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按照《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統籌做好2021年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農辦計財〔2021〕9號)要求,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組織完成了2021年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創建評審工作。 |
益陽市資陽區轄鎮。1951年建新橋河鎮,屬益陽縣七區,1956年改新橋河中心鄉,1958年置新橋河公社,1984年改鄉,屬原益陽市。1986年鄉鎮并為新橋河鎮,因古時在境內河港建有新橋得名。位于區境西北部,面積46平方公里,人口2.4萬。有公路連接319國道。資江河畔設客、貨運碼頭。鎮政府駐虎形山,距城區13公里。轄虎形山、大碼頭、橫巷子3個居委會和黃甲山、南岳廟、軍田村、球家段、烈公橋、郭家州、……。 |
名稱來歷 因苗族圣山“呂洞山”而得名。 地理位置 地處保靖縣東南部,東與吉首市己略鄉接壤,南連吉首市矮寨鎮,西鄰水田河鎮,北接葫蘆鎮。人民政府駐夯沙村,電話區號0743,郵政編碼416509,北距縣城120公里,南距州府吉首市21公里。 政區沿革清“改土歸流”后屬保靖縣。1949年11月屬四區。1959年10月,屬寶山人民公社。1961年3月,建立夯沙人民公社。1984年4月,公社改鄉,2015年……。 |
都里鄉、廖家橋鎮成建制合并設立廖家橋鎮廖家橋鎮位于鳳凰縣西部,距縣城9公里。總面積66平方公里,轄20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29個村民小組,共4126戶,2.1萬人。境內交通便利,S308省道橫穿全境,正在建設中的鳳大公路穿越5個行政村。廖家橋鎮人杰地靈,文化豐富,始建于明代的南方長城為著名的旅游勝地。2005年全鎮水稻種植面積1.2萬畝,農業收入2807萬元。工業收入30萬元,商飲服務業收入7……。 |
大鰲鎮是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下轄的一個鎮,總面積52平方公里,人口5萬人。 大鰲鎮位于新會區東南部邊緣,地處西江下游磨刀門水道沖積而成的一個江心島(大鰲島和大嶼島),東鄰中山市橫欄鎮,南望珠海市六鄉鎮,西接新會區睦洲鎮,北近江門市外海鎮。大鰲鎮屬于低沙田地區,全境無山,一覽平原,河網交錯,氣候溫和,土地肥沃,四面環水,交通便利,投資環境優越,是著名的水鄉城鎮。 地理 大鰲鎮位于新會東部,四面……。 |
錢排鎮位于信宜市東北部,距市區44公里,轄15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總面積204.5平方公里。 該鎮盛產水稻、玉米、蔬菜、三華李等,是省內目前面積最大、產量最高、質量最好、效益最高的三華李生產基地,享有“廣東三華李第一鎮”之稱;同時也是重要的反季節蔬菜生產基地。目前三華李種植面積達5萬畝,年產量1.5萬噸以上;反季節蔬菜年種植面積1.2萬畝以上。全鎮有山林22萬畝,木材蓄積量68萬立米。水力資源……。 |
天堂鎮位于云浮市新興縣西部,地處新興、云安、陽春三縣(市)交匯地帶,是新興縣的“西大門”,全國 1887個重點鎮之一、全國273個中心鎮之一。全鎮總面積133.89平方公里,轄22個村(居)委會,總人口6.08萬人,本鎮交通、通信發達, 資源豐富,三茂鐵路、省道S113線、云浮市二環路貫穿全鎮。造紙、農產品加工與商飲業等三大行業在鄉鎮企業比重中占明顯優勢,蔬菜、花卉種植是本鎮農業的兩大特色產業和支……。 |
汕頭市潮南區雷嶺鎮,在市境南部、大南山中部,屬丘陵地帶,是粵東地區的重點老區鎮。面積66平方公里。人口2.61萬。轄24個自然村。鎮人民政府駐雙老村。清屬黃隴都,建國前屬南山管理局。1949年10月屬潮陽縣十二區,1952年屬縣十三區,1956年劃為五含、麻溪、東園三鄉。1958年屬惠來縣,1961年又歸潮陽縣,設雷嶺公社。1983年改區,1986年建鎮。因西北有雷嶺,故名。地屬丘陵地帶。有山地7……。 |
