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3日,賽迪顧問發布《賽迪投資競爭力百強縣(2021)》研究成果。研究顯示,昆山市、晉江市、慈溪市、張家港市、常熟市、太倉市、余姚市、義烏市、長沙縣、江陰市排名前十。 |
啟東市地處萬里長江入海口北側,三面環水,形似半島,是出江入海的重要門戶,也是江蘇日出最早的地方。全市陸地總面積1157平方公里,人口116萬。這里平原綠野、氣候宜人、物產豐富、風光秀麗,被譽為“江海明珠”。作為全國首批沿海對外開放地區之一,啟東市連續三屆躋身全國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市行列,先后榮獲全國科技百強縣市、中國明星縣市、全國衛生城市等稱號。啟東濱江臨海,具有鮮明的江海特色,具體可概括為“四……。 |
石獅于1988年建市,是濱海城市、著名僑鄉、服裝名城,陸域面積160平方公里,轄9個鎮(街道)128個村(社區),戶籍人口36萬,常住人口68.6萬,旅居海外華僑、港澳同胞30多萬,祖籍石獅的臺灣同胞30多萬。榮獲全國文明城市“二連冠”、中國十大活力縣級城市、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國家生態市、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十二連冠”、全國文化先進市“三連冠”、全國雙擁模范城“六連冠”……。 |
靖江市位于長江下游,襟江近海,東、西、南三面臨江,總面積6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6.34萬人,擁有52.3公里的長江岸線,其中深水岸線35公里,全線獲批為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全市轄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靖江經濟技術開發區)、1個省級開發區(江陰—靖江工業園區)和8個鎮、1個街道、3個辦事處,181個行政村、3427個村民小組。靖江建縣于明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史傳,東吳大帝孫權曾在這里圍……。 |
象山縣居浙江省中部沿海,位于象山港與三門灣之間,由象山半島東部及沿海608個島礁組成,陸域1175平方公里,海域535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達800公里,占全省海岸線的六分之一。現轄有10鎮5鄉3個街道。象山歷史悠久。早在6700年前就創造了塔山古文化,是長江流域史前文化的有力補充。春秋時,為越國鄞地,唐神龍二年(706)立縣,因西北有山“形似伏象”,故名象山。改革開放以來,象山縣立足產業基礎和資源……。 |
如皋(RUGAO,舊稱JU-KAO),位于經濟發達的長江三角洲上海都市圈內,東瀕黃海,南臨長江,東距上海150公里,西距南京200公里。面積1477平方公里,人口145.28萬人,現轄主城區、20鎮以及一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改革開放以來,如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取得長足發展,先后躋身于中國明星縣(市)、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科技百強縣(市)、鄉鎮工業明星縣(市)、郵電百強縣(市)、全國縣域經濟……。 |
永安市位于閩中偏西,東靠大田縣,西鄰連城縣,南毗漳平市,北與明溪縣、三元區接壤。因境內九龍溪與巴溪匯合于城區西,形似燕尾,故別名“燕城”,市標為“群燕騰飛”雕塑,市樹為香樟,市花為含笑。明景泰三年(1452年)設縣。抗日戰爭時期,福建省會內遷永安達7年半之久,許多名噪當代的思想文化界人士云集于此,為當時東南抗戰文化名城。1984年撤縣設市,現轄4個街道、3個鄉和8個建制鎮,設34個社區居委會、22……。 |
嘉善縣地處太湖流域杭嘉湖平原,位于浙江省東北部、江浙滬兩省一市交會處,東鄰上海(80公里),西依杭州(98公里),北靠蘇州(90公里),南臨乍浦港(35公里),是國務院批準的首批對外開放縣市之一,素有“接軌上海第一站”之美稱。公路:滬杭甬高速公路、320國道(上海—昆明)穿境而過,善江一級公路(平湖—嘉善—江蘇黎里)連接318國道(上海—西藏);在建的杭州灣大通道(上海—寧波)、申嘉湖高速公路(上……。 |
肥城隸屬于泰安市,地處山東中部、泰山西麓,是資源豐富的魯中寶地,聞名中外的肥桃之鄉。地理坐標為北緯35°53′~36°19′,東經116°28′~116°59′。東與泰安市岱岳區接壤,西與東平縣、濟南市平陰縣為鄰,南與寧陽縣、濟寧市汶上縣隔河相望,北與濟南市長清區以山為界。全境南北最長48公里,東西最寬37.5公里,總面積1277.3平方公里。城區位于市內北部偏東,地處濟(南)微(山)、薛(家島)……。 |
