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點推薦 > 第四批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鄉鎮(街道)、村(社區)
第四批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鄉鎮(街道)、村(社區)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全省各地積極開展了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創建活動。經審核,無錫市新吳區、江陰市、常州市天寧區、海安市、連云港市海州區、淮安市淮安區、鹽城市亭湖區、濱海縣、泗洪縣等9個縣(市、區)達到考核要求,決定命名為第四批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市、區)。江陰市夏港街道等139個鄉鎮(街道)、南京市江寧區湯山街道青林社區等197 個村(社區),達到省級生態文明示范鄉鎮(街道)、村(社區)考核要求,決定命名為第四批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鄉鎮(街道)、村(社區)。 |
新中國成立前因境內山色青青,綠樹成林,曾置青林鄉,沿用此名。1958年建青林大隊。1982年12月改設青林村民委員會。2005年4月改設青林社區居民委員會至今。青林社區:社區辦公地址位于青林村與下窯灣村之間。……。 |
以境內曹村自然村得名。譜載,宋淳化年間,村民多曹姓,故稱曹村;明代有小集市;清代稱曹村鎮;1938年毀于兵火,后重建復稱原名。1958年建曹村大隊、張家大隊。1982年12月分別改設曹村村民委員會、張家村民委員會。2001年3月曹村村民委員會和張家村民委員會合并名曹村村民委員會。2007年4月更名曹村社區村民委員會。2019年10月更名曹村村村民委員會至今。曹村村:位于祿口機場東南5公里處。……。 |
尚義村民委員會和新橋村民委員會合并設立村民委員會,取兩村名中“尚”“橋”二字組合得名尚橋。1958年建焦村大隊、衛星大隊、躍進大隊。1964年躍進大隊析出建新橋大隊。1966年衛星大隊并入焦村大隊。1982年3月焦村大隊更名尚義大隊。1982年12月尚義大隊改設尚義村民委員會,新橋大隊改設新橋村民委員會。2001年3月尚義村民委員會和新橋村民委員會合并設立尚橋村民委員會。2006年8月改設尚橋社區……。 |
索墅社區為位于淳化街道中心,104國道縱穿而過,總面積6.08平方公里,轄鎮東、鎮西、澗邊、巷上、石塘頭和姊妹橋六個自然村,居住居民1137戶,總人口3297人。社區集小城鎮和工、農、商、貿、林、牧、魚、茶為一體,整個社區、丘陵地貌山水相應,林木成片,田野環抱,道路通暢,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有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2012年實現可支配收入118萬元,固定收入75萬元。社區共有126名黨員,社區居委……。 |
勝家橋社區位于江寧開發區南部,秣陵街道西面,東靠寧丹路公路,南是南京龍山生態園,西處白鷺湖旅游度假區,北接銀杏湖大道,整個社區自然條件獨特,山水秀麗,依山旁水,氣候宜人,社區有十四個自然村,常住戶568戶,人口1679人,總支部黨員66人,總占地面積3.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58畝,山林面積1060畝,水面880畝。……。 |
大廟社區簡介大廟社區現有區域面積9.8平方公里,是一個典型的丘陵山區,與安徽省馬鞍山市霍里街道有5千多米長的交界線,湯銅路、江橫路、陸濮路穿境而過。社區山水資源較為豐富,總面積達7400畝,其中山林4500畝,竹林2000畝,水面900畝。境內大水庫7座,其中街道管水庫一座。現有耕地面積3600畝,其中水田2900畝,旱地700畝。社區有限電視安裝和自來水覆蓋率100%,新農保參保人數955人,參……。 |
柏樹社區是原谷里鎮柏樹村與磚墻村于2001年3月合并成立的,位于谷里街道西部,轄地面積6.8平方公里,耕地5500畝,下轄23個村民小組,1111戶常住戶,3010人,社區屬小丘陵地形。社區黨總支一個轄四個黨支部,黨員總數108人。本社區在2012年中可支配收入達838.9萬元,完成自有稅源任務651.43萬元,投入資金近402萬元完成剩余6個村民戶戶通水泥路建設工作;完成近3000畝土地整理前期……。 |
