村黨支部書記:蔡學余;村委會主任:徐松祥;村主辦會計:于登波。……。 |
【八尺村】全村有7個小組,總戶數500戶,現有人口2679人。原有耕地面積2477畝,因“灌河國際”企業征用868畝,現有耕地面積1609畝。年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1289萬元,糧食總產量820噸,蔬菜640噸,實現人均純收入1.25萬元。八尺村的養殖業比較發達,養牛、養羊已成為農民增收的一個重要途徑。村黨支部書記:孫如何;村委會主任:張志榮;村主辦會計:虞秀榮。……。 |
建國初由八莊、大友、三有聯合辦學,以表三村友誼之意,故名。1958年政社合一,設立三友大隊;1983年政社分設,改為三友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三友村:位于大有村以西1公里處。……。 |
因駐地居民點宋圩而得名。1983年政社分設,得名宋圩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9月惠嶺村村民委員會并入,沿用至今。宋圩村:位于張店鎮東北4公里處。……。 |
因該村內孟姓村民較多而得名。1983年政社分設,得名孟莊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白果林村村民委員會并入,沿用至今。孟莊村:位于張店鎮以西1公里處。……。 |
因駐地居民點龍興莊而得名。1958年政社合一,設立龍興大隊;1983年政社分設,改為龍興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龍興村:位于張店鎮以南2公里處。……。 |
因該村莊莊口有個大土圩,主要用于防洪水而得名。1958年政社合一,設立前圩大隊;1983年政社分設,改為前圩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前圩村:位于長興村以東1公里處。……。 |
因最初姓汪的地主在此居住,村四周都有土圩而得名。1958年政社合一,設立汪圩大隊;1983年政社分設,改為汪圩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汪圩村:位于小北村東北側。……。 |
因此地兩道大溝長滿蒲,大溝兩邊有兩個村莊而得名。1958年政社合一,設立浦二莊大隊;1986年改為浦二莊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浦二莊村:位于田樓中學西北3公里處。……。 |
合興村:位于六圩村以南1公里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