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月建立。 2009年11月水木清華小區并入。 |
1989年轅門社區房子建成,改小區分北區、中區東區、西區三個居委會,2001年5月合并,6月正式改名轅門社區居民委員會。 2009年11月勝利社區荷塘月色小區劃歸轅門社區。 |
2001年6月建成,由原勝利居委會,轅南居委會三個居委會合并而成。 2009年11月勝利社區荷塘月色小區劃歸轅門社區。 2020年調整區域。 |
解放初期名北海村,文革時名紅衛大隊,1968年稱寨下大隊,2006年雍樂橋、里寨、外寨、梅溪等村,進行城中村改造,并合并;2009年11月撤村建居委會。 2011年4月正式取名。 |
文革期間,稱東風大隊,1975年復為塘南村,當時有四個自然村:塘南自然村、夾塘自然村、灣里自然村,溇里自然村。 2003年城中村改造,四個自然村被拆除,設兩個公寓:灣溇公寓、夾塘公寓。 2011年5月改為塘南社區。 2020年調整區域。 |
1963年改名新橋大隊,1987年重為吳家塔村。 2009年10月西郊村與吳家塔村合并成立。 |
南宋時曾是愛國詩人陸游“小樓聽雨”和讀書的地方。 快閣苑社區成立于2000年,由快閣苑安居工程一期、二期、三期和金馬住宅小區、大葉池、天地永和等小區組成。 |
2003年城中村改造原府山街道“樹下王村”和“鵝境村”,改造后合并成立為“樹鵝王公寓”。 2011年3月樹鵝王社區正式成立。 2020年調整區域。 |
河山橋社區西依婁宮江,其支流橫江穿越該社區,1961年公社化時,稱為橫江大隊。 1980年10月地名普查時,因重名改為河山橋大隊。 1983年稱為河山橋村。 2009年隨著城市化的推進,撤村建居,2011年改名為河山橋社區。 2020年調整區域。 |
2007年6月,山隱新村管理委員會成立;2011年4月由府山街道原亭山、王家莊、蔣家溇、南溇底、凌江岸五個居委會合并成立山隱新村社區;2014年6月更名為山隱社區。 2020年調整區域。 |
2004年城中村改造,將云棲、鐘堰、余家岸三個村拆遷,2007年安置在越西新村小區。 2020年調整區域。 |
2009年鑒湖新村社區與鑒湖街社區合并成立,2010年山山苑小區并入,2013年1月鑒湖新村撤出。 2019年調整區域。 |
2019年成立。 |
2020年成立。 |
1961年公社化時,同心、合心、信心三農業合作社組成高級社,名忠新大隊。 1980年10月改名朱家岙大隊。 1983年改朱家岙村。 2018年劃歸北海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