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高水平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計劃(2018—2022年)》要求,根據《浙江省善治村認定暫行辦法》規定,經鄉鎮(街道)初評、縣(市、區)審核、市核查、省聯審,現將2022年度“浙江省善治村”“浙江省善治示范村”擬認定名單和擬撤銷名單予以公示 |
東畈村位于橫河鎮東南部,屬半山區,擁有耕地2356畝,山林2428畝。2001年,由東畈、孫巷、寺下三小村合并而成,面積3平方公里,總人口3338人,村民人均收入9200元,登記在冊外來務工者2300人。東畈村河流眾多,分布均勻。剡岙嶺水庫蓄水量4.2萬立方米。山地擁有楊梅樹面積1700畝,年產楊梅50萬公斤。草莓種植面積240畝,為發展特色經濟,村經濟合作社注冊“圣紫”水果商標一只。近年來,花卉……。 |
埋馬村地處橫河鎮東邊,前有沿山公路,后有橫彭公路,西有烏相公路,東與彭橋村相交,中間橫穿東上河,村東南有環境秀美的埋馬山,地靈人杰,交通便利,環境優美,工業發達,是我鎮政治、經濟、文化繁榮發達的村之一。全村行政區域面積1.05平方公里,主要耕地面積有756.94公頃,由13個村民小組,4個自然村(楊巷村、里巷村、羅家村、埋馬村)組成,有農戶571戶,1426人,外來務工人員1970人,總約3390……。 |
相士地村位于橫河鎮北偏東,滸山城區南,距鎮政府駐地2.5公里。村以駐地得名,前人筑海塘時按《千字文》排列之工段名,相沿作村名。原為相字地,后訛作相士地。東與天香橋村交界,南、西南分別接壤埋馬村、東上河村,西隔滸山江與上劍山村相望,北鄰宜青橋村、烏山村。全村有相士地、上六房、官漕頭、守字地、馬蹄漕5個自然村。轄19個村民小組。村境地處城郊結合部,為無山丘平原水網地帶。境內有烏相公路北通城區前應路、穿……。 |
馬堰村地處杭甬高速連接線北首,是慈溪市的南大門,距離橫河鎮政府西北約2公里,冠有寧波市小康村、生態村、綠化示范村和慈溪市先進黨組織、三星級文明村、科普示范村、庭院整治示范村等榮譽稱號。 境內交通便利,環境優越。杭甬高速連接線、王天公路橫穿而過,秦橫公路南北貫通;轄13個小自然村,區域面積3.5平方公里,現有耕地面積216畝,林地面積1860畝,村內道路總長16.9公里,其中主要道路已全部實現硬化……。 |
烏山村位于橫河鎮北端,距鎮政府所在地3公里,村因有烏山而得名。村東接宜青橋村,西連上劍山村,南與相士地村相鄰,北為滸山城區。分成16個村民小組,由橫街、田屋、烏山后、鄭家漕、朝東屋、田央、石柱頭7個自然村組成。村委會駐地:橫街。全村地處滸山城市規劃區內,離滸山城市中心僅2公里。村東靠烏山路,西鄰滸溪線省道公路。南二環線與前應路以東西平行方向橫穿村域。規劃中的金山路以南北方向縱貫烏山村。各自然村之間……。 |
新塘村位于慈溪市宗漢街道東大門,毗鄰滸山城區,交通便利,經濟發展迅速。全村轄區面積0.93平方公里,由原新塘東,新塘西,玉字地三個自然村合并而成,現劃分成28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1319戶, 總人口3172人,2006年工業總產值超3.5億元,人均收入9505元,村級可用資金達180余萬元,固定資產2000余萬元,2003年被評為浙江省衛生村,2004年被評為慈溪市庭院整治示范村,2005年被評為……。 |
宗漢街道百興村位于慈溪城區西側,由原來的胡家村、黃庵跟村兩個村合并而成,地處宗天路新界地段,距市中心4.5公里,西靠天元鎮,村區面積1.9平方公里,村辦公樓位于百興路段,宗天路后側,村總戶數823戶,常住人口2043人,外來登記在冊人員1181人。2004年村集體經濟收入84.9萬元,人均純收入8523元。幾年來,百興村堅持三個文明一起抓的方針,促使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得到同步發展。上級這……。 |
