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咽集鎮轄68個行政村,95個自然村,63000人,總面積100.36平方公里,6729.7公頃耕地。2000年3月被省委省政府批準為鄆城縣是心鎮。1998年來,鎮黨委政府帶領廣大干部群眾,充分發揮本鎮資源優勢,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全鎮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蔬菜生產、蓮藕開發植桑養蠶初具規模,畜牧養殖業、林果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鎮辦企業、民營企業迅速壯大,第三產業發……。 |
鄆城縣張營鎮位于鄆城縣城東9公里,兩市(濟寧、菏澤)三縣(梁山、嘉祥、鄆城)交界處。北靠200國道,濟(寧)董(口)公路橫穿東西,位優越,交通便利。全鎮面積101.9平方公里耕地5350公頃。總人口53799人,轄40個行政村。境內通訊設施齊全建有三處移動通訊基站,程控電話已安裝5600部有線電視覆蓋全鎮,各村“三通”率達100%;民營經濟迅猛發展,集貿市場繁榮,有江北最大的槐米批發市場,文教衛生……。 |
楊莊集鎮位于鄆城東北12公里處。素有蓮藕之鄉、韭菜之鄉、江北茄子第一鄉之稱。2000年被省批準為中心鎮,轄63個行政村,79個自然村。面積93.4平方公分階段,總耕地6267公頃,人中5.7萬人。楊莊集鎮地理位置優越,交能便利,220國道東西斜穿本鎮9.3公里,是省城進入菏澤市的第一個鄉鎮,有“菏澤市東大門”之稱。楊莊集鎮是家業大鎮,農林資源較為豐富,盛產小麥、大豆、玉米、花生、棉花、蔬菜等。植藉……。 |
武安鎮轄61個行政村,94個自然村,耕地6067公頃,總人口5.9萬,總面積90平方公里。1998年以來,在抓好主要糧食作物的同時,大力調整種植業結構,積極推進“三個一萬”工程。全鎮瓜菜面積達到1733公頃;林果種植面積達到2066公頃,其中果樹面積733公頃;植桑333公頃。四年來,建成鑄造、紡織、加工等三大系列工業園區,產品發展到十大系列400多個品種。其中“鄆冶牌”耐熱鉻鋼燒結機長篦條,填補……。 |
程屯鎮位于縣城北15公里處,全鎮總面積90平方公里,轄54個行政村,總人口5.1萬人,耕地5879公頃。聊商公路和京九鐵路貫穿南北,是發展鄉鎮企業、個體私營經濟和高效農業的黃金地帶。2001年全鎮工農業產值25860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0760萬元,農業總產值151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24元。該鎮是農業大鎮,林果、水產養殖、畜牧養殖、蔬菜生產是強項。注重發展高效農業,增大科技投入,加快產……。 |
玉皇廟鎮位于鄆城縣城西12.5公里;全鎮總面積90平方公里,轄58個行政村,85個自然村;53000人,5867公頃耕地,水澆面積達90%以上。該鎮東臨京九鐵路鄆城站、鄆蘇公路橫貫全境,西靠宋江故里和孫臏故里,交通便利,文化悠久。該鎮始終把農業作為基礎產業來抓,實施科教興農戰略農業科技含量逐年增加,鎮黨委政府以全面振興經濟為中心,大力時行產業結構調整;民展優質、高產、高效創匯產業,有優質大蒜、美國……。 |
隨官屯鎮總面積84.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893公頃,全鎮轄46個行政村,42個自然村,12677戶,45290人。1998年以來,鎮黨委,政府在抓好農業結構調整的同時,狠抓招商引資和現有工業企業的發展,特別是2001年以來,全鎮經濟突飛猛進,2001年底,工農業總產值4.2億元,人均收入2536元,經濟實力在全市排第26名,2001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六好鄉鎮黨委”和“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 |
