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6日,根據《湖北省生態鄉鎮和生態村管理規程(2021年修訂)》(鄂環委辦〔2022〕1號)、《關于做好2022年度省級生態鄉鎮、生態村申報工作的通知》(鄂環委辦〔2022〕6號),經縣級申報、市級核查、省級審核、征求意見、廳長辦公會議審定,擬命名武漢市江夏區山坡街等60個鄉鎮和武漢市江夏區山坡街山新村等310個村為2022年度湖北省生態鄉鎮、生態村。 |
上津鎮伍峪坪村西鄰金錢河,南接上津古城,與陜西省山陽縣漫川鎮接壤,301省道環村而過,全村版圖面積28.51平方公里。耕地2230畝。人口現狀:全村有12個村民小組、845戶、3020人,現有黨員95人,全村勞動力1580人,其中男勞動力900人,女勞動力680人。全村五保戶20人,低保戶165戶198人。村級組織:村黨支部班子成員5人,黨員94人,其中入黨積極份子2人,60歲以上老黨員45人,3……。 |
1949年民主建政后,設小蘭鄉,下轄5個行政村,設蘭灘口民主村公所,負責人稱村長;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建制,實行生產資料分別歸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三級組織所有的體制;設立永強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簡稱永強生產大隊、永強大隊,負責人稱大隊長;1966年5月,我國“文化大革命”開始,更名為永強生產大隊革命委員會,負責人稱主任;從1978年11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對我國“文化大革命”的錯誤進行撥……。 |
因自然地理實體(金鑾山)而得名。金鑾山沿革:1949年民主建政后,設立夾河鄉人民主政府,負責人稱鄉長;1955年11月,掀起農業合作化高潮更名為夾河高級農業合作社,負責人稱社長,村民改稱社員;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建制,實行生產資料分別歸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三級組織所有的體制;設立永樂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簡稱永樂生產大隊、永樂大隊,負責人稱大隊長;1966年5月,我國“文化大革命”開始。1968……。 |
1989年10月白浪街道辦事處設置,五零廠、白浪火車站、鐵路處、中觀、堰湖橋、三公司、二機電七個居委會。2001年8月,現中觀居委會由原堰湖橋、火車站、中觀居委會合并而成。中觀社區……。 |
“馬路”指早年地名馬路坎。因早年傳說而得名。傳說一:“古道說”。這里所說的古道是指“內白古神道”。它西起河南內鄉,東至白浪黃蓮埡,全長115千米。內白古神道在十堰境內自西向東先后經過十堰老街、龔家灣街、上店子街、馬路田畈街、鄭家灣街、花櫟樹街、大柳樹街、浦家街,一直延伸至武當山。該道平坦寬闊,常有馬車、馬隊經過,是連結鄂、豫、陜、山的重要商旅通道。馬路坎長期處于古道之上,飲食旅店業較為發達,逐漸成……。 |
潘家灣土家族鄉潘家灣村西南石洋河,北接沈家沖村 ,國土面積 15.84平方公里,耕地2245畝,林地3500畝,平均海拔350米。325省道從我村經過,交通便利,屬喀斯特地貌,土地肥沃。人口現狀:全村轄9個村民小組872戶2597人,外出務工750人,空巢老人6人,留守兒童25人,建卡貧困戶90戶120人,其中農村低保戶84戶127人,五保戶19人。村級組織:村黨總支班子成員 3人,黨員 106人……。 |
(一)概況窯坡垴村位于長江南岸,距紅花套鎮2公里,與本鎮楊家畈村、紅花套村吳家崗村、南橋村相鄰,地勢北高東低,以丘陵為主,2001年由原聯合村、窯坡垴村、徐家山村合并而成,現轄7個村民小組,版圖面積10.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919畝,自留零星林地336畝,窯坡垴村總人口2855人,818戶,其中黨員151人。(二)基礎設施固定資產設施:辦公樓1座、衛生室1座、新型建筑材料廠一個,原編織袋廠廠房一……。 |