揚中是長江中的第一大島,地處上海和南京都市圈交匯點,全市由雷公島、太平洲、西沙、中心沙四個江島組成,總面積332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228平方公里。現轄4個鎮、2個街道、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個省級高新技術開發區。揚中生態優美,氣候宜人。素有“河豚之鄉”“江中明珠”的美譽,一年一度的河豚節吸引了海內外無數賓朋。境內綠樹成蔭,生態優良,城市綠化覆蓋率達40.1%,是全國首批“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先……。 |
諸城市地處魯東南,總面積2183平方公里,轄10處鄉鎮、3處街道、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07萬人口,1987年撤縣建市,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沿海對外開放城市、綜合改革試點市和鄉村城市化試點市,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首批省級文明城市。諸城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漢代置縣,宋代為密州州治所在地,蘇東坡在此任太守兩年,寫下了《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江城子·密州出獵》等千古絕句。諸城名人輩出,古有春秋七十二賢士……。 |
平度市,山東省轄縣級市,由青島市代管,位于膠東半島西部,是山東省面積最大的縣級市;位于中國經濟強勁增長的環渤海灣經濟圈、山東半島制造業中心地帶,是連接青島、濰坊、煙臺三大城市的“樞紐”;地形大體北高南低,呈傘形向東南、西南、西北傾斜;屬暖溫帶東亞半濕潤季風區大陸性氣候;下轄5個街道、12個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平度市常住人口1191348人。平度市先后入選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 |
如東縣,江蘇省南通市下轄,位于江蘇省東南部、長江三角洲北翼。縣境南與通州區為鄰,西與如皋市接壤,西北與海安市毗連,東面和北面瀕臨黃海。陸域面積2122平方千米,管轄海域面積4965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末,全縣下轄3個街道、12個鎮。如東是江海鹽墾文化的代表。秦漢以前縣境為長江口沙洲,故稱扶海洲。因長江、黃淮沖積成陸后,如東鹽業興起,亭場林立,至明清繁盛一時。民國之后,沿海逐步廢灶興墾。建國后,……。 |
海安隸屬于江蘇省南通市,位于南通、鹽城、泰州三市交界處,東臨黃海、南望長江,連南貫北、承東啟西,通江通海通上海,是全省構建濱海特色城鎮帶的7個中等城市之一,也是省級綜合交通樞紐城市、長三角經濟區重要節點城市。氣候宜人、雨水充沛,河網密布、物產豐富。全市總面積1184平方公里,總人口約100萬,下轄10個區鎮,擁有國家級開發區、省級高新區、省級濱海新區、省級商貿物流園區、省級糧食物流園區、中國和意大……。 |
萊西,山東省轄縣級市,由青島市代管,位于膠東半島中部,是國務院確定的沿海地區對外開放縣市之一;地形總趨勢是北高南低,北部為低山丘陵,中部為緩崗平原,南部為碟形洼地,境內氣候為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四季變化和季風進退都比較明顯;總面積1568.2平方公里,轄8個鎮、3個街道,另有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萊西市常住人口720103人。萊西市系膠東半島交……。 |
東陽歷史悠久,公元195年(東漢獻帝興平二年)建縣制,迄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素有“婺之望縣”、“歌山畫水”之美稱,被譽為著名的教育之鄉、建筑之鄉、工藝美術之鄉和中國恐龍之鄉。屬長江三角洲經濟區域,是國務院批準的對外開放城市和浙江中部的歷史文化名城。東陽人文薈萃,英才輩出,孕育了北伐名將金佛莊、新聞先驅邵飄萍、科學泰斗嚴濟慈、植物學家蔡希陶等一大批仁人志士。1988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撤東陽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