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2022年湛江市文明鎮

2022年湛江市文明鎮

  湛江文明網發布《關于2022年湛江市文明村鎮名單的公示》擬認定42個鎮為湛江市文明鎮、
144個村為湛江市文明村、12個鎮為湛江市先進文明鎮、14個村為湛江市先進文明村。
  一、基本概況:  湖光鎮位于雷州半島的東北部,區域范圍從北緯21°2 30至21° 10 8 ,從東經110°12 37至110°20 44,距離市區13公里,東臨東海島,陸地面積139平方公里,海岸線長46公里,下轄24個村委會,2個居委會,68條自然村,總人口7.88萬人,交通便利,區位優勢十分明顯,省道S373線,疏港大道穿越境內,是通往廣州、霞山、遂溪、雷州、徐聞、海南省和東海島的交通樞紐……。
  一、基本概況:  麻章區太平鎮位于湛江市西南部,西北部與遂溪縣城接壤,西南部與雷州市毗鄰,距離市區36公里,境內有粵海鐵路、黃企線(省道)通過,是湛江通往海南省的捷徑,鎮通村硬底化道路已全部開通,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鎮轄21個村(居)委會、93個自然村,全鎮總面積125平方公里,鎮區面積4平方公里,總人口8.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8.2萬人。我鎮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地區,常年氣溫22.8℃—23.……。
  湛江市坡頭區轄鎮。1978年析龍頭公社建官渡公社,1983年改區,1986年建鎮。位于區境西北部,距區府15公里。面積72平方公里,人口4.5萬,廣湛公路復線過境,有官渡港口。轄山咀、高山、高嶺、黃垌、埠頭、石門、新林、嶺尾、大垌、大龍、麻俸、官渡12個村委會。農業主產水稻、蕃薯、花生。水果有香蕉。鄉鎮企業有668家。主要有建材、釀酒、家用電器、陶瓷等廠。境內的石門海灣,是咸淡水匯合處,成天然蠔場……。
  湛江市坡頭區轄鎮。1961年建乾塘公社,1983年改區,1987年建鎮。位于區境東部,距區府18公里。面積60平方公里,人口3.3萬。鎮政府駐三合窩圩。有公路接廣湛線公路,船運可直入湛江港。轄三合、沙城、南寨、乾塘、大仁堂、三片、米稔7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釀酒、造紙、炮竹、瓊脂、玻璃等廠。農業主產水稻、蕃薯、甘蔗、蔬菜、花生等。.……。
  湛江市麻章區轄鎮。著名鮑魚產地。建國初屬東硇特區,1950年改為硇洲區,1952年劃入雷東縣,1958年歸郊區稱硇洲分社,1983年復為區,1987年撤區建鎮。位于市東南海面上,是四面環海的孤島,湛江港航道出口要沖,與東海島毗鄰。面積56平方公里,人口4萬。有環島公路,有車渡及機輪直達東南碼頭。轄宋皇、孟崗、譚北、北港、南港、紅衛、津前、淡水8個村委會。盛產鮑魚、龍蝦、江瑤柱等,其中鮑魚馳名中外。……。
  白沙鎮位于雷城西郊,面積200平方公里,耕地4.9萬畝。下轄28個管理區,114個自然村,人口 62680人。白沙村為鎮政府所在地。鄉鎮企業是本鎮的最大優勢,產值超億元。占全鎮工農業總產值的60%,在全市鄉鎮中居首位,也是白沙經濟的“半壁江山”。主要有糧食加工、建筑、建材(制磚)、炮竹、釀酒、食品飲料、運輸、紙箱和新辦的煙花廠、賽鋁粉(安全炮藥)廠。賽鋁粉是一種安全系數高、成本低、效益好的炮竹煙花……。
  北和鎮位于雷州市的西南部,面積189.7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8萬畝。下轄30個管理區,106個自然村,人口62915人,鎮址北和圩,距雷城55公里。北和鎮屬半漁農地區,內地以農為主,沿海以漁鹽為主、農作物有水稻、甘蔗、番薯、大蒜和北運菜等,這里芒果比較出名,現已種6000多畝。近期還會大發展。養殖業發展較快,效益不斷提高。珍珠年產2噸多,產值2000多萬元。對蝦養殖4200畝,產值2500萬元……。
  東里鎮位于雷州半島東部,又是東海岸的一個小半島,面積136.6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5萬畝。下轄21個管理區,132個自然村,人口67276人。鎮政府所在地——東里圩,距雷城41公里。農業以番薯、甘蔗、花生、眉豆為主。番薯尤為出名,每年種植2萬多畝,最高畝產1.2萬斤。總產3萬多噸。沿海漁業和鹽業比較發達,大小船只920艘,每年捕撈大蝦、墨魚、鯧魚、魷魚、海蟹等魚產品,產值2000多萬元。海……。
