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樂山市“市級中心鎮”考核細則》,經縣(市、區)自評申報、市級評審、社會滿意度測評、實地核查等程序,擬將樂山市市中區蘇稽鎮等9個鎮命名為2022年樂山市“市級中心鎮”。 |
蘇稽鎮位于樂山市中心城區西部,地處樂峨精品旅游線上。距峨眉山市19公里,離沙灣23公里,緊鄰成樂、樂宜、樂雅高速公路出入口,是連接名山(峨眉山)、名佛(樂山大佛)、名人(郭沫若)的交通樞紐。青衣江、峨眉河、臨江河在境內穿流而過,轄區總面積40.85平方公里,轄青峨、紅專、徐浩、順江、勤業、楠園、蠶桑、饒坎、雙全、工農、衛東、程扁、荻坪、楊平、永和、高山鋪、曾河壩、龍灘尾、楊軍壩、倒拐店、新聯、雙紅……。 |
冠英鎮位于岷江河畔,北與樂山市中區車子鎮接壤,南與五通橋區西壩鎮相交,東與牛華、竹根兩鎮隔河相望,西與石磷、蔡金二鎮相連,幅員面積55.5平方公里,轄1個社區,23個行政村,187個村民小組,11019戶農戶有,總人口36320人,耕地面積31365畝,是樂山市五通橋區農業產業化經營示范鎮。我鎮是第一批省級試點小城鎮,也是省級先進文化鎮、省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鎮。我鎮交通方便,距樂山市中區僅10……。 |
嘉農鎮位于沙灣區北部,全鎮幅員面積42.07平方公里,轄13個村和1個社區,總人口2.7萬余人。引銅河之水,聚拼搏之力,嘉農鎮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協同共進,初步形成了以“一特兩苑三村”為核心的工旅融合發展模式,先后被評為全國重點鎮、四川省環境優美示范鎮。【自然條件】嘉農鎮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山青水秀、風景宜人、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東為廣闊平壩,西為連綿起伏的丘林,海拔高度383……。 |
永和鎮位于大渡河北岸,東鄰金河鎮,南連和平彝族鄉,西接甘洛縣,北交漢源縣與永勝鄉,地理座標介于東經102o50′24″至103o10′24″ ,北緯29o0′24″至29o0′46″幅員面積90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225米,年平均氣溫16.4℃ 左右,降雨量約752.6毫米,日照約1026.5小時,無霜期約313天,氣候溫和干燥。鎮人民政府住地官村距區政府不到2公里,轄5個村31個村民小組和3個社……。 |
【地理位置、面積、人口】高橋鎮因明朝嘉靖二年三月建造一座高達三十米的石拱橋而得名,位于峨眉山市西南方向,世界著名佛教旅游勝地峨眉山腳下,距市區12公里。幅員面積72.9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429畝,素有“三山兩丘一平壩”之稱。全鎮轄14個行政村,總人口17520人,其中農業人口14488人,集鎮人口5000人。 【經濟發展狀況】2002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7610萬元,工業總產值41359萬元……。 |
新場鎮地處夾江北大門,距縣城12.3公里,離成都不到1小時車程,東與青神縣接壤,南與甘霖鎮相接,西與黃土鎮相連,北與土門鄉、青州鄉交界,幅員面積32.97平方公里,全鎮轄江山、普益、黃林、新場、合興、肖坪、紅旗7個行政村和星和社區1個社區,69個村民小組,3370戶11546人,另有企業務工暫住人口6000余人,屬淺丘區,2013年被列為全國小集鎮建設重點鎮。2014年被列為全省第三批“百鎮建設”……。 |
沐川縣轄鎮。清為利店鄉,1958年改公社,1961年原天平鄉劃出,1984年復置鄉,1992年火谷鄉并入建鎮,1995年火谷鄉劃出。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53公里。面積58.7平方公里,人口0.8萬。沐(川)馬(邊)等公路過境。轄大橋、后山、大田、橋頭、大坪、回龍、澗溪、三河8個村委會和利店街道居委會。農業主產水稻、小麥、玉米、薯類等。境內林、竹資源較豐富。利店鎮區位優勢明顯,仁沐新高速、樂西高速……。 |
峨邊彝族自治縣轄鎮。1952年為西河鄉,1954年建西河彝族自治鄉,1966年改西河公社,1981年更名斯合公社,1984年置斯合鄉,1992年建鎮。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府47公里。面積197.5平方公里,人口0.4萬。峨(邊)美(姑)公路過境。轄西河、依烏、古井、馬杵千、底底古5個村委會。農業主產玉米、黃豆、馬鈴薯。養殖業以豬、牛、羊、家禽為主。境內有大片原始森林,珍貴木材有珙桐、香樟,中藥材有天……。 |
榮丁鎮地處馬邊北大門,距縣城24公里,幅員面積94.27平方公里。常年降水量偏少,素有“干榮丁”之稱,是全縣典型的干旱片區。全鎮共有新華、裕坪、馬腦、鳳凰、桐林、新橋、光榮、后池8個行政村(65個村民小組),1個解放街社區居委會(3個居民小組),總人口15858人。盛產水稻、玉米、洋芋等糧食作物和油菜、林、茶、甘蔗等經濟作物,林業、畜牧業發展及勞務輸出是主要經濟來源。全鎮共有森林面積32000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