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水利局、市河長辦公布2022年度溫州市“水美鄉鎮”名單,18個鄉鎮(街道)入選。 |
1949年稱南雅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分稱藤橋、南雅鄉,1984年藤橋鄉改鎮,1992年南雅鄉并入藤橋鎮。位于區境西北部。面積55平方公里,人口2.5萬。溫州到澤雅公路縱貫鎮境,設有車站,有支線1條通岙底,戍浦江可候潮通航。轄藤橋居委會和樟村、金馬、油岙、石垟、陳良、林山、南岸、石埠、新村、北岸、垟岸、下莊、埭與、底垟、底山根、后垟、上寺西、戈恬、大塘、坑古、雅漾、上埠頭、橋上、潮濟、大……。 |
瑤溪鎮地處甌江下游,位于龍灣區的中心地帶,全鎮總面積24.48平方公里,下轄19個行政村,總人口約6萬人,其中常住人口約3.02萬人。瑤溪鎮因轄境內有一條溪水名為“瑤溪”而得名。明、清時期屬于永嘉縣膺符鄉;建國初期稱永嘉縣環山鄉;1956年改稱永新鄉; 1958年公社化時為永新管理區,由溫州市永強公社管理;1961年與水心管理區合并,稱龍灣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龍灣鄉,1984年12月歸屬龍灣區……。 |
甌海區麗岙街道地處溫州市區南端,東鄰仙巖鎮,北接南白象街道、茶山街道,西面與瑞安市桐浦、潘岱、甌海區潘橋交界,新舊104國道貫穿南北,距離溫州機場35公里、火車站10公里,鎮域面積34.7平方公里。麗岙交通十分便利,人居環境優美,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麗岙鎮原隸屬瑞安市,2001年,經區域調整劃歸溫州市甌海區,全鎮下轄21個行政村。2005年底,有常住人口1.8萬人,外來流動人員1.5萬人,海外僑胞……。 |
在我國東南沿海的黃金海岸線上,有一個美麗富饒的城鎮----柳市鎮。它位于煙波浩渺、魚龍潛躍的樂清灣之濱、以“寰中絕勝”著稱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雁蕩山之麓。以柳樹下形成集市而得名的柳市鎮是座歷史悠久的城鎮,早在西漢時,這里就已經形成村落,集鎮則形成于北宋。然而,在漫長的歲月里這里記載的卻一直是貧窮和落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柳市大地,柳市掀開了嶄新的一頁,在這片神奇的熱土上,出現……。 |
芙蓉鎮位于樂清市中部偏北,離市區20公里,總面積42.2平方公里,總人口23824人。工企業主產鉆頭、再生膠、染料、服裝等,又稱“中國鉆頭之鄉”。每逢農歷月二、七日為集市,貿易興隆。鎮內有筋竹澗、萬緣橋景點,有雁蕩十八古剎之一的本覺寺遺址。瓷土礦、西瓜、芙蓉芋頭、無核蜜桔譽滿甌江南北。.鎮政府駐地:鎮前路聯系電話:0577-62291023 【1個居民區】芙蓉【19個行政村】海口 海口田前溪山外灣……。 |
大荊鎮距市區47公里。總面積57.8平方公里,總人口58983 人。大荊鎮是國家級風景區雁蕩山的東大門,境內有迎客僧、東石梁洞及蔗湖村的明代攀龍牌坊、泗洲堂村的李孝光墓等名勝古跡。雁蕩山第一大潭——石門潭,美麗的蒲溪,養育了淳樸的大荊人,大荊人以特有的熱情迎接八方來客。 大荊鎮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耕地18984畝,以種植水稻、番薯為主,近年發展柑桔、梨、黃桃、枇杷、楊梅、葡萄、茶葉等經濟林;淺……。 |
城東街道位于樂清市區中心,東臨樂清灣,南接鹽盤街道,西連樂成街道,北鑲石帆、天成街道,是樂清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樂清市政治、經濟、文化、信息的中心。轄旭陽社區,后所、白沙、半沙、蠣灰窯、壩頭、東山南、牛鼻洞、上葉、包山、龍山頭、云嶺、珠垟、梅灣、黃良、土墩塘、北沙角、新塘、新下塘、石龍、天場20個行政村。原為慎海鄉(駐下塘)、后所鄉,1992年并入樂成鎮。2011年5月31日,設立城東街道,轄原樂……。 |
樂清市城南街道辦事處成立于2011年6月,位于原樂成鎮西南片區,東至旭陽路,與城東街道相臨,南至甬臺溫高速樂清出口,與鹽盆街道相接,西接柳市鎮,北至雙雁路,與樂成街道相接,是樂清主城區的行政辦公、文化、科教和金融中心。辦事處辦公地址設在樂清市金溪路188號。轄區總面積20.93平方公里,戶籍人口3.8萬,常住人口4.6萬,下轄18個行政村,2個城市社區。沿104國道的工業產業帶是城南街道的經濟中心……。 |