鄆城縣李集鄉位于鄆城西北30公里,地處兩省(河南、山東)三縣(范縣、臺前、鄆城)交界處。背靠黃河,歷史悠久,鄆(城)楊(集)、鄆(城)蘇(閣)兩條公路貫穿東西,沿黃公路縱橫南北,李(集)清(河)黃河浮橋橫跨魯豫兩省,交通便利。全鄉總面積82.83公里,耕地4122公頃,總人口51130人,轄54個行政村。沿黃河崖線20多公里,是鄆城縣河岸線最長的沿黃鄉鎮。境內通訊設施齊全,建有3處移動通訊基站,程……。 |
黃安鎮地處鄆城、鄄城、牡丹區三縣結合部,轄46個行政村、96個自然村,總人口5.6萬人,總面積78.2平方公里,交通和區位優勢明顯,京九鐵路境內建站,220國道與鄄城巨公路交匯于此,距曲菏高速公路出入口僅10公里。道路、通訊設施完善,郵政、電信、銀行、供電、一言堂、文教、衛生部門齊全。1998-2001年,全鎮依靠當地豐富的林木資優勢,大力發展以木材加工為主的民營經濟,形成了木材加工、食品加工、廢……。 |
歷史名鎮—鄆城潘渡鎮(又名潘溪渡),先前曾因八方通衢、商貿繁榮、環境優美而被譽為“古鄆十景”之一。潘渡鎮位于鄆城縣城西北9公里處,總面積78平方公里,人口5.4萬人,鎮內交通便利,京九鐵路縱貫全境;且在任祥屯設有車站,聊商公路縱貫南北,潘楊公路、鄆李公路橫貫東西,是鄆北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潘渡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突破菏澤”工作部署,認真落實市、縣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立足本地資源優勢和產……。 |
黃集鎮共49個行政村,74個自然村,總面積77平方公里,總人口47600人,耕地面積4500公頃。該鄉為黃河沖積平原,土層深厚,土地肥沃,水資源豐富,主要家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棉花等,農業生產連年豐收,民營經濟發展迅速,特別是鋼球產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2001年底該鄉已擁有鋼球生產廠家60余家,其中產值500萬元以上的8家,年產鋼球2萬余噸,產品遠銷日本、韓國、尼加拉瓜、烏拉圭、香港、臺灣……。 |
張魯集鎮位于縣城西北,沿黃公路和鄆蘇公路在這里交匯,交通便利。全鄉總面積76.6平方公里,48個行政村40200人。鄉黨委政府一班人解放思想,真抓實干,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先導,從本地實際出發,積極調整農業結構,大力發展高產、商稅、高效經濟作物瓜菜、棉花、桑等,其中瓜菜面積達2000公頃,切實增加農民收入和多財政收入。同時大搞招商引資發展民營經濟,取得了顯著成效,相繼建成了鄆城秋食面粉廠、永安紡……。 |
371725001001 121 南城社區居委會 371725001002 122 唐塔社區居委會 371725001003 122 西苑社區居委會 371725001004 122 盛平社區居委會 371725001005 122 勝利社區居委會 371725001006 122 水滸社區居委會 371725001007 122 文匯社區居委會 371725001008 121 花園社區居委會 ……。 |
371725002001 121 樂園社區居委會 371725002002 121 東城社區居委會 371725002003 121 金河社區居委會 371725002004 121 金潤社區居委會 371725002005 121 八里河社區居委會 371725002200 121 東侯莊村委會 371725002201 121 龐園村委會 371725002202 121 三里莊村委會 371……。 |
郭屯鎮位于鄆城南12.5公里處,轄22個行政村,25個自然村,2001年,有3.32萬人,其中農業人31833人。該鎮背靠“大京九”鐵路,南懷曲菏高速公路,西依鄄鄆河,東傍聊商公路。有著豐富的資源優勢,地下煤碳被列入省開發的重點項目,現已由魯能集團著手開發,裝在郭屯煤碳井旁選址投資160億元建設大型坑口電廠,這里裝形成華東煤、電大市場。該鎮是全國魯西黃牛、小尾寒羊、青山羊、優質糧棉基地縣的重點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