“五嶺”指村委會所轄地片匡家嶺、王家嶺、田家嶺、覃家嶺、裴家嶺。五嶺村村民委員會所在地,清代屬枝江縣第三都;1913年屬枝江縣北區;1930年至1934年屬枝江縣第二區;1936年屬枝江縣第三區;1940年6月屬偽宜昌縣中央治安維持會;1941年3月屬偽宜昌縣政府第五區;1942年至1945年江口區署;1946年屬董市鎮;1949年6月屬江口區。1949年7月屬枝江縣仙女區;1954年2月屬枝江縣……。 |
孫家港村村民委員會所在地,清代屬枝江縣第二都;1913年屬東區;1930年至1936年屬第三區;1940年6月22日屬淪陷區偽宜昌縣中央治安維持會;1941年3月屬偽宜昌縣政府第六區;1942年至1945年屬鄉政府地下江口區署新場鄉;1946年屬維新鄉;1949年6月屬江口區;1955年7月屬宜都縣新場區。孫家港村前身是1954年成立的建新農業社,屬新場區農興鄉;1956年改為聯豐高級農業社,屬宜……。 |
明朝時期屬鞏河總。清朝時期屬鞏河總。民國二十四年(1935)屬第四區鞏河鄉。民國三十四年(1945)屬干鞏鄉。1949年屬干溪區百寶鄉,1956年12月農業合作化時為干溪區百寶鄉青山高級農業合作社。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時為鞏河大隊。1984年2月撤社并區時為廟前區鞏河鄉鞏河村。2004年村組合并時三洲村、百園村、鞏河村三村合并后為廟前鎮鞏河村至今。鞏河村……。 |
清朝時屬瓦窯總。民國二十四年(1935)屬清坪鄉。民國三十四年(1945)屬靖海鄉第8保。1949年10屬淯溪區靖南小區清水鄉。1956年12月農業合作化時為淯溪指導組龍泉鄉群益高級農業合作社。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時為淯溪人民公社龍泉管理區群益大隊。1981年5月地名普查時為龍泉公社桐樹埡大隊。1984年2月撤社并區時為淯溪區煙集鎮桐樹椏村。2004年2月合村并組桐樹埡村、龍泉村合并后為廟前……。 |
“曬旗”指曬旗河,貫穿轄區。相三國時期,蜀國戰將關云長率部作戰,行軍中在打濕旗溝遇雨,把軍旗打濕了,行至此溪流的河灘曬軍旗,故名曬旗河。明朝屬甘泉里。清朝屬郝枧鋪。民國初期沿襲清制,1921年隸屬西鄉,1936年隸屬第三區,1947年屬遠北鄉。1950年3月為曬旗、九女、蓮花自然村,屬遠北區。1955年1月三個自然村屬荷花區。1956年夏成立曬旗、蓮花、九女高級農業合作社,隸屬青峰鄉。1959年4……。 |
汪家村位于遠安縣城區南大門,轄區面積7.24平方公里。汪家村委會現有村兩委班子和網格員共6人,全村有3個村民小組,688戶1368人,一個黨支部,黨員47人,村民代表26人。汪家村總勞動力1057個,其中男勞動力509個,女勞動力548個。自2005年建設國防路(臨沮大道)和汪家工業園以來,汪家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有耕地面積25公頃,山林面積299公頃。汪家村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是……。 |
據《興山縣地名志》記載:“位于黃糧公社西南部,1958年以大隊境內小溪之多,命名戶溪”。村民委員會以此命名。戶溪,指水資源豐富。1958年為戶溪大隊,隸屬黃糧公社;1984年將戶溪大隊更名戶溪村民委員會,仍隸屬;1987年隸屬黃糧鎮;2002年將戶溪村、馬家臺村、柏嶺村合并建戶溪村村民委員會,隸屬黃糧鎮至今。戶溪村……。 |
陳家灣村位于昭君鎮(原高陽鎮)集鎮西南面,北接昭君集鎮南接大禮村,西接昭君村,東接峽口平邑口村,全村3個村民小組,405戶,1079人,其中勞動力530人,耕地面積191畝,其中水電62畝,柑桔面積2140畝,產量1900噸,人平純收入2994元,該村有一個旅游景點昭君臺。一、以促農增收為核心,調好調優產業結構。該村緊密結合村情,大力鞏固壯大柑桔、蔬菜兩大主導產業。2006年,抓住庫區移民村柑桔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