  附城鎮位于雷城東端,東臨南海雷州灣,北與沈塘鎮接壤。面積121.3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7萬畝。下轄33個管理區,104個自然村,人口83533人。鎮址在雷城環城東路,地處東洋平原,東瀕南海,西靠雷城,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歷來都是著名的魚米之鄉,素有“雷州糧倉”的美譽。東部沿海有3萬多畝灘涂。已基本開發為魚塘、蝦池,精養魚蝦。水面被充分利用于養鴨,總數已達100多萬只,年產鴨蛋1000多噸,產值超……。
  客路鎮位于雷州市西北部,與遂溪縣接壤。面積35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9萬畝。下轄30個管理區,290個自然村,人口91634人,是全市人口最多的鄉鎮。鎮址客路圩,距雷城20公里。蠶桑和花生是客路的兩大優勢,無論是面積還是產量都居全市第一位。桑種植1萬畝,年產繭2.6萬擔。產值1300萬元,已發展成為廣東新崛起的蠶桑基地之一。甘蔗、造林在全縣也是屈指可數的。甘蔗種植8.7萬畝,年產量31萬噸。有……。
  南興鎮位于雷州市中部,面積135.33平方公里,耕地7.8萬畝。下轄34個管理區,115個自然村,人口78105人。鎮政府所在地——南興圩,距雷城19公里。南興圩人口2.9萬人。本鎮地處南渡河南岸,是雷州市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也是廣東省較大的優質米生產基地。經濟作物有甘蔗、西瓜、北運菜,其中北運菜8000多畝,產值超2000萬元。鄉鎮企業發展較快,年產值5700萬元,居全市鄉鎮第二位。主要有糧食加……。
  沈塘鎮位于雷州市東北部,面積130.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8萬畝,下轄15個管理區,51個自然村,人口38168人。鎮址沈塘圩,距雷城8公里。沈塘鎮是半山坑半洋田地區。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經濟作物有甘蔗、花生、蒲草、北運菜等。蒲草種植歷史悠久,素有“蒲織之鄉”之稱,現有5000多畝蒲草。從事蒲草編織的人數達1.5萬人,占全鎮總人口的40%,年產值2000多萬元。這里的蒲織品工藝精致,品種齊全,式……。
  唐家鎮位于雷州市西北部,與紀家、龍門、北和、海田等鎮相鄰。面積15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萬多畝。下轄15個管理區,114個自然村,人口38324人。鎮政府所在地——唐家圩,距雷城37公里。農業以甘蔗、水稻、西瓜、蠶桑、花生為主。甘蔗是本鎮的一大優勢,總產31萬多噸,人均8.5噸,產值近4千萬元,人均產值1000元,人均產量和產值均居全市首位。鄉鎮企業主要有制磚、釀酒和建筑等。境內有唐家糖廠、唐家冷……。
  調風鎮位于雷州市東南部。面積218.3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2萬畝。下轄18個管理區,122個自然村,人口49068人。鎮政府所在地——調風圩,距雷城39公里。調風鎮地處雷州半島東海岸,坡地面積大,雨量充足,非常適宜造林種蔗。近年來,糖業和林業都發展很快,成為兩大優勢。甘蔗面積8.5萬畝,產量33萬多噸,人均近7噸,是全市人均產蔗最多的鎮之一。境內有兩家大糖廠,下市橋糖廠日榨2000噸,綜合利……。
  楊家鎮位于南渡河上游,面積148.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6萬畝。下轄25個管理區,156個自然村,人口561O7人。鎮址楊家圩,距雷城22公里。本鎮地處西洋,是雷州糧食生產的主要基地之一。蒲草和蒲織品是本鎮著名的土特產,蒲草種植最多時達8000多畝,年產量800O多噸。全鎮有9000 多個蒲織品家庭編織工場,幾乎家家戶戶都從事編織加工,年產蒲織400多萬件。產品質優價廉,花樣繁多,暢銷全國各地,……。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综合色成在线播放 | 一级国产片在线观看免费 | 日韩久久精品视频 | 婷婷激情五月天在线视频 | 亚洲综合视频在线观看h | 尤物麻豆AV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