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都昌縣和合鄉各村社區情況介紹

都昌縣和合鄉各村社區情況介紹

和合居委會位于和合鄉政府駐地東0.34千米處,轄區總面積1.8平方公里,東至青龍村民委員會,西至黃金村民委員會,南至大前村民委員會,北至雙峰村民委員會。轄4個自然村13個村民小組。全村人口518戶1828人,現有黨員43名;耕地水田1292.6畝,水田296畝,林地826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雙峰鄉第三保。建國初屬和合鄉。1958年后屬大沙人民公社聯合大隊。1965年后屬和合人民公社和合大隊。1985年恢復鄉級人民政府時改為和合鄉和合村民委員會,2003年改為和合居委會,沿用至今。

南溪村地處和合鄉東面,位于南溪湖畔,距鄉政府4.6公里,總面積4.2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1500畝,其中水田面積0.8平方公里,旱地面積750畝,山地面積2平方公里,水面面積2平方公里,人口規模總戶數541戶,總人口1863人,轄區8個自然村17個村民小組。有黨員37人,南溪村屬“十二五”貧困村,全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76戶265人,2016年已脫貧19戶92人,2017年已脫貧7戶35人、2018年脫貧12戶42人、2019年脫貧27戶72人、2020年脫貧全面脫貧。低保戶93戶109人、特困供養戶9戶9人。主要脫貧通過引導貧困戶發展產業,幫扶就業、大戶帶動、發展教育、社會保障兜底等途徑實現全村貧困戶全面脫貧,村集體經濟主要收入為光伏發電100kw,主要產業有水稻種植漁業養殖等產業。該村頻臨南溪湖而得名。1958年后屬大沙人民公社三里大隊。1965年后屬和合人民公社南溪大隊。1984年恢復鄉級人民政府時改為和合鄉南溪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田坂村位于和合鄉東北部,距離鄉政府所在地3公里,轄區面積4.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155畝,山地面積658畝,水面面積162畝。共有坂上杜家、老屋杜家、山下杜家、章家、上灣熊村、朱家、林家、下榨村、劉家灣村、蓮花巒村和卓公村等11個自然村,20個村民小組,人口規模總戶數712戶,總人口3242人。全村共有黨員(含預備黨員)45人。全村共有低保戶139戶155人(其中建檔立卡戶有69戶85人),五保戶15戶16人(其中分散供養13戶14人),殘疾81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5人)。嚴格落實產業、就業、教育、健康、社會保障和危房改造等幫扶措施,全村貧困戶已全部脫貧。村集體經濟:田坂村有兩座共125KV的光伏電站,主要產業有種植、養殖等。該村坐落坂垅上,故命名田坂村。1958年后屬大沙人民公社田坂大隊。1965年后屬和合人民公社田坂大隊。1984年恢復鄉級人民政府時改為和合鄉田坂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義公村地處和合鄉東面,南溪湖之畔,距鄉2.6公里,總耕地面積2026畝,其中水田面積875畝,旱地面積1151畝,山地面積0.9平方公里,水面面積1.51平方公里,人口規模總戶數861戶,總人口3092人,轄區12個自然村21個村民小組。有黨員56人,義村屬“十三五”貧困村,全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79戶250人,2016年已脫貧16戶75人,2017年已脫貧7戶27人、2018年脫貧16戶62人、2019年脫貧21戶54人、2020年脫貧19戶32人,低保戶131戶168人、五保戶15戶16。主要脫貧通過引導貧困戶發展產業,幫扶就業、大戶帶動、發展教育、社會保障兜底等途徑實現全村貧困戶全面脫貧,村集中經濟主要收入光伏發電200kw,主要產業有種植養殖等。該村由議事咀,故命名義公村。1958年后屬大沙人民公社義公大隊。1965年后屬和合人民公社義公大隊。1984年恢復鄉級人民政府時改為和合鄉義公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黎明村屬“十二五”貧困村,位于都昌縣和合鄉東南角四公里處,東至義公村,西至青龍村,南至鄱陽湖,北至和(合)大(沙)公路,面積9.80平方千米。其中:水田792.3畝,旱地1881.2畝,林地3750畝。共有13個自然村 25 個村小組,分別是竹巒,董家咀,彭家汊,老占環,茅埂,沙堰,后于灣,于菊,巒下,新占環,巖溪,三房舍,占介等自然村;全村人口0.4096萬人,隸屬和合鄉人民政府。黎明村民委員會駐地在蓮花腦村。黎明村名源于合作化時的黎明高級社。后人以黎明的曙光命村名,為黎明村。

