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高水平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計劃(2018—2022年)》要求,根據《浙江省善治村認定暫行辦法》規定,經鄉鎮(街道)初評、縣(市、區)審核、市核查、省聯審,現將2022年度“浙江省善治村”“浙江省善治示范村”擬認定名單和擬撤銷名單予以公示 |
村內有一條通往半山村的石階嶺,故名,曾名又叫石嶺。元時形成聚落至清末,均屬桃源鄉。1946年9月,仍屬桃源鄉。1949年5月后建村,屬桃源鄉。1956年建石嶺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屬愛中鄉,石嶺改愛嶺。1958年10月屬紅色(鳳岙)公社朱敏大隊(管理區)愛嶺耕作隊。1961年6月為愛嶺生產大隊,屬愛中公社。1983年6月為愛嶺村,屬愛中鄉。1992年5月屬橫街鎮,愛嶺村現為一個居民點。愛嶺村……。 |
老街,以南北走向為橫,舊時集市繁榮稱為橫街,故名。明時形成聚落,至清末,均屬桃源鄉,1946年9月仍屬桃源鄉,1949年5月后建村,屬鳳岙鄉。1950年5月屬望春區隱仙鄉,1956年建鳳林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屬鳳岙鄉,1958年為紅色(鳳岙)公社橫街大隊(管理區)鳳林耕作隊。1983年6月,為鳳岙鄉橫街村。1985年屬橫街鎮。橫街村……。 |
宣裴村是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洞橋鎮轄村。位于洞橋鎮西南,是寧波市雷竹專業特色村,由宣家、裴岙兩村在2004年撤并而成。現有宣家、豹山前、墻角頭、巴弄、裴岙5個自然村組成。全村有住戶530戶,人口1267人,耕地面積2000余畝,山林面積3000余畝。特產裴岙雷筍享譽甬城。村域內有6000年歷史的上莊山遺址、三國兩晉時期的漢古墓遺址,還有雷竹觀光園、金魚山莊、玉佛寺等景點。近年來農民收入逐年增加,農民……。 |
石臼廟村地處洞橋鎮西郊,甬金高速入口,緊鄰鄞江古鎮,環境優美,交通便利。全村地域面積1.3平方公里,下設5個自然村,共有農戶317戶,戶籍人口754人.村主要經濟收入來源于廠房租賃和老園墓維修承包款。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雛形已基本形成。村先后獲得省市區級衛生村、市區級文明村、區級星光工程“三星級”村落、區級“和美家園”達標村、區級巾幗示范村等榮譽。全村主要種植西瓜、葡萄、花木為主,全……。 |
2004年4月并村,從里湖村、梅樹孔村中各取首字組成一個新村名,為里梅村。清代形成聚落,至清末,均屬通遠鄉。1946年9月屬杖錫鄉。1949年5月后建村。1956年,建里豐和陸連2個高級農業合作社。1958年10月,為四明山(樟村)公社杖錫大隊里湖、梅樹孔2個耕作隊,1961年6月,為里湖、梅樹孔2個生產大隊,屬杖錫公社。1983年6月,為杖錫鄉里湖村、梅樹孔村。2003年6月,屬章水鎮。2004……。 |
大橋村位于鄞江鎮人民政府東北方2.5公里處,村級轄區面積2.2平方公里,下轄大橋、朱家、柴家、南岙四個自然村組成,現有耕地面積943.05畝,其中水田面積668畝。山林面積2097畝。全村戶籍數432戶,人口1024人,其中黨員41人,村民代表43人,外來人口1000余人。 農民以傳統種植水稻、貝母、蔬果,養植淡水漁等為業。2008年全村實現了工農業總產值1.1億,村級可用資金200萬元,農民人……。 |
龔馮村位于慈城的西端,其東南與黃山村相連,西北與余姚河姆渡相鄰。全村區域面積共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539畝,山林面積708畝;6個自然村,7個村民小組,共有村民329戶,783人,外來人口124人左右;村民代表41人,其中婦女代表13人,黨員35人;村內企業共7家;2014年底村級總資產884.07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1393.26萬元,村級集體可用資金99.8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015……。 |
