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賽迪顧問和賽迪四川聯合發布了2023年中國經濟實力最強的500個鎮。這份榜單主要是根據鎮域的發展水平、經濟實力、消費實力以及工業水平進行評選,評選了全國2萬多個鎮,最終評選出其中500個。 |
龍山鎮位于富饒的慈溪大地的最東端,南面緊鄰港城寧波,東北瀕臨杭州灣,329國道橫穿腹地,距寧波市區僅30公里,交通便利。杭州灣大橋建成后,龍山至上海僅需1個半小時。全鎮總面積54平方公里,下轄9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個農墾場,在冊人口2萬,在冊人口約為2萬人。歷史源遠流長 東漢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即有人居住,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龍山鐘靈毓秀,人杰地靈。中國近代工商界巨子虞洽卿、出……。 |
茂林鎮位于玉州區東部,玉容一級公路(國道324線)從境內經過,西與玉林城區毗連,東北面與北流市交界,是玉林城區和北流市區的聯結地帶。全鎮總面積83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278個村民小組,2004年人口50641人,人口自然增長率7‰,全鎮耕地面積2250公頃,糧食種植面積1652公頃,農機總動力31780千瓦,有林面積3066公頃。茂林鎮風景資源豐富,主要風景名勝有天門關、穿境山、寶相寺和0嶺……。 |
江蘇省宜興市丁蜀鎮位于長江三角洲經濟開發區,東瀕太湖,西部為天目山余脈,面積73平方公里,人口14萬,屬宜興市市區。2000年江蘇省將宜興市規劃定位為“我國著名的陶都,江蘇省重要的工業旅游城市,蘇、浙、皖接壤地區的商貿綜合服務城市”。丁蜀鎮山水相依,風景秀麗,人文薈萃,是著名陽羨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江南旅游勝地之一。丁蜀鎮以盛產陶瓷而聞名中外,陶文化源遠流長,制陶歷史可追溯到五千多年前 。目前……。 |
獨山港鎮地處杭州灣北岸,全鎮總面積61平方公里,人口5.21萬人,轄14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東距上海90公里,西與杭州相距130公里,滬杭公路、滬杭復線、平廊公路、獨新公路呈三橫一縱交叉而過。是全國首批百顆鄉鎮之星、浙江省衛生鎮、嘉興市級文明城鎮、全國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先進鄉鎮。目錄鎮情概況建制沿革行政區劃人口民族氣候特點改革開放大事記經濟狀況城鎮建設展開-鎮情概況本鎮位于杭州灣北岸,杭嘉湖平原……。 |
樟木頭鎮總面積118.8平方公里,位于廣東省東莞市東南部,地處廣州、深圳、惠州、東莞四市的中心地帶,省道莞惠、東深公路在此交匯,惠常、莞從高速從轄區內經過,常虎、龍林、莞深高速均惠及樟木頭。鎮內有長途、短途兩個汽車站,是周邊鎮區公路客運的中轉站;廣深、京九、廣梅汕鐵路途經此地,火車站每天有113次列車停靠。全鎮下轄9個社區,常住人口2.3萬人,新莞人13萬多人。房地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城市建設和商貿、……。 |
如東縣轄鄉。1951年建洋口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西北部,瀕臨黃海,距縣府33公里。面積24平方公里,人口2萬。202省道過境。轄洋窯、周于、閘西、池塘頭、范園、斗安、老莊、五尖、陸灘、童橋、新壩、涵港、涵北、同文、五原、雙灶、后灶、舢板港、萬龍西19個村委會。以海洋捕撈、養殖業和農業種植及加工為主。.……。 |
烏江,地處和縣東北,自長江逆水而上,是八百里皖江的第一鎮。二千年前,楚霸王項羽在此“不肯過江東”,從而結束了楚漢之爭,烏江也因此而馳名天下。 全鎮總面積141平方公里,人口7萬人,轄11個村,4個社(居)委。2004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6.2億元,其中工業產值4億元,財政收入212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311元。今天的烏江區位優勢明顯,交通十分便利。同南京市浦口區一橋相通,與馬鞍山一渡相連。從烏江……。 |