【地理位置】西牛鎮位于東經113°00′──113°12′。北緯24°08′─24°14′。總面積166.7平方公里。距縣城47公里。東與石灰鋪、連江口鎮交界。南和水邊、沙壩鎮相連。西同九龍、明逕鎮相鄰。北與張陂、含光相接。西牛鎮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20℃至22℃,年均降雨量1850毫米。土地疏松肥沃。屬半山半田的丘陵地帶。西牛鎮1998年底總人口37524人。漢族,其中農業人口3319……。 |
溪南鎮地處潮汕平原韓江下游南溪與北溪匯合處,距澄海市區8公里,距汕頭國際機場10公里,距潮州市20公里。東臨南海,與南澳隔海相望,南與塔山旅游區接壤。水陸交通方便,324國道橫貫全鎮中部;內河可通潮州、大埔,海線可達汕頭、南澳、三百門港口等。全區總面積40.66平方公里,海灘涂260公頃。轄21個村委會和1個漁業經聯社,總人口6萬多人,有港澳臺同胞及海內外僑胞5萬多人,是潮汕重點僑鄉之一。溪南鎮人……。 |
龍田鎮位于龍門縣北部,毗鄰縣城,東連河源市,北至韶關市新豐縣,面積195.07平方公里。下轄15個村委,185個村小組,戶籍數6932戶,戶籍人口約2.64萬人。龍田鎮交通區位優勢明顯、自然風光優美、人文環境優良,先后獲得“中國最佳鄉村休閑旅游目的地”“中國最佳文化生態旅游名鎮”“廣東省技術創新專業鎮(旅游)”等名譽稱號。溫泉旅游產業區:龍田鎮內匯集兩個國家4A級景區尚天然溫泉和龍門鐵泉。尚天然溫……。 |
西陽鎮位于梅江區東南部,東面與梅縣區雁洋鎮及大埔縣為鄰,西面毗鄰梅州市東升工業園區,東北部與梅縣區丙村鎮接攘,東南部與豐順縣交界。2003年,原白宮鎮并入西陽鎮,2013年由梅縣劃歸梅江區管轄,現西陽鎮政府設在西陽圩鎮。全鎮總面積為272.5平方公里,下轄行政村27個,居民委員會3個,總人口3.5萬人。西陽素為重點僑鄉,全鎮有旅外“三胞”近3萬人,分布在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轄區環境優美,氣候宜……。 |
黃坑鎮位于仁化縣東南面,距仁化縣城約15公里,東接南雄市、始興縣,南與周田鎮相連,西接仁化縣城,北與聞韶鎮相接,西面的石山屬典型的丹霞地貌,現己被列為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的一部分。 黃坑一直以來屬曲江縣管轄,自2003年,丹霞山被評為世界地質公園后,為便于對丹霞世界地質公園的保護和開發,與原屬曲江的周田、大橋兩鎮一并劃入仁化縣管轄。 全鎮面積16699公頃,主要以山地為主,其中有林地14256……。 |
崗美鎮地處漠陽江中下游,北距陽春市區14公里,南下陽江市區36公里,崗河、春山、站港公路縱橫交錯,形成比較發達的交通網絡。全鎮總面積209平方公里,19個村委會和一個居委會,常住人口50758人,其中農業人口4.7萬人。耕地面積52801畝,其中水田35205畝,旱地17596畝,有林面積136975畝。自然資源豐富,是一個農業大鎮。 近年來,鎮委、鎮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優勢,大力實施……。 |
新圩鎮地處饒平縣中部丘陵地帶,轄15個村委會,2.5萬人口,鎮域面積68平方公里,有山地6萬畝。農業是全鎮經濟主體。 近幾年,新圩鎮充分發揮資源優勢,依靠科技進步,發展特色產業,全鎮有青梅、荔枝、龍眼等優質水果二萬多畝,年產果9000多噸,建成一個面積約萬畝的青梅生產基地,年產量3500多噸,聞 名于粵東。新圩青梅果大均勻,果實品位高,歷來受省內外加工戶的青睞。資源型加工業發展較快,全鎮擁有年加工……。 |
沙瑯鎮地處電白縣北部山區,是電白縣山區商貿文化中心,又是聯結山區8個鎮及茂名、陽春、陽江的交通樞紐。全鎮面積89平方公里,轄15個村委會和2個居委會。2001年被評為全國綠化百佳鎮、省衛生先進鎮,2002年被省政府批準為“中心鎮”,2003年又被省政府批準為“小城鎮健康發展綜合試點”鎮。該鎮自然資源豐富。水源充沛,有小水電站3座。道路暢通,交通便得,其中三茂鐵路貫穿全鎮。該鎮“三高”農業迅速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