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22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推介活動的通知》(農辦產〔2022〕3號)要求,今年我部繼續開展了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推介工作。經地方推薦和專家審核,我部擬推介北京市門頭溝區妙峰山鎮炭廠村等256個村落為2022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跳磴鎮石盤村,位于跳磴鎮東部,南鄰長江,北靠金鰲村,西接沙沱村,東與鰲山、民勝村為界。石盤村土地面積4920畝,耕地面積1206.488畝;常住人口1799人、896戶。在村支兩委的帶領下,石盤村先后獲得“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先進單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美麗巴蜀宜居鄉村先導村”“重慶市先進基層黨組織”“重慶市鄉村治理示范村”“重慶市智慧旅游鄉村示范點”等榮……。 |
因當地居民以周姓居多,形成一個寨子,故名周家寨,后成為村名。1949年前為善感鄉第一保轄地。1951年置為水田村,1958年改稱為水田大隊。1984年1月復稱為水田村。2003年村組調整保留水田村。2016年更名為周家寨村,同時設立周家寨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周家寨村……。 |
因境內地勢較平坦,地塊比較寬大,故名大坪村。1949年前屬酉陽縣濯河鄉第3保。1951年改保為大坪村。1952年劃歸黔江縣。1958年更名大坪管理區。1962年更名為大坪大隊。1983年復名為村。2002年8月撤銷曹家、團堡、石牛村,所屬行政區域并入大坪村,沿用至今。大坪村……。 |
因境內雖有很多泉水流入,但溪、河滲透嚴重,不能蓄滿水,故而得名。“干溪”,后演化為現名干泉。解放前,名為干溪。解放后更名甘泉大隊。1984年改大隊為村至今。同時成立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甘泉村……。 |
和平村位于通往世界化遺產寶頂石刻風景區的黃金旅游線上。耕地2728畝,林地2300畝。“棠香人家”項目為重慶市大足區2018年區級重點項目,位于大足區棠香街道辦事處下轄的和平村、惜字閣村。為扎實改善全村生態環境,近三年來,我村實施了森林彩化工程,已栽植欒樹、日本紅楓、黃桷樹、銀杏、李子等樹共計17萬株,面積達2300余畝。使全村森林覆蓋率達59.1%。2017年被重慶市綠化委員會和重慶市林業局評為……。 |
因境內有一竹山嶺而得名。1961年從磨子公社印盒大隊析置,以境內竹山嶺命名竹山大隊,1984年為磨子鄉竹山村,設立竹山村村民委員會。2002年,印盒村與竹山村合并。竹山村……。 |
相傳在很久以前,有一個蛤蟆精經常出來危害人間,不知道在什么時候,有三個兄弟到山中打獵,三位獵人幾經周折,將蛤蟆精打死,但是自己也傷亡,后人為了紀念三兄弟,在此地修廟,名為獵神廟,解放后命名為獵神村。負責群眾自治組織事務故設立村民委員會。1949年以后叫獵神村,后改名為五星大隊,1984年以后復獵神村至今。獵神村……。 |
因境內四面環山,山清水秀,中間有河溝,山脈延綿蜿蜒,好似一條蛟龍盤在水中,故名龍盤村。建國前屬治坪鄉五保的部分轄區。建國初為治平鄉的五村的轄地。1956年建龍盤高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運動,更名為龍盤大隊。1984年更名為龍盤村,設立龍盤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尖峰村并入龍盤村。龍盤村……。 |
因其地形象蛇而得名蛇形村。1951年屬前進鄉。1961年改名為第6大隊。1984年改名為蛇形村。1993年并入太安鎮管轄。2002年將顏家村合并。蛇形村……。 |
1962年由石桶大隊析出石坪大隊,以境內石桶寨、胡家坪各取一字而得名。1962年由石桶大隊析出石坪大隊,以境內石桶寨、胡家坪各取一字而得名。1984年改為石坪村,2004年9月撤銷石坪、石桶兩個村,設置石坪村,管轄原石坪、石桶兩個村的范圍,村委會駐地扶家大壩,沿用至今。石坪村……。 |
一、基本情況素心村地處中國花木之鄉-靜觀鎮南大門,緊鄰兩江新區水土高新園,由原斜石、龍洞、川心三個小村合并而成,因境內有上千畝的素心臘梅而得名。全村889戶,總人口2882人,其中外出務工560余人,轄5個村民小組。全村幅員面積5.0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780畝,素心村區位優勢明顯、水利條件優越、交通便利、生態條件較好,以花木種植為主,花木種植面積近2600畝,從事花木人員1400余人,花木……。 |
龔家村地處龍泉山脈中段,幅員面積7.5平方公里。現在的龔家村系原兩河、鄉臺、龔家村三村合并,耕地面積5998畝。退耕還林面積467畝,林地面積4500畝,有黨員53名,村民總人口共計2660人,868戶,23個農業生產小組。塘、庫、堰450口,沼氣池120口。常年氣溫在15℃—17℃之間,年降水量在700—900毫米,得天獨厚的小區氣候,盛產伏季水果和各種農作物。主導產業:糧油村委成員: 支部書記……。 |
重灘村位于貢井 區 西 (東、南、西、北)部,距區政府駐地5 公里。重灘村位于建設鎮的東部,北與艾葉鎮的沙塘村一河相隔,東與長土街相鄰,南與柳樹村連界,西與回龍村接壤。全村共 807 戶,人口 2630人,全村耕地面積130.34公頃,共計18個村民小組,村兩委會駐地在重灘村3組,重灘村的小地名有馬腦山、蘇家壩、槽門田、回龍灣、大田角、重灘、順龍井等。全市有名的東源井座落在重灘村6組境內。東源井坎……。 |
賢家村位于米易縣城以北,距離縣城3.5公里,214省道公路、成昆鐵路貫穿全境,北與雙溝村交界,南與青皮村相鄰,西與草場鄉相連,東臨會理縣。幅員面積32.6平方公里,轄1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700人,1400戶。全社區耕地面積有4860畝,其中田3320畝,地1540畝,全社區地勢為河谷和二半山區,最高海拔1750米,最低海拔1100米,屬于亞熱帶氣候。2017年實現人均收入19116元。2006……。 |
解放前,有兩位老人在小河溝修建一座平板石橋,一位名叫于世海,另一位叫任天龍,所以取名海龍橋,村以橋名。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屬凱歌公社二大隊;1984年5月撤公社設鄉,屬龍頭鄉海龍村;1992年撤區并鄉建鎮龍頭和常理合并為常理鄉海龍村;2003年12月成立安居區,屬安居區常理鎮管轄至今。海龍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