新壩鎮位于江蘇省揚中市西北部,下轄16個行政村,1個農場,2個社區居委會,總面積49.2平方公里,人口4.73萬。新壩鎮是原蘇中第一鎮,1995年被授予中國鄉鎮之星,先后榮獲全國文明鎮、國家衛生鎮、江蘇省最佳人居環境范例獎等榮譽稱號,連續多年位居鎮江市發展經濟十強鎮之首。2007年,全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8.3億元,綜合財政收入4.72億元。 新壩是工業重鎮。2007年實現工業產值108.6億元,……。 |
海寧許村鎮位于海寧市西端,與杭州市余杭區交界,南距杭州蕭山國際機場25公里,北離上海虹橋機場80分鐘車程,優越的區位條件為許村鎮實現產業拓展之夢插上騰飛的翼翅。許村鎮是省批小城鎮,嘉興市文明城鎮和海寧首家強鄉重鎮,2003年,該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01.97億元,成為嘉興市第一個工業經濟總量超百億元的鄉鎮。許村素有紡紗織布的深厚傳統,千年的產業積淀培育了許村人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21世紀,世界家用紡……。 |
元至正元年(1341年),余姚州判葉恒率民再次修筑大古塘,全部易為石堤,該塘自北宋慶歷以來歷300年之經營,至此始底定規模。有周姓移民來此墾殖而定居于塘南,漸成小巷。沿海魚蝦豐盛,逐步形成集市,故名周巷。(始有村落,并形成海產市場,因周姓人最早居住,故名周巷。宋末元初,就有人搬到這個地域居住,因為最初這一帶定居的大多是周姓人士,故該地得名“周巷”。)(據傳,曾有文人想把地名取得文雅一點,以“周行”……。 |
道滘鎮位于東莞市西部,距離莞城9公里。廣深高速公路橫跨鎮區,有大型立交出入口,往廣州36公里,往深圳93公里。東江南支流貫穿鎮區,水陸交通非常便利。全鎮面積54.41平方公里,轄管13個村,一個社區。2000年人口普查統計,全鎮常住人口52748人,另外有外來人口53324人。鎮區處于東江南支流下游水網地帶,水道縱橫,河涌成網,年平均氣溫23℃,全年無霜期360天,年平均雨量1819毫米,年平均日……。 |
鰲江鎮,溫州市五大鎮級市之一,浙江省27個中心鎮小城市培育試點之一,浙江省唯一具備”水,公,鐵“交通網的鄉鎮,溫州南部交通樞紐之一,平陽縣經濟中心、交通中心。 鰲江,這個古老的百年商埠如今發展成為富有現代港城氣息和江南水鄉特色的區域中心城鎮,先后獲得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中國可持續發展小城鎮試點、全國小城鎮建設示范鎮、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單位、國家級星火技術密集區建設單位、全國創建文明城鎮示范點、全……。 |
黃圃鎮位于偉人孫中山先生的故里——中山市的最北部,西北與佛山市順德區接壤,東北與廣州市番禺區隔河相望,居珠江三角洲中部都市圈發展中心板塊,與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江門、香港、澳門同處1小時交通圈內。全鎮面積88平方公里,戶籍人口8.3萬,外來人口8萬多,轄12個村民委員會和4個社區居委會。2017年全鎮實現生產總值130.55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7.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66.44億……。 |
東涌鎮位于珠江三角洲的腹部,廣州市番禺區的東南部。北距廣州市中心城區40公里,南鄰港澳64公里,距南沙口岸僅18公里,距蓮花山口岸28公里。鎮內面積91.66平方公里,全鎮總人口12.39萬人,常住人口71700多人,外來流動人口52000多人。下轄22個村委會,2個社區居委,均享受珠江三角洲開發區的優惠政策。 行政區域調整后,原東涌鎮、魚窩頭鎮、靈山鎮的西樵村合并為新的東涌鎮。撤并后的東涌鎮的地……。 |
嘉魚縣官橋鎮北靠長江與縣城相連,東畔西涼湖與咸寧相望、南臨赤壁與赤馬港接壤,西有美麗的三湖連江與密泉湖環抱。全鎮版圖面積172.14平方公里,轄2個居委會,13個行政村,全鎮總人口3.6萬人。京珠聯絡線、武蒲公路貫穿全境,距107國道僅10公里,水陸交通十分便利。這里有“中國第一組”──官橋八組;有“湖北螃蟹之鄉”最大的螃蟹養殖場──西涼湖萬畝圍欄養蟹基地;有全省最大的鈣系列生產基地──長盛化工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