登州街村位于周巷鎮西北部,距鎮政府駐地約10公里。南與三江口村相連,北至西三村,東接小安村,西臨建五村,全村轄區總面積2平方公里。村委會駐地:登州街。2007年底,全村常住戶口為848戶,1987人,外來人口數168人,耕地面積1460畝。原有16個村民小組,經優勢整合設立7個村民小組。設黨支部一個,下屬三個黨小組,共有黨員51人。全村農業產業結構以蔬菜種植為主,從業人員726人,2007年全年農……。 |
村以原海塘、江后兩村名首字組合得名。民國29年(1940)至解放初屬余姚縣義四鄉。1950年4月為義四鄉七村和西三鄉七村、八村、九村。1954年10月劃歸慈溪縣。1956年2月并屬小安鄉(西三片海塘、大應家于1957年劃入)。1959年2月屬義四管理區。1961年11月為義四公社江北、海塘大隊。1966年5月并屬小安公社(1972年1月復析屬義四公社)。1981年7月江北大隊更名為江后大隊。198……。 |
建五村地處慈溪市周巷鎮北部,南鄰三江口村交界,西與余姚市小曹娥建民村交界,北部與雙潭村交界,東與本鎮登州街村交界。全村住宅面積1平方公里。新西環公路縱貫我村,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是農業較發達的村。我們建五村在2000年3月有原三個村合并而成(下周家路、周潭、建五),全村現有常住人口2785人,總戶數1071戶,村民小組14個,黨員91人,外來務工人員120人,現有耕地2055畝。工業以軸承脂油、鼎……。 |
界塘村地處天元鎮北面,2001年2月由碾子跟、界塘下、戴家路、西界塘四個村合并而成。區域四址:東接天元村,南至天元大道,西至天元鎮大湖門江分界,北至天元鎮北路延伸。全村總在冊戶數1185戶,總人口3482人,轄區內共有41個村民小組,現有實際耕地面積1605畝。全村共有0黨員152人,成立黨總支一個,下設四個黨支部,各負其職。區域面積2.56平方公里,南北貫通四米以上水泥路硬化穿越本村及余庵公路,……。 |
村以東界塘、東典兩村合并取雙“東”字而得名。民國29年(1940)至解放初屬余姚縣天潭、潮界2鄉。1950年4月為天元鎮一村和新界鄉三村。1954年10月劃歸慈溪縣。1956年2月分屬周東、周塘鄉。1958年3月析屬天元、潭南鄉。1959年2月屬天元管理區。1961年11月為天元公社四、五大隊。1981年7月分別更名為東界塘、東典大隊。1983年9月為天元鄉東界塘、東典村。1984年6月改屬天元鎮……。 |
新繆路村位于周巷鎮中西北部,于2000年6月成立,由原來的西繆路、繆路和東繆路合并而成,現分為三各片,東與湖塘村相連,西與余姚市小曹娥鎮接壤,北與三江口村交界,南與路橋村相鄰。全村現有農戶1226戶,總人口3435個,外來人口1108人,土地3343畝。盛產黃花蜜梨及葡萄,是中國黃花梨之鄉。葡萄在市內外享有盛譽。全村有村民小組37個,工業個私企業62家,50萬元以上企業8家,小型企業9家。2006……。 |
施公山村位于慈溪市三北鎮,南依達蓬山,北臨杭州灣,329國道東西貫穿全村,古時為“唐涂宋地”,到目前建村已有300多年歷史,為三北鎮人民政府所在地。全村行政面積約2.84平方公里,總戶數1380戶,人口3352人,共有黨員107名,下設48個村民小組,設立0施公山村委員會、施公山村民委員會、施公山村經濟合作社。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全村人民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的道路上,解放……。 |
方家河頭村位于范市南部,東臨黃楊岙村,西臨潘岙村,北靠寧波市、鎮海區。全村共分三個自然村,有1021戶人家,共有村民2400人,村占地面積11436畝,其中耕田面積1657畝,山地面積為8555畝。 目前全村有個私企業56家,主要生產電烙鐵、計數器、家用電器、五金塑料等等,其中電烙鐵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是全國生產電烙鐵的主要產地之一,產品遠銷歐洲及東南亞各國。 方家河頭村地理屬于半山半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