青龍村位于和合鄉政府駐地東0.94千米處,轄區總面積3.2平方公里,東至黎明村民委員會,西至和合居民委員會,南至大前村民委員會,北至義公村民委員會。轄9個自然村19個村民小組。全村人口683戶2476人,現有黨員58名;耕地水田680畝,旱地770畝,林地310畝。青龍村民委員會駐地在中間廳詹村,該村位于沙湖壩內的青龍嘴,故名青龍村。因其所處的位置以及其工作職能而得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雙峰鄉第三保。建國初屬和合鄉。1958年后屬大沙人民公社聯合大隊。1965年后屬和合人民公社青龍大隊。1984年恢復鄉級人民政府時改為和合鄉青龍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大前村地處和合鄉和合鄉西南面,鄱湖之畔,距鄉0.6公里,總耕地面積1192.21畝,其中水田面積470畝,旱地面積722.21畝,山地面積1.65平方公里,水面面積0.79平方公里,人口規模總戶數420戶,總人口1729人,轄區10個自然村13個村民小組。有黨員49人,全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52戶159人,2016年已脫貧7戶24人,2017年已脫貧1戶5人、2018年脫貧7戶31人、2019年脫貧26戶83人、2020年脫貧11戶15人,主要脫貧通過引導貧困戶發展產業,幫扶就業、大戶帶動、發展教育、社會保障兜底等途徑實現全村貧困戶全面脫貧,村集中經濟主要收入光伏發電100kw,主要產業有種植養殖等。1958年后屬大沙人民公社聯合大隊。1965年后屬和合人民公社大田大隊。1984年恢復鄉級人民政府時改為和合鄉大前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雙峰村位于和合鄉政府駐地以北大門,轄區總面積4.5平方公里,東至田坂村民委員會,西至橋嶺村民委員會,南至鄉政府,北至雙峰山。轄4個自然村13個村民小組。全村人口607戶2371人,現有黨員36名;耕地水田744畝,旱地874畝,林地950畝。雙峰村民委員會駐地在庵前村,該村位于和合鄉政府以北一公里處,村后有座雙峰山,故取名雙峰村,因其所處的位置以及其工作職能而得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雙峰鄉第三保。建國初屬和合鄉。1958年后屬大沙人民公社雙峰大隊。1965年后屬和合人民公社雙峰聯合大隊。1979年10月份與橋嶺大隊分開,成立和合公社雙峰大隊,1984年恢復鄉級人民政府時改為和合鄉雙峰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橋嶺村位于縣東南方向,區域面積4.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17畝,水面800畝,林地118畝,共有4個自然村,人口467戶1671人。全村共有貧困戶66戶233人,其中坂上村25戶82人,迭祥村17戶66人,后垅村7戶21人,舍下村17戶67人。貧困戶殘疾人口18人,全部辦理了殘疾證(慢性病卡)。2018年,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整村順利脫貧退出。2016年脫貧18戶78人,2017年脫貧13戶56人,2018年脫貧29戶92人,2019年脫貧2戶5人,2020年兜底戶5戶7人。主要脫貧通過引導貧困戶發展產業,幫扶就業、大戶帶動、發展教育、社會保障兜底等途徑實現全村貧困戶全面脫貧,村集體經濟主要收入光伏發電150kw,主要產業有種植養殖等。

濱湖村地處和合鄉西北部,轄區面積4.8平方公里,土地總面積3206.3畝,其中水田1123.2畝,耕地2083.1畝;山林1382.5畝,一座小二型丈家垅水庫90余畝,最大庫容量32萬立方米,山塘44口。主要產業有水稻種植、油茶種植、水蜜桃、小龍蝦等。現有村“兩委”干部8人,定工干部5人,黨員73名,村配套組織成員89人(黨員11人),其中監督委員會5人,婦聯執委會5人,理事會成員56人,30個生產小組,60名組長(含婦女組長30名),共有11個自然村,其名稱是周曹、白土、彭婆垅、西崖咀、湖下、嶺上、樹巒、樹巒新村、二舍、老舍、曹啟良。人口1009戶4112人,其中戶籍人口4070人,非本村戶籍常住人口42人。

水產場位于和合鄉政府駐地東0.65千米處,轄區總面積2.67平方公里,東至黎明村委會,與和合居委會和青龍村委會參差在一起,南至大前村委會,西至黃金村委會,北至雙峰村委會。轄區7個自然村13個村名小組,全村共744戶2626人其中建檔立卡退捕漁民406戶1694人,目前水產場現有黨員30名,水田旱地共23.85畝,林地26畝(不包括朱袍山、三山),漁民捕撈作業場所東齊:三汊港、周溪,南齊:飄山、四山、圩晃、朱港、西齊:鳳磯山、蜈蚣山、諸磯河口、屏峰、鞋山湖,北齊:都昌水域。水產村委會原駐地青龍咀自然村,該村位于沙湖壩內,由于該村大部分村民在鄱陽湖以捕撈水產品為生,故名而得水產村,因村民從事的職業而得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雙峰鄉第三保,建國初屬和合鄉。1958年后屬大沙人民公社聯合大隊,1965年后屬和合人民公社水產大隊。1984年恢復鄉級人民政府時改為和合鄉水產村民委員會,隨著歷史變遷,村部辦公場所幾經搬遷,現租和合糧油所院內房子辦公,按上級要求于2003年由水產村民委員會改為水產專業捕撈場場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耥 | 日韩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在线观看国产日韩欧美 | 日韩va亚洲va欧美va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二区 | 亚洲愉拍一区二区三区 |