1958年建隊,原名葛崗大隊,1982年以駐地村更名為金莊大隊。2000年4月,金莊大隊與九聯大隊合并成金莊村。金莊社區村委會于2012年9月,由原金莊村與原河北村合并而設立,名稱沿用至今。金莊村:位于程橋街道西北1公里處,共有1298戶,4953人。……。 |
大泉村位于南京市六合區竹鎮鎮中部,是“農民的好支書”-同志的家鄉。村域面積18.7平方公里,總戶數2740戶,人口9080人,下設35個村民小組,黨員257人。 近年來,大泉村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和重視下,以建設“都市美麗鄉村、農民幸福家園”為目標,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創建南京最美鄉村為載體,大力實施 “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特色產業發展工程”、“文化建設工程”、“社會保障覆蓋工程”,建成了具有特……。 |
馬鞍街道黃崗社區村地處馬鞍街道中部,平山森林公園北部,寧連公路和203縣道穿境而過,全村總面積14.97(8.97+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134畝(4425+4709)。轄47個村民小組,農戶1737(978+759)戶,黨員157名(89+68),農民人均收入14000元,人口6790人(3795+2995),人均住房面積40平方米。 一、所獲榮譽: 國家計劃生育示范村、江蘇省生態村、江蘇省……。 |
石柱林社區成立于2001年3月3日,是由原冶山鎮溝王村、郭莊村兩村合并而成立的,地處六合區北部丘陵山區,位于冶山鎮東南部,是冶山鎮的南大門,與金牛湖街道接壤,區域面積7.2平方公里。 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石柱林”坐落我社區,桂子山石柱林是一個距今百萬年前的古火山遺跡,因地下巖漿噴溢出的玄武熔巖流到地面冷卻而形成的。桂子山石柱林原本是由地方群眾開采石料是發現的。1982年,中國著名地質學家、中國科學……。 |
長山社區位于金牛湖街道西南部,與六合主城區接壤。金江公路、繞越高速公路、八百大河、寧天城際輕軌穿境而過。社區擁有耕地面積9621畝,轄設49個居民小組,1957戶,總人口8010人,近幾年來,社區“兩委會”一班人帶領全體黨員、廣大干群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深刻踐行科學發展觀,以發展經濟為中心,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以環境綜合整治為重點,努力打造富有、美麗、和諧的新社區。2012……。 |
陳莊村位于湯泉街道西部,東至大吉度假村與泉西社區相接,南至江星橋線與老山林場相接,西至瓦殿村,北與滁河、湯泉農場、泉西社區相接。我村總面積5.1平方公里,地勢為半丘陵半圩區。全村有1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945人,557戶,人均收入13039元。農業以苗木種植和水產養殖為主,其中苗木種植面積約2000畝,水產養殖面積約800畝,蔬菜種植面積約100畝。轄區內有寧西鐵路、京滬高鐵穿過,寧楊鐵路高架正……。 |
瑤宕為“南京綠色自然村”的試點村之一。位于高淳縣丘陵山區,地處椏溪鎮西部,與漆橋鎮茅山村相鄰。瑤宕村有13個自然村、14個村民小組,總面積6.5平方公里,總戶數890戶,人口2666人,耕地米拿及2222畝,山林面積1870畝,水面410畝。瑤宕村現有瑤池山莊、葡萄基地、茶葉基地、蘑菇基地、垂釣基地、水上娛樂場、早園竹基地等七個景點,其中瑤池山莊有千米長廊、天然游泳池、農事參與、天然竹吧等配套娛樂……。 |
村處于漆橋與固城交界點,所取中間之義。1958年成立中心大隊、保城大隊;1984年體改分別改名中心村村民委員會、保城村村民委員會;2000年中心村村民委員會、保城村村民委員會合并成立新的中心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中心村:村委辦公地址位于廟游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