馬嶼鎮位于飛云下游中段南岸,市區西南17公里。因鎮西有龜、蛇二山,合稱馬嶼山,故名。東北靠荊谷鄉、東接江溪鎮,南鄰篁社鎮,西接順泰鄉、平陽坑鎮,北瀕飛云江,并界梅嶼鄉。全鎮面積40.9平方公里,人口4.53萬人,轄3個居民區,45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雙嶼南路。明嘉靖時屬安仁鄉四十二都和四十三都。民國19年(1930)屬來安區,20年稱馬嶼鄉,24年分屬來安和沿厚兩鄉,35年為馬嶼鎮及錦浦鄉。1949……。 |
永嘉縣轄鎮。1949年為巖坦鄉,1961年改建公社,1984年復設鄉,1986年改置鎮。位于縣境北部,楠溪江上游兩岸。面積46平方公里,人口1.1萬。轄巖坦街居委會和巖坦、坦一、西壪、葉坑、三面山、源頭、閃坑、巖門、嶼北、蛙蟆壟、東岙、廟下12個村委會。有公路接仙(居)清(水埠)水路。產柑橘。有編織、竹木加工等行業。.……。 |
珊溪鎮位于文成縣西南部,是國家重點工程——珊溪水利樞紐工程所在地,1998年被列入浙江省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位列浙江省136個重點鎮之一。珊溪水利樞紐工程竣工后,形成中國第二高壩、浙南第一大人工湖,是溫州南片旅游中心鎮。全鎮人口4.1萬,面積102.5平方公里。該鎮革命歷史悠久,水電資源、旅游資源和礦產資源豐富,是文成縣典型的資源強鎮和革命老區鎮。珊溪鎮 是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轄鎮,地處文成縣西南……。 |
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萬全鎮地處飛云江下游的萬全平原,是平陽縣的“北大門”,南接昆陽鎮,北接瑞安市仙降、飛云、南濱3個街道。104國道線、“同三”高速公路和“溫福”鐵路穿鎮而過。區域面積46.53平方公里,2010年,萬全鎮是由原宋橋鎮、鄭樓鎮和萬全輕工基地于2010年5月合并而成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區。2011年,撤銷榆垟鎮、宋埠鎮建制,其行政區域并入萬全鎮。調整后,萬全鎮位于平陽縣東北部,轄84個行……。 |
南雁鎮-是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轄鎮,地處平陽縣西南部,鰲江上游,東鄰水頭鎮,南連鬧村鄉和青街畬族鄉,西接順溪鎮,北與山門鎮毗連。距平陽縣城昆陽鎮32.5公里、溫州市區87公里。全鎮總面積為43.51平方公里,2005年總人口為2.5萬 人,其中少數民族800余人,下設南雁、雁蕩山、礬巖三個辦事處,轄32個行政村。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南雁蕩山的精華景區和主要景點集中分布在南雁鎮境內,故取南雁為鎮名,是浙……。 |
懷溪鎮位于處平陽縣西北部,與文成縣交界,距縣城50多公里,以境內有溪流名懷溪而命名,是浙南革命老區鄉,也屬省級欠發達鄉鎮。全鄉面積28.9平方公里,現有水田1080畝、山園2190畝、林業用地27462畝,下轄17個行政村,其中有2個純少數民族村。2003年,全鄉實現工農業總值1211萬元,農民人均收入1747元。由于耕地面積有限,鄉黨委、政府致力于效益農業的發展。2003年,該鄉發展大田蘑菇種植……。 |
青街畬族鄉位于平陽縣的西南部山區,南與玉蒼山景區為郊,西連順溪鎮,北接南雁風景區,地理位置處于平陽西部風景旅游線的金三角。青街是久負盛名的“毛竹之鄉”,種植毛竹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竹林面積1.2萬多畝,四季產筍,是平陽主要產筍地。 青街也是平陽縣唯一的民族鄉,具有豐富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風情。1984依法建立民族鄉,1992年“撤、擴、并”時把原睦源鄉的6個行政村并入,現下轄有16個行政村(兩個純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