湖心村地處慈城鎮東部,緊靠慈湖人家社區,距慈城鎮區僅3-4公里,地域優勢明顯,交通便捷,由湖心、大灣、汪家、七夾岙四個自然村組成。全村農戶310戶,總人口700余人,耕地面積1104畝,其中山林面積2094畝。共有黨員41人,村民代表45人。近幾年,在村領導班子的帶領下,使的村貌和村民的居住環境有了進一步的改善。對村委辦公場所及周邊環境進行了集中整治,改造了幾座公廁,并陸續購買垃圾桶進行資源的合理……。 |
慈城鎮白米灣村,位于慈城鎮東側,獅子山以南,江北區投資創業園區交接處,全村總面積2.35平方公里,全村原有耕地1920畝,林地675畝,園地281畝,水域275.5畝,(包括水庫80畝)企業用地10畝,公益用地77.5畝,宅基地187畝,其它用地101畝,土地資產合計3527畝。2014年全村戶數460戶,總人口1046人,農村經濟總收入2204萬元,人均收入2.11萬元,村級總資產8707萬元,……。 |
上岙村下轄4個村民小組,農戶365戶,人口842人,黨員42名。擁有耕地面積53畝,山林面積2420畝,主要經濟作物有橘子、楊梅、桃子、枇杷、香椿、毛筍等。2014年農民人均收入19856元,村級可用資金46.23萬元,村級總收入168.1萬元,總支出69.62萬元。上岙村作為江北區欠發達村,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緩慢。目前村集體經濟主要靠廠房出租、為主要收入來源,但收益不高,公墓又處于關閉狀態,無法進……。 |
南聯村是江北區慈城鎮近郊的一個行政村,村域面積2.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29畝,山地2507畝。東臨公有村,南靠英雄水庫,西到余姚相岙村,北到慈溪關頭村,現共有村民633人257戶。農村經濟以林業經濟為主,主產有毛竹、茶葉、桔子、楊梅等。村內有村級公園、環庫長廊,各種設施齊全。并依托寧波北山休閑游步道輻射了沿線15個行政村,在有3條不同登山時段的繞村游步道,整條游步道環境優美,自然風光秀麗。以健身……。 |
向上村地處江北區慈城鎮最西部,與余姚交界,甬余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全村有291戶共681人,外來人口400人,420個勞動力。全村總面積1平方公里,有耕地772畝、林地238畝,有承包農戶168戶,承包土地面積732畝,其中10畝以上的承包大戶5戶,經營面積達130畝。共有企業8家。2013年底村(隊)級總資產1220.22萬元(其中:固定資產319.96萬元),農民經濟總收入1488萬元,村……。 |
原有河頭鄉、河頭集鎮,后改名九龍湖鎮,保留河頭之名,故名。2001年5月調整村級行政區劃,由原勤山、河山、路下徐、金池4個行政村合并為河頭村。河頭村位于九龍湖鎮北部,處于九龍湖大道北端,由原來的河山,勤山,金池,路下徐四個自然村合并而成。轄區總面積16.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950畝,山林面積5300畝。2014年,全村總戶數達1305戶,共3068人,15個村民小組。河頭村下設四個黨支部,擁有黨……。 |
渡駕橋村位于寧鎮公路南側,與鎮海經濟開發區主入口隔路相望,東與五里牌村接界,西與水琚王村、清水浦村接界,南與沿江村相連,北與中官路村相連。渡駕橋村至蛟川街道約0.5公里,距鎮海老城區約4公里。渡駕橋村村域面積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3戶共689人,暫住人口約2600人,黨員19名。渡駕橋村由湯楊張、田央林家、渡駕橋、新屋俞家4個自然村組成,2001、2003年拆遷后,目前還有渡駕橋、新屋俞家2個自……。 |
董家畈村地處329國道和鎮駱路,交通順利,人口流動量大,是駱駝街道商貿和娛樂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寧波大都市框架的拉升與擴張,杭州灣大橋延伸段、繞城高速正在緊張施工中,董家畈村地理位置的優越性日益顯現。全村耕地面積910畝,下轄7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364戶910人,出租房613間,流動人口1500人左右,2012年村級可用收入120萬,村民人均收入12000元,1、2005年被評為市級衛生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